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种业已融入世界种业的大潮之中,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不被市场所淘汰,并取得长足发展是种业界人士都在努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种企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从基础抓起,走育、繁、销一体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常红飞 《种子世界》2009,(12):21-22
1种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1.1政策的导向 一些育、繁、推一体化的改制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时,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率先改制,理顺体制,利用灵活的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凸显。随着“国办40号”文件的出台,中国种业发生了大变革,使原先改制早的企业,在体制上的优势渐渐削弱,而竞争空前激烈。作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  相似文献   

3.
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种子法>实施后,迅速成长起来的集育、繁、销一体化的种子企业.近年来,公司不断适应市场发展方向,通过现代科技型企业建设,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行产业化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业具有拥有巨大而稳定的国内市场;季节性强,经营难度大。风险很高。利润高;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消费群体特殊,专业化产品,非专业购买;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供给价格弹性;种子事故纠纷多,维权难等特点。发展趋势是。大企业、大集团将成为我国种业的主体;种子企业将走育、繁、销一体化之路;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研发能力是种业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参于国际竞争,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5.
刘宏 《种子科技》2001,19(6):330-33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子市场的开放 ,多种经营成分参与种子经营 ,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的局面。过去那种缺乏竞争机制的单一的相互脱节的经营机制正在被育、繁、推一体化 ,产、购、销一条龙的经营机制所取代。种子行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壮大 ,就必须走联合的道路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把科研、生产、经营紧密联合起来 ,组建大型种业集团 ,建立现代化销售网络和信息网络 ,增强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决定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以利润、效益为目标 ,提高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果财务管理滞后 ,必将严重影响企…  相似文献   

6.
1龙头企业分析选择依据 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以及整个种业的市场特征,本研究着重从农业部2002年公布的全国种业百强企业中筛选出4家以种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进行企业竞争力分析。实证分析的资料数据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农业部统计数据;二是网上公布资料;三是课题组调查数据。这4家上市公司都是我国种业的龙头企业,具有显著的行业代表陛,其基本情况是:①丰乐种业。曾被誉为“中国种业第一股”。该企业是以种业为主导,种子育、繁、销一体化,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件公司,其综合实力与规模居中国种子行Ⅵp前列.  相似文献   

7.
《种子世界》2013,(6):59-60
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中国种业“国家队”又添新兵,在2012年确定3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基础上。又有包括北京金色农华、天津天隆种业等11家企业获批,按新修订的两证管理办法规定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已增至43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全球种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如何迅速提高我国种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力,是决定我国种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本文以经农业部批准设立的268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对象,通过调查分析这些主要种业企业的专利、品种权等知识产权申请和拥有情况,弄清我国种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力现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种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推动利益联动实现育繁推销一体化山西省屯留玉米种子专业公司(046100)侯爱民在一个县范围内如何构造育繁推销一体化的种子产业体系,这是推进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种子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十年来,我们在上级业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  相似文献   

10.
种业竞争结构和小型种子公司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 《种子科技》2003,21(6):321-322
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的种子生产、流通及监督都存在着浓厚的行政区域性,造成了种子市场相对分割的局面,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全国几千家种子公司各自为战,生产、营销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种业龙头老大还没有形成。小型种子公司(指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种子公司)要主动顺应种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1现有公司竞争非常激烈目前,农业部已批准成立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育繁销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有53家,主要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