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淀粉糖浆的挤压酶解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挤压酶解法生产淀粉糖浆时挤压机参数对淀粉糖浆DE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酶解挤压玉米粉的液化、糖化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挤压机模孔孔径12.2~13.0mm、套筒温度64.2~70.9℃、进料含水率18.43%~19.66%和螺杆转速193~202r/min条件下对获取的挤压玉米粉进行酶解生产淀粉糖浆的酶解条件为水料比3.0mL/g、液化20min、糖化40min。在该挤压条件和酶解条件下,获取的淀粉糖浆的平均DE值为40.80%,糖液出品率及过滤性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工艺。  相似文献   

2.
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为液化酶,对玉米淀粉液化DE值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Box-Behnken设计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构建了关于底物浓度、加酶量和液化时间与液化液DE值之间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数学模型为Y=17.48+1.22875X1+1.9375X2+1.16125X3+0.07X1X2-0.3725X2X3+0.14X1X3-0.23125X12+0.05125X22+0.26875X32,决定系数为98.75%,并经验证试验证明了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单螺杆挤压机对玉米粗淀粉进行挤压加工,研究挤压-糖化系统参数(套筒温度、原料含水率、挤压前加酶量、液化时加酶量和糖化时加酶量)对挤出物制备糖浆的DE值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挤出物制取高DE值糖浆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周治国  徐树来  刘利军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69-171,225
以提高玉米淀粉糖的质量为目的,研究了玉米淀粉在液化和糖化过程中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强效复合糖化酶、时间、pH值与温度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经参数优化和工艺改进,最终获得了DE值达到99%以上、DX值达到96%以上的高品质玉米淀粉糖浆.  相似文献   

5.
低温挤压加酶脱胚玉米粉生产糖浆糖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温挤压加酶脱胚玉米粉挤出物直接调浆糖化生产玉米糖浆进行了试验。该技术省去了双酶法生产玉米糖浆的淀粉生产和喷射液化工序和设备,以及对应的水耗、电耗和环境污染。研究了挤出物的挤压-液化系统参数对糖液的主要考察指标的影响规律。实验室研究表明,加酶脱胚玉米粉挤出物糖化12h糖液的过滤速度、DE值和淀粉出品率分别为239.8~269.5L/(m2?h)、89.2%~89.3%和96.2%~97.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的脱胚玉米挤出物,直接糖化17h和19h,糖浆的DE值分别为95.89%和95.10%,透光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以薯类(红薯、木薯)、豆类(豌豆、绿豆)和谷类(玉米、小麦)淀粉为研究对象,在淀粉糊化温度测定的基础上,通过降低温度和pH值,研究了不同淀粉颗粒外壳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将最高处理温度与淀粉糊化温度差值设置为-16~15℃,在乙酸溶液(pH值1.5、浓度7.1mol/L)中对淀粉颗粒进行处理,糊化程度为19%~56%时,可以得到不同淀粉的颗粒外壳,厚度为50~470nm。除绿豆淀粉外,其他淀粉颗粒外壳的分子量(4.3×107~5.2×107g/mol)均大于原淀粉的分子量(3.8×107~4.7×107g/mol)。不同淀粉外壳的厚度与其粒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以及相对结晶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玉米淀粉的颗粒外壳结构相对完整,可作为生物大分子缓释自组装包膜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搅拌球磨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原料,α-淀粉酶为酶解试剂制备脂肪模拟物。以酶解产物的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酶用量、底物浓度、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DE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机械活化后的淀粉酶解反应活性明显增大,对酶用量、底物浓度、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的依赖性降低,在常温下可以进行反应。主要的原因是淀粉经机械活化后,其紧密的颗粒表面受到破坏,降低了结晶度,有利于酶解试剂的渗透与反应,从而提高了反应的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脂肪模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酶添加量5U/g、pH值6.5、水解温度45℃、底物浓度20%和水解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肪模拟物的DE值为2.63。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活化淀粉和脂肪模拟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盐酸催化干法合成硬脂酸淀粉酯.考察了均质温度、均质速率和体系pH值对硬脂酸淀粉酯乳化性的影响,以及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其粘度的影响.并对产品的颜色、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013 8的硬脂酸淀粉酯的乳化性优于阿拉伯胶,乳化性受pH值影响的变化趋势与阿拉伯胶大致相同,其色差值与阿拉伯胶相当.随着产品取代度的提高,产品颜色变黄,透明度增加,凝沉程度减弱,冻融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扁豆淀粉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扁豆淀粉颗粒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豆淀粉颗粒多为蚕豆形,表面光滑,大小不一,粒径为8~22μm,平均为15μm。大颗粒淀粉的轮纹和偏光十字十分明显,十字多为"X"形。与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相比,扁豆淀粉糊透明度高,具有较差的冻融稳定性,易凝沉。扁豆淀粉的起糊温度较低,糊的热稳定性好,但易老化。添加食盐、碱面和明矾,提高了扁豆淀粉的起糊温度、降低热稳定性、减弱老化程度。食盐对糊化特性的影响较小,碱面和明矾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利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活化淀粉进行双酶水解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酶解产物组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糊化木薯原淀粉、糊化与未糊化的活化60min木薯淀粉液化产物的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06%、12.31%、11.46%,活化淀粉可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酶解。说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淀粉的酶解反应活性,活化淀粉双酶水解强度高于原淀粉。这为淀粉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酶解提出了创新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资源,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和保健功能。概述抗性淀粉的分类情况,分析其理化性质、生理学特性及功能,介绍并对比抗性淀粉的几种制备方法,综述抗性淀粉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展望抗性淀粉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复配用以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并对影响其絮凝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处理方法的最佳絮凝工艺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为0.1%,聚合氯化铝用量为  相似文献   

13.
淀粉老化动力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淀粉的老化机理、晶体的成核与成长过程和Avrami模型的分析,阐述了淀粉老化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淀粉分子特性、流动性、理化特性、晶体结构等与淀粉老化动力学特性的关系,并讨论了物态转变、有序和无序结构的形成及发展对淀粉质系统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马铃薯淀粉生产设备DFB-80-65-230淀粉泵的设计方法,并不同技术性能同类泵的研制提供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球磨研磨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玉米淀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并通过PLM、SEM和XRD等仪器分析其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3.24 h,球磨机转速555 r/min,球料比6.52∶1,此时冷水溶解度的平均值可达到57.95%;淀粉颗粒表面变得粗糙,偏光十字消失,从多晶态转变成了非晶态,且淀粉糊浊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微细化马铃薯淀粉疏水亲脂改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微细化马铃薯淀粉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来探讨微细化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化学活性方面的影响。MPST经铝酸酯偶联剂DL疏水亲脂化改性之后,其分散率明显提高,而且随着MPST颗粒粒度的减小,疏水亲脂化MPST/液体石蜡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当微细化程度到中位径d50=11.919μm时,其在改性后静置12h,在MPST/液体石蜡的分散率也仅仅减低了16.6%。疏水亲脂化改性可降低MPST的吸湿性和吸油性,当微细化程度到中位径d50=11.919μm时,改性12h后的吸湿率降低了9.1%,吸油率降低了59.4%。  相似文献   

17.
淀粉加工工艺及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淀粉的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并就其关键设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为模式原料,与聚乙烯醇(PVA)及甘油共混制备了2种淀粉基生物可降解薄膜。通过厌氧发酵实验,考察并比较了2种淀粉薄膜的沼气发酵过程、发酵潜力、能源转化效率以及膜结构形貌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淀粉薄膜和高直链玉米淀粉薄膜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2种薄膜的厌氧生物降解率和沼气发酵潜力均相当;然而,高直链淀粉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更有利于沼气发酵的进行,其发酵过程比普通淀粉薄膜更加平稳,能够有效减少发酵罐的酸化并缩短发酵周期,同时具有更高的能源转化效率。此外,综合农用薄膜年产量和淀粉基薄膜的产气率,若用高直链淀粉或普通淀粉薄膜替代普通农用膜,则经厌氧处理后相应的年产能分别为3.31×105GJ/a和3.18×105GJ/a,可见淀粉基生物可降解薄膜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厌氧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9.
木薯淀粉干燥设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木薯淀粉的干燥设备、计算及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