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畜禽业》2017,(9)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以发病快,死亡高,不易治为特征。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措施治疗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9)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重庆市荣昌区和隆昌县农户也称此病为"红眼病"。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十几年来,在该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该病发病率高达10%~30%,死亡率达50%~80%。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肠毒血症,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在本镇养猪户中时有发生,本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安世位 《畜禽业》2010,(5):74-75
<正>仔猪水肿病俗称"红眼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仔猪的急性"肠毒血症"。该病多发生于5~15周龄的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据原梅江乡畜牧兽医站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Z1)
猪水肿病又叫肠毒血症,是一种由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该病往往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综述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合理的诊断方法、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在养猪生产中发病率虽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常给散养户及规模猪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对此就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水肿素而引起的猪一种肠毒血症。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特别是15~40kg的体况健壮,生长快速的仔猪,同窝仔猪中发病率不高30%~50%,死亡率90%以上,一般不会传染  相似文献   

9.
孙凤  吴士海 《畜禽业》2007,(11):42-43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是仔猪的主要疫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其特征是发病突然、头部水肿,有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神经症状,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流行比较广泛,常给养猪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正旭 《畜禽业》2009,(11):76-78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达15%~35%,致死率达50%~80%,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埃希氏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神经性疾病.其主要临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撅和麻痹.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很高的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快的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和浆膜下水肿,运动失调,阵发性痉孪和痹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胃壁,尤其是胃的大弯部和贲门部粘膜和肌肉层之间,切开可见一层透明或淡红色胶冻状水肿。本病是小型养猪户仔猪群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可达30%。采用抗过敏、脱水和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不高,特别是在仔猪出现水肿症状后再进行治疗更是难以痊愈。笔者在多年的临诊工作中,采用“停食、开泻、脱敏、抗菌”…  相似文献   

13.
<正>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肠毒血症。该病在临海市各地均有发生,给养猪业特别是仔猪生产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本病给母猪饲养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本病在春秋季节易发,一般每年的3—5月份及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病对象为断奶前后的仔猪,尤其是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较高,而  相似文献   

14.
王健 《畜禽业》2010,(3):62-63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惊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9)
<正>猪水肿病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致死性的肠毒血症,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高,可达90%以上。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疗效较佳。1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一般在双月龄前后的断奶仔猪更易发生,同窝中往往是体格健壮、生长快的猪易发。生长发育不匀的同窝猪发病率大大低于同窝仔猪生长发育均匀  相似文献   

16.
刘九生 《畜禽业》2006,(7):48-48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快的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和浆膜下水肿,运动失调,阵发性痉孪和痹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胃壁,尤其是胃的大弯部和贲门部粘膜和肌肉层之间,切开可见一层透明或淡红色胶冻状水肿。本病是小型养猪户仔猪群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可达30%。采用抗过敏、脱水和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不高,特别是在仔猪出现水肿症状后再进行治疗更是难以痊愈。笔者在多年的临诊工作中,采用“停食、开泻、脱敏、抗菌”四联疗法治疗仔猪水肿病取得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直接发生于断奶仔猪。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多见于春夏、夏秋等气候多变的季节。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  相似文献   

18.
高忠平 《畜禽业》2006,(7):50-50
猪水肿病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致死性的肠毒血症,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发病不高,但病死率高,可达95%以上。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9.
<正>水肿病多见于仔猪断奶前后,本病细菌学认为病原体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属革兰氏阴性菌,四季可发,传染性强,死亡率较高,一般发病率在10%~80%之间,发病后如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死亡率可高达80%~100%。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共治疗473头,治愈414头,治愈率87.5%,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