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蚀引起的苏南坡地土壤退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的关系,选择苏南坡地作研究对象,以137Cs丢失量表示土壤侵蚀强度,以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表示土壤质量,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土土壤侵蚀强度高于自然土,表明耕作活动增加了土壤流失的危险;侵蚀造成土壤颗粒粗化,且主要是直径为0.005~0.05mm的粉粒流失,自然土尤为明显;耕作土的粗化则不仅取决于侵蚀,还取决于耕作活动引起的机械淋移;侵蚀并导致侵蚀发生地土壤养分(OM、TN、TP)减少及土层变薄。这些结果说明侵蚀确实造成苏南坡地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水耕人为土分形特征及与土壤属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水耕人为土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耕性、土壤有机质、全N、P、K、pH、CEC等的关系,探讨利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水耕人为土分类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西南地区26个水耕人为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2.6175~2.9109之间,平均值为2.8199,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作为土壤质地与土壤表面积的综合性定量化指标.适宜耕作的10个土种(2号除外)分形维数介于2.7018 ~2.8116,不适宜耕作的16个土种(23号除外)分形维数介于2.8353 ~2.9109之间.土壤分形维数可表征水耕人为土的质地、成土母质、肥力特征、耕性等,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作为水耕人为土分类,尤其是基层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1营养土配制1.1取土。应取河(坑)边、路边或林带附近的表土,切忌不能用大棚内、外的土。1.2配肥。以佐田氏有机肥或肥田富为主,以酵素寡糖菌肥为辅,切忌不要用化肥。1.3配制比例。土∶佐田氏有机肥(或肥田富)∶酵素寡糖的比例为9∶1∶1。1.4注意事项。如果所取土壤颗粒比较大时,一  相似文献   

4.
<正>1营养土配制1.1取土。应取河(坑)边、路边或林带附近的表土,切忌不能用大棚内、外的土。1.2配肥。以佐田氏有机肥或肥田富为主,以酵素寡糖菌肥为辅,切忌不要用化肥。1.3配制比例。土∶佐田氏有机肥(或肥田富)∶酵素寡糖的比例为9∶1∶1。1.4注意事项。如果所取土壤颗粒比较大时,一  相似文献   

5.
塿土是在自然褐土上,经人为长期耕作和大量施用土粪而形成的一种较肥沃的农业土壤。塿土具有良好的水分性质和蓄水性能。土壤水分的吸收和保持,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和转化,是由于受到土壤中各种力的作用,使其具有不同能量水平所致。因此,近年来研究土壤水分性能,多用能量指标表示。它可以把土壤(Soil)——植物(plant)——大气(air)水分连续系统(contact),即spac,通过能量观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可以把土壤水分的能量指标(土壤水吸力)  相似文献   

6.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的存在对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固定能力,研究参与其形成的微生物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分别采用浓度梯度试管富集培养不同水稻根部土壤中的铁氧化菌,用最大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方法计算其丰度;测定土壤主要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结合各种土壤理化因素进行多元生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几种不同肥力的水稻土中可培养的微好氧铁氧化细菌数平均达169万个/g,其丰度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而与其他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著相关性。在门的水平上,所测样品中以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主要类别,平均占细菌总量的46.35%。在属水平上,则以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Anaeromyxobacter(厌氧黏细菌)、Geobacter(地杆菌属)、Anaerolinea(厌氧绳菌属)等为主,代表性的铁氧化菌Gallionella(披毛菌属)在所有相对丰度中排名第7,达2.2%。总体而言,各种样品的理化性质相近,但是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差异较大,其分布受到样品理化性质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正>一、秋冬种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1)目标产量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1亩),施纯氮11~15千克/667平方米,五氧化二磷4~6千克/667平方米,氧化钾14~16千克/667平方米。(2)施用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做基肥。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1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锌1~2千克/667平方米。对于缺硫土壤,可基施硫磺2~4千克/667平方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  相似文献   

8.
水稻氮素营养及其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来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氮情况。试验是在浙江省分布较广的三种水稻土:黄斑坤、青紫泥和小粉土上进行。选用各种早、晚稻品种进行了三年试验,所得结果归纳如下: 1.在稻穗分化初期,检定半展开叶片或针叶中的天门冬酰胺,如有出现,表示水稻植株中氮素营养充足,无需追施氮肥;否则,应追施穗肥。检定天门冬酰胺可作为晚稻是否施用穗肥的诊断方法。 2.就早稻而言,稻穗分化期和拔节期几乎同时进行。这时施用氮肥会造成节间伸长,引起倒伏。因此氮肥须延至抽穗期使用。在试验条件下,检定叶鞘中淀粉含量A/B比[即淀粉碘反应的叶鞘长度(A)/叶鞘总长度(B)],大于0.56~0.70,表示氮营养不足,喷施尿素,可提高产量;当A/B比小于0.4~0.5,表示不需要氮素,喷施尿素,对各品种增产或减产效果均不显著。在抽穗期进行叶鞘淀粉碘反应检定,可作为早稻是否需用粒肥的诊断。 3.水稻各生长期对土壤有效氮(0.5N E_2SO_4水解)的需要是不同的。品种农垦58在分蘖期,土壤有效氮低于6.7毫克/100克土,分蘖少;但也不要超过7.3毫克/100克土。在幼穗分化期,土壤有效氮每百克干土低限为6.4毫克,高限为7.3毫克。当土壤有效氮在以上两生育期如小于低限或大于高限,则水稻生长不正常,产量很低。  相似文献   

9.
湘东板页岩发育水耕人为土的土系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湘东地区6个板页岩发育的典型水耕人为土剖面,通过调查当地成土环境,描述土壤剖面形态和室内分析理化性质,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探索类似母质/母土条件下水耕人为土的基层分类指标和建立土系。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和简育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进一步划分出4个土族和6个土系(五峰系、黄田系、洪鸟系、拗才系、晋坪系和城望系)。同一地区类似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系统分类的定量化指标(颗粒大小级别和质地层次差异)比发生分类的定性判定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能更有效的反映基层土壤类型的生产性能,对当地农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湘东花岗岩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湘东7个起源花岗岩风化物的水稻土样点,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指标体系,野外系统调查成土环境、描述土壤剖面形态,室内分析理化性质,研究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和潜育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进一步划分出6个土族和7个土系(车溪系、刘家场系、双家冲系、红阳系、柏树系、湾头系和福安系)。对于同一地区类似母土/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而言,基于系统分类的定量化指标(颗粒大小和质地层次)比基于发生分类的定性判定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广东省两种不同起源(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和滨海沼泽土)水稻土的发育特征及其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的H/F比值随淹水时间增长有增大的趋势;砖红壤与滨海沼泽土发育成水稻土的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方向不同,不同起源水稻土的pH、盐基代换量、晶质铁以及晶胶率有明显的差别,受起源土壤的影响很大,相反,同一起源不同水型水稻土的性质差异则较小;水稻土应是一个独立土类,土壤剖面形态,铁的晶胶率,腐殖质的H/F比值,pH,盐基总量以及盐基饱和度等可作为鉴别水稻土发育特征和划分土壤类型的依据,供试土壤可划分为砖红壤性水稻土和滨海沼泽土性水稻土两个亚类,每个亚类可按不同水型(淹育、潴育、潜育和脱潜等)划分土属。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 ,土壤水势 ( ψ)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温度下 ,提高 ψ(或增加土壤含水量 )可提高非饱和土壤导水率 ( K) ,并有黄绵土 >土娄土的趋势。根据 K的对数值与 ψ拟合出线性方程 ,在生产实践中测定 ψ值 ,用此方程可计算出 K值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 ,K也提高 ,且呈正相关 ,在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 ,增加温度可提高 K,增加幅度土娄土 >黄绵土。由 K对数值与温度 ( t)回归出线性方程可看出 ,土娄土和黄绵土的水势温度效应 ( dψ/dt)与 K温度效应 ( dln K/dt)随 ψ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使定性化的土壤微形态定量化,从而能够作为诊断指标应用到水稻土壤诊断分类中,以环刀法取水稻土壤原状土壤样品,制成标准薄片,应用偏光显微镜和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水稻土壤颗粒微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定量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贵阳市的2个土壤剖面在C/F_(15μm)、等圆直径、面积、周长、圆度、颗粒轮廓线分形维数、颗粒表面分形维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四川省广汉市的2个土壤剖面在C/F_(15μm)、等圆直径、面积、周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土壤微形态指标之间是互相关联的,等圆直径、周长、面积等指标偏重于描述颗粒的大小、粗细,而圆度、颗粒轮廓线分形维数、颗粒表面分形维数等指标则侧重于描述颗粒的形态特征和表面的粗糙复杂程度。微形态定量指标的使用可以综合评价土壤颗粒的大小、形态及表面特征。应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能够较好地对水稻土土壤颗粒微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为土壤微形态应用于水稻土的诊断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粘土颗粒群粒度分布分形维与土壤透气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字显微系统测定了部分华南地区土壤中粘土颗粒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值,提出了土壤中粘土颗粒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几何法计算模型,并就这种分形维数与土壤比表面积和土壤透气性等性质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刊提示     
正来稿请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不要使用国家已废除了的单位。如面积用hm~2(公顷)、m~2(平方米),不用亩、尺2等;质量用t(吨)、kg(千克)、mg(毫克),不再用担等;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mg/kg、mg/L或μL/L。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有效态镉、汞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不同浸提时间、土液比、浸提剂提取土壤中镉 (Cd)、汞 (Hg)量的影响 ,及各种条件下提取量与水稻吸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选择在褐土上土液比 1∶5 ,浸提时间 6 0min ,1mol·L-1NH4 OAc浸提剂提取量表示土壤有效态Cd量较为合适 ;土液比 1∶10 ,浸提时间 30min ,1mol·L-1NH4 OAc浸提剂提取量表示土壤有效态Hg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本刊提示     
正来稿请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不要使用国家已废除了的单位。如面积用hm2(公顷)、2m(平方米),不用亩、尺2等;质量用t(吨)、kg(千克)、mg(毫克),不再用担等;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mg/kg、mg/L或殨μL/L。  相似文献   

18.
本刊提示     
正来稿请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不要使用国家已废除了的单位。如面积用hm~2(公顷)、m~2(平方米),不用亩、尺2等;质量用t(吨)、kg(千克)、mg(毫克),不再用担等;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mg/kg、mg/L或  相似文献   

19.
本刊提示     
《安徽农业科学》2014,(32):11246+11613
正来稿请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不要使用国家已废除了的单位。如面积用hm2(公顷)m2(平方米),不用亩、尺2等;质量用t(吨)、kg(千克)、mg(毫克),不再用担等;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mg/kg、mg/L或μl/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不同恢复模式下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环境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南亚热带丘陵土沉香林(Aquilaria sinensis)、马占相思林(Acacia mangium)和天然次生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菌群的关系。【结果】(1)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分类研究中,土沉香林、马占相思林、次生林土壤细菌分别有44、32和35个门。3种林分土壤细菌组成较为相似,优势细菌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醋酸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均>1%的群落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2)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中,次生林土壤Chao1指数最高,表示该土壤中细菌群落数量最高,土沉香林土壤Shannon指数最高,表示该土壤中细菌多样性高。(3)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β-多样性分析中,土沉香林和马占相思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差异性,而次生林与前二者土壤细菌结构相似。(4)在不同林分土壤RDA冗余分析中,变形菌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