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桉树害虫现状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我国桉树害虫现状,预测今后10年内桉树害虫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防治对策,编出桉树害虫名录282种,隶属于10目59科。名录包括害虫的中名、学名、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我国桉树害虫现状,预测了今后10年内桉树害虫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防治策略,编出了桉树害虫名录281种,隶属于10目58科.名录包括了害虫的中名、学名、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云南主要桉树害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我省桉树主要造林地区部分市县的调查资料,整理出蓝桉、直干桉、大叶桉、赤桉、柠檬桉等常见桉树上的害虫名录32种。旨在摸清我省主要桉树害虫的种类和分布。为防治桉树的虫害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情况,并描述几种重要的桉树食叶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征,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块松材线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松林,伐除枯死松树,选取具虫蛀为害特征的疫木伐桩,每地各10个。将其整个伐桩挖出,携回实验室解剖,收集害虫,并鉴定和统计虫种和数量。调查显示,为害疫木伐桩的蛀干害虫有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hernatus Hope)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mdis(Voss)1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等多种害虫幼虫,其比率分别占96.0%、3.0%和0.7%,其它害虫占013%;伐桩地上部有松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多种蛀干害虫,占蛀干害虫总数的9.5%;地下根部仅有松天牛,占总数的90.5%。伐桩根部松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分布随深度增加逐渐递减,集中分布在0—60cm之间。  相似文献   

6.
我区引种栽培桉树已有百年厉史。桉树适应性强、容易栽培、速生丰产,已被广泛选为主要造林树种。但是,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虫害日益突出,严重地阻碍着桉树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区桉树害虫种类已达206种,隶属于9目58科,是1980年的4倍。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三种,中等危害的29种,轻微的174种。主要害虫类群及其危害情况是: 1.根部害虫主要有白蚁、蛴螬、蝼蛄、地老虎等。白蚁是桉树的重要害虫,已发现9种,均对桉树幼苗造成较重危害。白蚁通常危害主根根茎部分,将韧皮部全啃光,使苗木枯死。苗木在定植后半年内容  相似文献   

7.
桉树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普林  姚珍  陆恒 《桉树科技》2007,24(2):37-40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类和发生情况,描述了茶尺蛾、油桐尺蛾及同安钮夜蛾三种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并从营林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林间施药技术等方面对桉树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一种从国外传人的严重危害桉树的新害虫。自2007年4月在广西东兴发现至今,已经在三省区数十个县市分布,受害面积可以以万亩计算。  相似文献   

9.
桉树Teratosphaeria枝干斑点溃疡病(简称桉树斑点溃疡病)是由Teratosphaeriazuluensis或T.gauchensis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桉树人工林中的真菌病害。目前,由T.zuluensis引起的桉树斑点溃疡病已经在我国广东、广西的桉树人工林中被发现。利用微卫星探针对华南地区的3个T.zuluensis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我国一些区域T.zulu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很高且存在基因重组现象。本文对桉树斑点溃疡病的病原、分布、病害特征、致病菌的鉴定分类方法、致病菌的种群多样性、致病菌的致病力测试结果以及针对桉树斑点溃疡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控制桉树斑点溃疡病对我国桉树商品林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巴中市马尾松梢害虫主要有3种:油松球果小卷峨,占80.0%;松梢螟,占15.1%;球果螟,占4.9%。分布于海拔303~1350m之间,以700m以下最严重。主要为害4~10年生幼林,纯林比混交林严重。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定点观察,掌握了3种害虫各虫态出现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采用了生物菌剂、仿生制剂和化学农药与人工剪梢、除蛹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试验,保梢率在67.0%~95.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桉树蛀干害虫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桉树人工林栽培面积不断增大,桉树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蛀干害虫由于其隐蔽性和防治难逐渐上升为主要的害虫种群.据统计,桉树蛀干害虫从2001年的18种增加到目前的25种,主要集中在3目10科,其中危害中等以上的有16种.文章总结了中国桉树蛀干害虫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保山市桉树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保山市5个乡镇245hm2桉树的病虫害种类调查,共发现病害12种,其中叶部病害5种,枝干病害7种;害虫23种。  相似文献   

13.
如今生态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恢复由连年多代栽种桉树纯林所形成的生态环境,营建桉树人工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混交林对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森林防护作用、抗性能力和提高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片栽植桉树人工纯林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国内外桉树人工混交林的试验研究特点,指出我国过去对桉树人工混交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而对提高生态效益的研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的要点,以期消除桉树纯林种植所带来的弊端,为营造混交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桉树枝瘿姬小蜂国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La Salle是近年来新发现的1种有害生物,在多种桉树的叶脉、叶柄及新生枝上形成典型的瘤状虫瘿。该蜂已在世界很多桉树种植区出现并造成危害。文章综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国外的研究现状,以便更清楚的了解该蜂,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参考,期望找到合适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严重危害桉属植物的枝叶害虫。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危害、调查与收集、风险评估和防治与管理介绍了该蜂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细叶桉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叶桉是我国近年来成功引种的耐寒桉树种类之一,但其种源关系难以区分,不利于后续新品种的培育.为给后续的分子水平上鉴定细叶桉种源关系打基础,以细叶桉叶片基因组DNA为材料.分析了能够影响细叶桉ISSR-PCR的主要参数如模板DNA、引物浓度、dNTPs、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温度等6个因素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情况,建立了适用于细叶桉ISSR-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重视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科学经营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桉树人工林稳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从5个方面加强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管理:加强植被管理,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既增加桉树生长量,又保护周边环境;做好桉树肥料的施放管理和重金属的检测;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用生物和物理等防治办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加强伐区管理和林区建设,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从而充分发挥桉树人工林的正面效应,维护人工林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科学经营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江门地区雷林1号桉的自然更新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雷林1号桉单株的扩散情况及雷林1号桉林缘在广东江门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杉木人工林、红花荷人工林和灌木丛)中的扩散情况,采用小样方法调查了雷林1号桉林下乡土乔木树种的自然更新情况.调查发现:15年生雷林1号桉单株在45°扇形样地单向扩散的最大距离为17.82 m,扩散苗最多22株,平均树高4.72 m;雷林1号桉不能扩散进入20年生杉木人工林,可以扩散进入红花荷幼林,但实生苗数量很少,还可以扩散进入地被物较少的灌木丛,且更新苗数量较多.分析表明:雷林1号桉在引种栽培地能自然更新;雷林1号桉种子落地接触土壤、光照充足是其更新的主要条件;有5种乡土树种能在雷林1号桉林下自然更新且正常生长,因此,目前雷林1号桉对乡土树种的自然更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尾叶桉为高大乔木,其生长快、干形通直、材性好,原始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我国自1976年开始引种尾叶桉,分别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建立了种源/家系试验林,保存了大量的遗传资源并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现已成为我国推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桉树树种之一.桉属树种全部为外来引进树种,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不能与我国本土树种发生杂交,不存在与我国本地树种发生基因交流或杂种化的风险.桉树在我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种子特别小,很难自然发芽成活,不能自然更新和扩张,不会出现自发入侵本地生态系统、占据其它树种栖息地、造成生物入侵危害的现象.桉树与其它植物的水肥竞争或化感作用导致其林下植被贫乏还存在争论,但我国华南地区年降雨量多,林下植被一般都很丰富,也有多种动物栖息.大量引种栽培试验也证明,桉树在我国华南一带种植对其它植物的化感作用不明显,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完全可以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20.
邓恩桉具有生长快、材性好、耐寒的特点,成为我国桉树北移种植的优良树种。本文概述了国内有关邓恩桉抗寒性的研究动态,讨论了邓恩桉抗寒性与细胞膜系统、保护酶系统等方面的相关性,参考其他植物抗寒性研究方法与思路,对邓恩桉抗寒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