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盛 《福建农业》2012,(9):35-35
尤溪县是“中国油茶之乡”。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23万亩,年可收油茶果3.4万余吨,实现产值2.5亿元。与此同时,全县每年脱籽后的油茶壳也多达5000多吨。这些油茶壳要么当柴烧.要么当废料倒掉.既污染了空气.又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对此.尤溪县农民陈振财与李振范经过多次科学实验和反复比较,发现废料油茶壳的纤维硬度。一点也不比杂木差.就材质而言,完全可以取代木和草生产香菇。  相似文献   

2.
尤溪县有油茶林面积1·35万hm2,分布在14个乡镇、230个村。2008年尤溪县油茶总产值达2500多万元,油茶生产已成为林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多年来,由于人们对油茶价值认识不足,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再加上油茶品种易退化、老化等原因,导致一些油茶林产量不高,甚至抛荒或改种其他林木树种等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对尤溪县油茶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智春 《河南农业》2016,(17):120-121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属小乔木的一种,其种子可榨油作为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应用于工业.茶油因营养丰富,易于贮藏而广受社会大众喜爱.基于此,对福建省尤溪县油茶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尤溪油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初浅的探讨,以期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油茶历来是全球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国利用油茶果提取茶油食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世纪红花油茶,由湖南省宁乡县新世纪果苗中心油茶基地的科技人员经长期培育驯化而成,被誉称为“中国油茶之王”,兼有“山茶花”和“油茶果”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5.
尤溪县梅仙镇油茶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溪县梅仙镇油茶面积大、产油量低,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群体结构不良,树体结构不佳,白蚁危害严重及未完全成熟采收。经有针对性采取集约经营,调整不良的群体、树体结构,防治白蚂蚁及适时采收等措施可使油茶林产油量迅速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6.
宜春市袁州区是全国四大“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油茶之乡”之一,产量居全国首位,亩产为全国平均亩产的2倍。作为全国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如何应对WTO?不久前,我们来到袁州区采访,与该区有关领导一同憧憬油茶香飘世界的美好未来。“吃不好”与“吃不饱”袁州区有油茶林资源面积80.5万亩,占有林地总面积的40%,常年产茶油300-400万公斤,产量不可谓不高,但与该区提出的油茶产业产值达到或超过粮食产值的目标,尚存差距。袁州农民栽种油茶已有2300多年历史。目前,全区茶油总量的70%来自于30%的优质油茶林,大…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近年来,政府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将油茶定位上升到战略层面,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油茶有着“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工”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对博白县油茶资源分布进行概述,结合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分析博白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博白县油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纪红花油     
油茶是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利用油茶果提取茶油食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世纪红花油茶,由湖南省宁乡县新世纪果苗中心油茶基地培育,兼有“山茶花”和“油茶果”的双重优点。株高4~8米,农历十月开红花至次年二月,花期长达150天,株开花2000~5000朵,花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近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广西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生产地区,现有油茶林面积600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昭平县是广西油茶林重要种植县之一。昭平历史上有着种植油茶的传统,现尚存多个百年以上老茶园,具有进一步开发油茶生产的良好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昭平县油茶林现状,  相似文献   

10.
让油茶林覆盖山区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300万hm^2,主要生长在淮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荒山丘陵,不与粮食争地。其中,湖南种植面积最大,118.53万hm^2,占全国油茶总面积近40%,其次是江西,现有油茶林74.67万hm^2.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湖南、江西两省被列为我国两大油茶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确定油茶果实采收期,解决种实采收时机决策不当问题,2021年8月至11月,以湖南省邵东市黄草坪国有油茶林场栽培的“华金”、“华鑫”、“华硕”、“湘林210”油茶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茶籽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油茶果实的成熟,油茶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鲜籽质量、干籽质量、干仁质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等经济指标整体呈先上升,后保持平稳趋势,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内含物可溶性糖、淀粉质量分数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油率不断上升。其中,“华金”的种仁含油率最高,可达50.64%,“华鑫”、“湘林210”、“华硕”的种仁含油率最高值分别为45.81%、45.43%、44.33%。随着果实的成熟,4个品种油酸质量分数逐渐上升,亚油酸和棕榈酸质量分数逐渐下降,“湘林210”的油酸质量分数最高值为84.70%,亚油酸质量分数最低值为4.29%。考虑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含油率、不饱和脂肪酸等因素,建议“华金”在10月11日左右采收,“华鑫”在10月25日左右采收,“湘林210”在11月1日左右采收,“华硕”在11月8日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12.
油茶物种过氧化物酶与炭疽病抗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五个对炭疽病抗感性各异的油茶物种为材料。检测和观察了油茶物种受该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感染前后叶和果内过氧化物酶的变动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在供试的五个油茶物种中,以攸县油茶抗病性最高,普通油茶感病性最高,华南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小叶油茶居于这两者之间。在接种的48h以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值大小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而在接种的48h以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值大小与油茶物种的感病性呈正相关。发病前后,抗感性各异的油茶物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发生明显变化,感病物种的谱带增加数多于抗病物种。探讨了利用抗性生化指标用于抗病育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油茶“双千计划”的实施成为了许多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自广西油茶“双千计划”实施以来,田林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油茶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出自身得天独厚的油茶栽培条件,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使之成为田林县的特色油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脱困。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了田林县针对油茶“双千计划”的具体措施,并对油茶“双千计划”巩固脱贫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大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油茶树,开白花,风吹雨打都不怕;枝叶茂,果实大,榨出茶油富万家。”冬日,在海南农垦中坤农场公司油茶种植基地,油茶林枝繁叶茂,油茶花儿粲然开放,犹如繁星散落在枝头上,淡黄的花蕊坠入洁白的花瓣中随风摇曳,清香四溢,成为冬日山间里绚丽的风景。位于屯昌县西南部的中坤农场公司,地形以丘陵为主,适应发展油茶等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5.
罗霸 《乡村科技》2023,(5):111-113
自2018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油茶产业“千万亩面积、千亿元产值”的“双千”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力度,当地油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通过加强科技支撑,当地油茶种植逐步实现标准化,油茶产量、产值不断提升。以柳州市北伍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油茶标准化种植实践为例,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挖穴回土、苗木准备、定植等方面总结油茶标准化种植技术,并从除草松土、科学施肥、整形修枝、林下间作、疏伐垦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后期管理措施,最后对油茶标准化种植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油茶丰产要丰收,适时采摘是关键。“七胀球,八胀油”。“没过霜降节,油在树上歇”。“霜降节后多一日,茶油上树多一滴”。这些谚语足以说明,油茶果的油分转化和积累是从8月上旬开始,并逐渐进行到霜降前后才基本使果仁达到充分成熟。所以到霜降期间油茶果的油脂含量才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7.
凌必利 《乡村科技》2019,(11):14-15
近年来,安徽省绩溪县坚持以“生态争样板”为指引,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建设省市级重点油茶基地为抓手,坚持把油茶产业作为生态宜居的绿色工程、乡村振兴的特色工程、精准脱贫的民生工程来发展。本文着重阐述绩溪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做法、制约绩溪县油茶发展的瓶颈及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主要食用油料树种,但油茶花授粉效率很低,存在“花多果少”现象,严重影响了油茶果产量,油茶花授粉技术已成为油茶产业中“卡脖子”难题。蜜蜂是最常见授粉昆虫,但由于油茶花中的花蜜和花粉,会引起蜜蜂幼虫腐烂和成年蜜蜂胀肚等中毒症状,因此蜜蜂不愿采集油茶花的蜜粉。本研究拟在育王期间添加油茶蜂蜜来培育对油茶蜜粉具有抗性的蜂王及工蜂后代,旨在提高蜜蜂为油茶授粉效率。【方法】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为试验材料,在油茶花期饲养20群蜜蜂,从中选择1群烂子率低的蜂群作为试验群。在第2年春季油菜花期结束后,利用以上烂子率低试验群中蜂王产卵进行育王。育王哺育群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放入育王框前7 d摇净蜂群中蜂蜜,同时饲喂足油茶蜂蜜;而对照组饲喂足量油菜蜂蜜。然后统计育王王台封盖率,刚羽化出房蜂王初生重、胸重、胸宽、前翅长、卵巢管数及卵巢中卵黄原蛋白(Vg)和储存蛋白110 b(Hex110b)基因相对表达量。另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王台内剩余蜂王浆中的糖类成分及绝对含量。试验组和对照组蜂王自然交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造油茶林林分发生的软腐病害及其特征、发病规律进行观察调查。随机抽取小班深入林分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采取有效的临床综合防治措施,使油茶幼林软腐病在短时间内起得一定防治效果,油茶林感病株降到“5%”、单株病叶率降到为“3%”、单株病果率降到“2%”。  相似文献   

20.
油茶炭疽病菌毒素对不同抗性油茶物种的生理生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感病过程中特异性毒素对寄主的作用原理,利用油茶炭疽病菌产生的外毒素,对不同抗性油茶物种的叶进行处理,观察毒素对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测定与抗性有关的重要生理生化指标效应。高抗攸县油茶、中抗小叶油茶和高感普通油茶叶组织的电导率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是与林间鉴定的三种不同油茶物种抗炭疽病能力一致;并证实了油茶炭疽病菌毒素是普通油茶的专一性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