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稻米》2001,(2):13
D702优多系1号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以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引进的D702A不育系为父本 ,多系1号为母本配组选育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二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及作中稻、单晚、烟后、连晚、再生稻多种稻作示范栽培 ,该组合表现出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产量高的特点。该组合199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 ,6个试点平均单产502.72kg/667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1 % ,达极显著 ,6个试点增产 ,居12个参试组合第3位…  相似文献   

2.
D702优多系1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D702A与多系1号配组而成的中晚稻杂交新组合。1996年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引进 ,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近年来在尤溪县大面积示范。现对其特征特性和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的技术总结如下 :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1999年在尤溪县管前乡作单晚示范0.433hm2 ,平均产量9.3t/hm2 ,比汕优63增产18.1%。2000年在下保村作再生稻种植 ,面积108.5hm2,经专家现场抽样实割 ,头季稻平均产量9.6t/hm2,再生季平…  相似文献   

3.
D702优多系1号和D优68是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引进 ,分别以D702A和D62A与多系1号配组杂交育成。通过区试、生产试验 ,大面积示范种植 ,这两个组合均表现米质优、产量高、再生力强、苗期繁茂性好、分蘖早而强、长势旺盛、株叶形态好、抽穗快而整齐、成穗率高、熟期转色好、抗倒伏等优势。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 ,新选优质杂交稻 (D702优多系1号和D优68)中试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一、产量表现D702优多系1号组合1…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自70年代末推广杂交晚籼及配套栽培技术后,双季晚稻产量有较大增长,晚稻亩产现已达300公斤,双季亩产700~800多公斤。1984年前的主要当家组合是汕优2号。1984年引进新组合汕优63、筛选了D优63,表现抗病、高产、米质好,生育期与汕优2号相近。1986年泸州市合江县化育乡示范双晚汕优63、D优63共1582亩,亩产达416.3公斤;1987年沙县种植双晚汕优63、D优63共32万亩,亩产383公斤。在川南用汕优63、D优63与早杂威优49配套,可充分利用当地温光条件,实现双杂高产。汕优63、D优63作双晚的栽培要点是:适期播种、保证安全齐穗,麦壳育秧,小苗寄插;合理密植与施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两优2186再生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兴庆 《杂交水稻》2003,18(1):34-36
两优2186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作再生稻栽培,头季生育期149d,再生季62d,与汕优多系1号相当,但再生能力更强,产量更高;留桩时要掌握“留二保三争四”的原则,留桩高度30cm左右;促芽肥宜作2次施用,第1次于头季稻收割前施尿素加300k/hm^2,第2次于头季稻收后5d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kg/hm^2。生产上利用其再生特性栽培再生稻,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再生稻产量和米质。根据其再生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香两优68的示范表现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两优68(原名香125S/D68)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中熟于一体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1996年开始在临澧县试种示范,以其突出的丰产性、理想的熟期、较强的抗逆性和优良的米质深受农民的欢迎。1 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1997~1998年,香两优68在“国家水稻工程”优质食用稻品比筛选和试种示范中,单产达74505~88980kg/hm2,比同熟期的湘早籼13号增产92%~156%。1998年在16个参试品种(组合)中,单产77805kg/hm2,日产量714kg/hm2,…  相似文献   

7.
D优527: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农大作物科学院及福建省种子总站联合引进 ,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是一个集优质、高产、抗病和易繁易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突出的杂交稻新组合。一般单产550~650kg/667m2 ,米质显著优于汕优63,且食味品质好。适于汕优63种植区作中稻或单晚种植。D702优527: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联合引进 ,2002年1月通过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产量高 ,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等优点 ,是加工超泰米的主…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尤溪县引进杂交稻新组合“D70 2优多系 1号”进行的再生稻高产栽培 ,近日通过专家验收表明 ,其产量超过国家超级杂交水稻验收指标。这一新组合品种“米质优 ,具有再生高产潜力”。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 2A”不育系与“多系 1号”父本杂交的中、晚稻杂交稻新组合。 1996年 ,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与福建种子总站合作引进 ,进行超高产制种及超级再生稻研究后 ,经过两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 ,今年在尤溪县梅仙、坂面等 6个乡镇示范推广栽培530多公顷。超级杂交稻是农业部提出的中国高产水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 ,其指标…  相似文献   

9.
杂优组合汕优63作再生稻已种植多年,丰产性能逐步退化,为了寻找新的再生稻组合,1997年拱桥镇农技站承担了福建省农业厅粮油处与福建农业大学共同联合组织的《高产抗病再生稻杂优组合筛选鉴定》试验项目,现将该试验小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品种组合I优838、汕优669、汕优86、特优63、冈优22、汕优多系一号、冈优多系一号、特优669、汕优149、特优813、汕优63(CK)。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三次重复,每个重复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3.33m‘(0.02亩),插秧规格20cmX17cm,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二、试验过程1、试验地点.试验田选择…  相似文献   

10.
辐优63是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产量高、米质好、抗稻瘟病力强的三系系籼组合,经区试鉴定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表现好,一般亩产550~700公斤,高的达780公斤。特别在山区种植比汕优63增产明显,抗性、米质均优于威优6号和汕优63,是丘陵山区作中稻、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 1986年参加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公斤,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