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北疆地区地处准葛尔盆地南缘,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夏季最高气温可达零上39℃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8℃以下.许多多年生宿根花卉在我区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3):215-218
通过对1960—2017年隰县气象五参数进行统计分析,隰县四季分明,气温冬季较低、夏季较高;气压冬季较高、夏季较低;降水季节分明,夏季降水较多、冬季较少;而日照时数夏季较长、秋冬季较短。隰县气温年均值逐年上升,降水和日照时数年均值逐年下降;气压存在一个"阶梯"式上升过程,而相对湿度年际变化不明显。运用KZ滤波方法,得出隰县气温逐年上升,上升速率为0.027 2℃/a;降水量逐年减少,速率为-0.003 42 mm/a;日照时数逐年减少,速率为-0.020 1 h/a。  相似文献   

3.
张青珍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33-136,149
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1960~2010年濮阳市气温日较差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影响气温日较差呈减少趋势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0.181、-0.231、-0.247和-0.258℃/10a。春季和冬季气温日较差减少主要是由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引起的,夏季则主要是由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和平均最高气温下降共同引起的。影响年均气温日较差的极显著因子有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水汽压,显著因子是总云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乡市国家基本气象站2003-2011年度夏季14∶00的气温和露天温度实况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总体是一个上升的趋势,气温和露天温度分别上升了2.3℃和2.9℃。气温与露天温度在多云或阴天条件影响下差值为1.3℃、阴雨天平均差值为0.4℃、晴天平均差值为2.5℃,初步掌握了二者在以上几种天气因素影响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感觉露天温度更接近公众日常工作生活环境的温度,开展露天温度气象服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广西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覃卫坚  李耀先  覃志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15-18318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趋势很显著。春季和夏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均为0.4℃,春季趋势不显著,而夏季趋势显著。秋季和冬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分别为0.8和1.0℃,2个季节大部分地区趋势均显著。高温日数变化除了全州、忻城等少数地区有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有增多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高温日数50年平均增多了2.8 d。  相似文献   

6.
根据水城县国家气象站1986-2018年的年极端最高、最低温度,采用线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极端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水城县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1年来水城县:1.水城县年最高气温极值主要发生于3-5月(春季),年最低气温极值集中发生在1、2、12月(冬季)。2.水城县年平均最高气温极值和最低气温极值差值为35.96℃,水城县气温变化幅度较大。3.年最高气温极值、最低气温极值均逐年增高,且表现为上升趋势。4.春、夏季最高气温极值较高,主要在30℃左右摇摆,总体有小幅度增长;秋、冬季最高气温极值维持在25℃左右,基本呈持续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86—2016年库伦旗逐月气温观测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学方法,对库伦旗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1年库伦旗年平均气温呈平缓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气温为7.6℃,气候倾向率为0.099℃/10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0.227、0.181、-0.249℃/10年;库伦旗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最高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04、0.282、0.211、-0.352℃/10年;库伦旗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48、0.253、0.159、-0.167℃/10年;造成库伦旗年气温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春季、夏季及秋季的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阿坝地区三大区域(干旱河谷区、丘状高原区和高山峡谷区)所辖13个国家气象站1967~2013年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距平、方差等统计方法对阿坝州及3个区域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揭示出阿坝州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7年阿坝州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0.228℃/10a,且从1998年开始气温上升趋势明显,进入明显增暖期;平均最低气温方差为0.24,对阿坝地区气温上升贡献较大;冬季气温线性增幅最大,为0.320℃/10a,夏季增幅最小,为0.232℃/10a,气候变暖最大的贡献者是冬季,夏季气温适宜,冬季气温较低但不寒冷.  相似文献   

9.
<正>侯马市地处临汾盆地南端,地理坐标为东径111°17′38″-111°26′57″,北纬35°34′9″-35°37′18″,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2.6℃,夏季最高气温42℃(1966年6月21日),冬季最低气温-21℃(1977年1月22日)。年日照总时数2475.5小时,无霜期平均190天,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武穴国家气象观测站1959—2018年地面气象数据资料,采用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60年武穴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武穴市平均气温17.1℃,气温倾向率为0.143℃/10 a,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春、冬季增温显著,秋季次之,夏季略有下降;气温年代际变化明显,逐渐进入偏暖期。近60年武穴市年平均降水量1 427.9 mm,降水倾向率为15.082 mm/10 a,降水年代际波动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四季降水倾向率分别为-4.051、16.268、-1.507、4.372 mm/10 a;春、秋季降水呈下降趋势,夏、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运城市40a来气温变化及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80-1683
温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子。选择山西省运城市197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年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运城市棉花生育期气温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运城市最近40 a,年平均气温逐步上升,呈暖干化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0℃/10 a;春、冬季变暖趋势明显,夏季气温有所下降;≥10℃有效积温增长速度为41.3℃/10 a;棉花播种季节温度升高趋势为0.52℃/10 a。气温升高对提高棉花产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要注意低温冷害对棉花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生猪养殖已成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传统养殖方式臭味重、清粪烦、冬天急取暖、夏天忙通风,并花费很多人工,特别是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降温急骤,霜冻早。全年无霜期96天,本地受蒙古高原气团控制,气温很低,年平均温度-2.8℃。冬季极端温度可达-48℃,每年取暖期7.5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东北部,天山山脉西麓,与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接壤,研究其气候变化及空间变异空特征对于了解中亚气象与环境变化,应对中国新疆气象与环境将出现的演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基于英国East Anglia大学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提供的1971~2000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资料,并结合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9个吉尔吉斯斯坦气象站点国际交换数据,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近3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吉尔吉斯斯坦年总降水量为增加趋势,总降水量在东南部相对较少,西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邻近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大,季节差异明显,春季和冬季降水最多,夏季相对较少,与中国新疆降水特征差异较大,呈"地中海型气候"。年均气温不足10℃,"北热南冷,西热东冷",冬季增温趋势明显,春季呈下降趋势,夏季幅度不大,秋季几乎无变化,气温年较差大于周边国家,但气温年较差减小。【结论】与同处于中亚地区的中国新疆在降水及气温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吉尔吉斯斯坦降水量较高,区域差别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 瘦肉型猪集约化猪场以其产品质量高、占地少、便于管理、节约劳力等优点在全国各地兴起。目前我省饲养的瘦肉型猪多为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引进纯种猪或其杂交猪。猪体大,皮腰轻薄,被毛稀,抗热耐寒性能均较差。猪舍要求干燥,一年四季温度在15~30℃之间,仔猪舍要求温度25~30℃。我省处在南北过渡地带,冬季寒冷,气温可达零下十几度,夏季炎热,气温在35℃以上。因此,我省建立瘦肉型集约化猪场须全面考虑气候、猪种等因素,猪舍建筑要求夏季防暑、冬季保暖,还要通风透  相似文献   

15.
依据吴忠国家气象观测站1970—2017年逐年逐月逐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曼-肯德尔检验分析方法(MK检验)研究吴忠市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8年吴忠市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增暖是一突变现象,具体从1991年开始;高温日数存在两个突变点,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此后高温日数明显增多;吴忠市春季和冬季气温未发生突变,1997年是夏季气温升高的突变点,而秋季气温升高的突变点发生在1995年;冬季平均气温明显升高的时间较春、夏、秋季都早,其次是春、秋季,最后是夏季。冬季气温增暖主要是由最低气温升高所致,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于增加越冬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冬小麦、葡萄等的安全越冬,但也可能使农作物的抗寒冷能力减弱,受病虫害几率增大,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开展种植,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前防范应对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蛋鸡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因为环境条件对蛋鸡健康和产蛋状况的影响极大,尤其是气温因素对夏季蛋鸡的生产能力明显.据实践证明,鸡群在18~23℃时料蛋比、料肉比经济效益最好.夏季气温高,鸡的皮肤没有汗腺,体躯又为羽毛所覆盖,因此,鸡不耐高温,不能忍受30℃以上的持续高温.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应对冬季气候变化,利用商丘市1960-2020年8个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阈值确定、产量分析等方法,分析商丘市不同时间尺度冬季气温变化和暖冬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育期 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丘市1960-2020年冬季年代平均气温60年代最低,波动上升到2011-2020年最高,升温1.9℃。冬季平均气温以0.38℃·10 a-1的速率呈上升趋势,冬季变暖主要表现为最低气温和2月气温的升高。暖冬呈上升趋势,主要出现在1991年后(占总次数的80%以上);单站暖冬共发生21年,区域暖冬共发生18 a。区域强暖冬共发生9 a,主要在1999年后,占总次数的50%。2020年冬季平均气温最高,为建站以来最暖的冬季。冬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呈推迟趋势,越冬期推迟较明显;越冬期主要受12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影响。2月气温是影响越冬-返青期历时的主要因素,其次是12月气温。2月平均最高气温对冬小麦相对气象产量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北省景县气象局自1970—2020年的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拟合法,分析了景县近51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景县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431℃/10年的倾向率上升,1997年是增温显著、增幅加速的转折点,冬季回暖势头较为明显。全年平均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态势,气候倾向率为-13.8 mm/10年,夏季、秋季的降雨日数、降水总量均趋于下降,其中夏季下降情况较为突出,达25.3 mm/10年;但冬季、春季降水量却有所上升。年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倾向率为-80.4 h/10年。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0—2019年襄阳市气象数据资料对襄阳市近30年基本气象要素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9年襄阳市气温季节变化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6.7℃,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822.4mm,年际变化大;年均日照时长为1804.17h,光照时长季节分布与降水分布基本一致.襄阳市整体气候特征表现为春季气温温和,春雨连绵,日照较少;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照条件减弱;冬季漫长,体感温度低,日照少,有明显的暖冬趋势.襄阳市降水变率大,暴雨、连阴雨和干旱均是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虽然2010—2019年襄阳市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冬季仍有发生低温冻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夏季高温高湿易导致高产奶牛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无需为升温和降温而消耗能量时,即达到最适宜的生产环境温度,一般称为生产适温区,高产奶牛在-5~22℃,上限温度可达25~26℃,但在夏季气温高达35℃的状况下,热应激现象才相当明显。Beede和Collier(1986)指出降低热应激程度的策略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环境的物理调整。现代规模化农场基本已具备了凉棚和喷淋、喷雾、通风等蒸发散热设备,环境的调节有待新技术的引入;②耐热品种的遗传改良。现代奶牛的选育方向是向高产和高采食量发展的,而忽视耐热性的选育,且因奶牛生产力性状大多为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