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稻田选择 1.条件 养虾稻田基本与稻田养蟹面积相似,以2~5亩为好,最大不超过10亩。 2.田间工程 在稻田四周或田内挖有“口”、“王”字型环沟,沟深0.8~1米、宽1~1.5米,养虾沟占稻田面积15%,从沟内取土加宽加高四周堤坝,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双层防逃网。  相似文献   

2.
1 严格把好土建工程质量关 养殖地应选择靠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交通便利、无污染的水稻田。田块的面积不宜过大,每块45~75hm^2为宜,田块四周必须挖一道围沟,沟宽1m、深0.5m,另在田块中间开挖“十”字沟通向围沟,沟宽0.5m、深0.3m,以利于高温季节养虾稻田保持相对高的水位,有利于成虾捕捞。田埂上围起高60cm、基部入土25cm的塑料薄膜做防逃墙。进、排水口用双层密网或尼龙网封口扎牢,均可防止龙虾逃跑和适害进入。  相似文献   

3.
稻田人工养殖克氏螯虾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是农民致富的一种好的生产方式. 一、建造稻田养虾条件 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或上百亩都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m,深1m,,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宽1m,深0.5m,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  相似文献   

4.
孙丽 《农村新技术》2012,(12):17-18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点,它既是农民种养结合的高效模式,又是增加收入的良好途径. 1.共生田的要求 稻田要求靠近村庄,易于看管,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最好具备机井.稻田中央挖一条深1米,宽6米的鱼虾栖息沟,其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田埂加固,高度为0.7米,宽度为4米.进、排水沟设置50 ~ 80目的防逃网.  相似文献   

5.
1.田块选择 宜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的田块进行养殖。 2.基本设施 沿稻田四周田埂内侧1米处开挖养虾沟,沟宽3~4米,深0.8-1米,坡比1:2.5。面积较大的田块,还要开挖与养虾沟相通的田间沟,沟宽1.2米,深0.5~0.6米。  相似文献   

6.
现将青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一般成鱼池和鱼种池均可养虾,要求池塘呈长方形,面积5~10亩,水深1.5~2m,池塘埂坡比1:3,不渗漏,要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池底淤泥深20~30cm。池底中间开一条集虾沟,宽3~4m,向排水口倾斜,浅水处深40cm,便于干塘时捕虾。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水、土、光、热等资源养殖罗氏沼虾,使稻与虾达到高产高效,共生互利,我们进行了稻田养殖试验,初步探索并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所需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技术。在4公顷试验田中,667平方米产稻谷500千克,虾18.4千克,鱼37.6千克,是单一种植水稻效益的2倍多。实践表明,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单养或与滤食性鱼类混养模式为佳。1养虾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养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灌排方便、无污染、地势低凹、保水力强的田块为佳。在稻田四周开挖一圈环沟,上口宽1.5~2米,坡比1∶2,沟深0.8米左右。同时在田头…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龙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养虾稻田环境条件1.稻田准备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保水性能好,不被洪水淹没,无有毒有害物质的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养虾的要求。养虾稻田面积大小不限。2.稻田改造1挖沟: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8米处,开挖环形沟,沟宽3~4米、深1~1.5米。稻田面积达到3.3公顷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2米、深0.8米,坡比1∶  相似文献   

9.
高功 《当代农业》2014,(13):46-46
一、严格把好土建工程质量关养殖地应选择靠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交通便利、无污染的水稻田。田块的面积不宜过大,每块3~5亩为宜,田块四周必须挖一道围沟,沟宽1米、深0.5米,另在田块中间开挖"十"字沟通向围沟,沟宽0.5米、深0.3米,以利于高温季节养虾稻田保持相对高的水位,便于成虾捕捞。田埂上围起高60厘米,基部入土25厘米的塑料薄膜做防逃墙。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2004,(10):22-22
一、养青虾稻田选择。养青虾稻田应选择在排水比较方便 ,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有条件的地方 ,则集中连片更佳 ,以便管理。二、稻虾共生的田间工程。养虾稻田应开挖环沟或“田”字形田间工程。环沟形工程为沿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宽2~3m ,深0.5~1m的环形虾沟  相似文献   

11.
一、修建贮藏保鲜窖 要求贮藏窖长4.5~5m,宽2m,深2.5m,窖的四壁用砖砌成,墙厚37cm,不用水泥勾缝,顶盖钢筋混凝土槽型板,长2.5m,宽90cmm,厚3cm.槽型板上覆土80cm,以利隔热保温.窖的四角设进气孔,进气孔内径30cm,深度超过窖底30cm,在窖内侧留孔,利用贮藏窖出入口作排气孔,窖口设于窖盖中部,用水泥预制框做成,厚3cm,边长60cm,高80cm.窖内设12根小水泥柱,拉设6层8~10号铁丝,每立方米可贮藏葡萄1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一)稻田要求 用于罗非鱼养殖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土质以壤土、粘土或半沙土为宜,田埂须加高到50厘米、宽30厘米,不漏水。开挖鱼沟须在离田埂50厘米处,再在稻田中间纵向挖1条、横向挖2条沟宽分别为100厘米和60厘水、深80~100厘米的鱼沟。进出水口设在稻田对角线处。进排水口要安装拦鱼竹栅或网片,其密度以寸片鱼不能逃逸为度,竹栅或网片上端高出田埂30厘米,下端插入田泥里,排水量大的稻田可多挖几个排水口。  相似文献   

13.
1.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畅通的田块,加高田埂至50-70厘米,宽40-50厘米,压实捶紧。根据田块大小挖成田字形鱼沟,每隔15~20米开一条横沟或竖沟,距田埂2-3行茭白苗外开挖一条沟,深、宽40-60厘米,鱼溜开在鱼沟交叉处或注水口附近,面积2-5平方米,深1.0~1.2米。进排水口安装网栏设施,养虾滤网密度为6~8目;养蟹则在田埂内侧用钙塑板、石棉瓦、塑料薄膜等材料搭建50~70厘米高的防逃墙;养螺设置较密的棚栏或密网。稻田翻耕后,每667m2(水层10-20厘米)用生石灰50-75千克兑水泼洒消毒,消灭敌害生物、野生鱼类。  相似文献   

14.
一、放苗前的准备 稻田培育鱼苗的面积为1~3亩.开挖1米深的边沟,0.34米深纵横交错的"井"字形的溜和1.5米深圆形或方形的避暑池、沟、溜,池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5%左右,加高加固田埂,建好输水、排水渠道及进出口的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村副业,它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由于泥鳅能钻松稻田泥土,吃掉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选择土壤为弱酸性、不漏水的旱涝保收田进行改建。田埂层层夯实,不漏水,高出水面30~50厘米。沿田埂开挖一条宽30~50厘米、深30厘米的鱼沟,田中开几个面积为4~6平方米的鱼坑,深30~50厘米。鱼沟、鱼坑的面积约为稻田总面积的5%。田埂四周插上木板或钙塑板(入泥30厘米),用以防逃。在排水口要建二道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内侧用金属网。2.施基肥与放养放鳅前先将…  相似文献   

16.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
1.平田式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 1.建好基础设施 以选择水源条件好,能排能灌,大水不漫田埂,干旱不缺水的稻田为好,同时要求便于看护。稻田四周要建立防逃设施,进排水口必须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田内开挖龟沟,以利于龟活动和越冬,可用田边沟代替,沟面宽3米,底宽2米,沟深1.5米,沟长随田而定。沟面积和稻田面积之比为2:8,田中央建南北向的产卵沙滩,长5米,顶宽1米,高出正常水面  相似文献   

18.
褚贵芳 《新农村》2013,(5):34-34
1.田块选择稻田养蟹宜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田块,面积可大可小。四周离田埂3~5米处开一条宽2~4米、深0.8~1米的环沟;田中可挖宽0.5~1米、深0.5~0.8米的"十"或"井"字形沟;田块一角可挖一池,以作前期暂养蟹种的暂养池,要求深度1.5米左右,面  相似文献   

19.
正(续第5期第24页)五、稻鳅综合种养稻鳅综合种养要做好田间工程和存塘泥鳅暂养管理。1.田间工程(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不受旱涝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田块底层保水性能好的稻田。稻田土质肥沃,以黏土和壤土为优,最好有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2)稻田改造。一般采用"边沟+鱼坑"形式,稻田中间可开挖十字沟。在稻田的斜对角设置进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进排水口是泥鳅可能逃跑的主要位置,必须做好防逃措施。沟坑的开挖,主要根据稻田放养泥鳅的规格和数量以及预期产量而定,要做到暂养沟、环沟、田间沟沟沟相通,"三沟"面积以种养总面积的5%左右为宜。稻田养鳅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能否做好防逃工作,除进排水口外,应在埂基四周埋设防逃网片,可采用20~25目的聚乙烯网片,埋入土下15~20厘米,防止泥鳅钻洞逃逸。  相似文献   

20.
正1.稻田准备选择黏性土壤,泥层深15~20厘米,保水性能好,无渗漏,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低洼田、塘田、岔沟田,pH值中性或弱酸性为好。田埂应高出田面40厘米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在进排水口要设置孔隙为3厘米左右、高45厘米的拱形篾织栏栅,防止鳖的逃逸。整块稻田要保证在汛期不被大水淹没。在稻田一侧开挖宽2~3米、深1~1.2米的暂养池,暂养池面积占稻田面积的4%左右,便于以后起捕,并在暂养池一侧建4~5平方米左右的南北向沙滩。沿四周田埂内侧0.5~1米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