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浸渍法制备了CZ型固体酸催化剂,并研究了CZ型固体酸催化剂在乙酸和正丁醇酯化为乙酸丁酯的反应中的催化行为,结果表明:反应的温度、醇与酸的摩尔比以及反应的时间等对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均有影响,较适宜的工艺反应条件为:反应的适宜温度为130~150 ℃,适宜的正丁醇/乙酸摩尔比为1.1~1.2,较适宜的反应时间为4~5 h.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酯化反应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固体超强酸(SO2-4/SnO2)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醇酸比对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SO2-4/SnO2)作为催化剂活性最高,其酯化反应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A2B2C2,即催化剂用量0.6%、酯化反应温度110℃、正丁醇与2,4-二氯苯氧乙酸摩尔比2∶1,2,4-二氯苯氧乙酸的转化率达99.87%。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清洁环保且高效的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方法】以椰壳基、木粉基、煤基3种活性炭为原料,通过重氮盐还原法制备催化剂,比较3种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性能,以选择最佳的活性炭催化剂。探讨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油酸酯化率的影响,确定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以煤基活性炭制备的催化剂磺酸密度最大(0.64mmol/g),其催化效果也最好,在反应6h后,油酸的酯化率可达69.7%。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1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6%,在此条件下,油酸的酯化率可达87.3%。煤基磺化活性炭催化剂在油酸酯化反应中可以稳定地重复使用3次。【结论】以煤基活性炭为原料,用重氮盐还原法可制得高效廉价且清洁环保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葛军英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171-3172
以纳米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苯乙酮酸冰片酯,在比较了不同的温度、酸醇比、反应时间对该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后,确定了在此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酸醇比为1∶6时,温度为90℃的条件下反应2 h,得到其酯化率最高达78.5%。  相似文献   

5.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自制新型磁性固体酸催化剂A作为地沟油预酯化催化剂,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分析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地沟油酯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0.5、催化剂用量0.59%、反应温度221℃、反应时间2.55 h,酯化率达99.67%。地沟油酸值由114.82 mg KOH/g降至0.39 mg KOH/g。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酯化率依然保持在97.49%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次采用了以ZT-2载体固体酸为催化剂的多相催化工艺合成了松香甘油酯.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用量、反应活性、使用寿命等.并对酯化反应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保护气体种类进行了充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料摩尔比为1:1,ZT-2载体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0.06%(以松香计),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260℃,保护气CO2.实验表明:该工艺与利用质子酸或Lewis酸(ZnO)均相催化酯化传统工艺相比,反应时间缩短了3.5h,反应温度降低20℃,实现了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和再利用,且具有不腐蚀设备等优越性.产品质量(如软化点和酸值)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季戊四醇和异辛酸为原料,以固体超强酸树脂为酯化催化剂合成了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固体超强酸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1.2%,酸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5,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5.5h,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收率可达98.5%。红外光谱表明,酯化反应较为完全。  相似文献   

8.
负载固体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共轭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的负载浓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加入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单;确定了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h,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酸质量的8%。酯化率可超过92%。  相似文献   

9.
将蒙脱土经不同方法进行改性处理,并以此为催化剂,催化丙烯酸与正丁醇反应生成丙烯酸正丁酯。考察了以微波处理的柱撑酸化蒙脱土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微波处理的柱撑酸化蒙脱土催化效果最好,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丙烯酸为0.1 mol,醇酸的摩尔比为1.2:1,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其用量为0.3 g,约为丙烯酸质量的4%,催化剂的用量1.7g,约为丙烯酸质量的20%,反应的时间为7 h,在回流状态下,其酯化率为84.1%。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棉籽油和餐饮废油为原料,经预处理后采用两步酯化工艺制备生物柴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预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油质量比1∶5,催化剂用量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酯化率达到81%;转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油质量比1∶4,催化剂用量1.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h,酯化率达到84%.与0#柴油性能指标对比,本试验制备所得的生物柴油达到了国家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栀子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进行乙酯化反应,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酯化反应产物羟基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栀子油乙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7∶1,催化剂用量为栀子油质量的1.6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5 h,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酯化反应产物的羟基值为146.62 mg(KOH)/g.  相似文献   

12.
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及其盐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清岚  徐元清  蔡天聪  丁涛  刘治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25-9125,9127
以己酸与二乙氨基乙醇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其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当酸醇物质量之比为1.2:1.0,催化剂用量为1.7%,带水剂为甲苯时,产物的收率可达93.5%,产品纯度95.0%。此外还探索了DA-6盐的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合成乙酸酯。考察了饱和脂肪醇的碳链结构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乙酸正丁酯合成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醇碳链的空间位阻作用对酯化反应有显著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平均酯化率为97.8%。  相似文献   

14.
曹茜  汪勇  唐书泽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28-130
采用固体超强酸催化葵花籽油和葵花籽脂肪酸混合物同时酯化和酯交换制备单甘酯,通过二级分子蒸馏法纯化单甘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200℃,甘油解反应时间3.0 h,固体酸催化剂添加量0.2%,甘油比1∶2,制得单甘酯含量可达56%以上。甘油酯混合物经过二级分子蒸馏,单甘酯含量高达93.76%。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剂提取技术,以熊果酸提取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120 min、液固比8∶1、提取次数为2次时,熊果酸提取率最高,为92.5%.  相似文献   

16.
硫酸氢钠对废油脂酯化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硫酸氢钠对废油脂酯化催化作用,为固体酸催化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废油脂与甲醇连续进料的酯化反应条件下,研究了硫酸氢钠催化废油脂与甲醇酯化反应。考察了硫酸氢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体系含水量、甲醇流量等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表明,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废油脂100 g,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3 h,硫酸氢钠催化剂用量3%,甲醇流量35 m l/h,在该条件下,废油脂的酸值可降至1.21 mg KOH/g,转化率为98.89%。[结论]硫酸氢钠催化废油脂酯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工艺条件。[方法]以苯酐、溴素及异辛醇为主要起始原料,经溴化反应得到4-溴邻苯二甲酸,再经酯化反应合成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通过考察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关键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合成的优化条件。[结果]酯化反应中较优的合成条件是: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为总原料质量的4%,4-溴邻苯二甲酸与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5,反应时间为5h,以苯酐计产品的综合收率为87.13%,试验所得产品经气相色谱分析含量在昕%以上,产品结构经^1H—NMR分析确定与目标产物相符。[结论]产物的表征为,4-溴邻苯二甲酸,^1H—NMR(D2O):8.52(s,1H);8.23(s,1H);7.98(s,1H);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H—NMR(CDCl3):8.25(s,1H);7.97(s,1H);7.73(s,1H);4.20—4.28(m,4H);2.05~2.12(m,2H);1.25~1.33(m,16H):0.94~0.99(12H)。  相似文献   

18.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乳酸乙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李媚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69-15470,15474
[目的]研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催化制备乳酸乙酯。[方法]以乙醇、乳酸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间歇催化合成乳酸乙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对合成乳酸乙酯的影响;并通过重复试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活性。[结果]在不分离产物情况下,制备乳酸乙酯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酸醇摩尔比为0.5∶1,催化剂用量(以乳酸加入质量计)为5%,反应时间为1h,乳酸的转化率达42.48%。[结论]该研究为乳酸乙酯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提取柳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因素的浓度、温度、固液比、时间及乙醇浓度进行了评价.试验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76℃,固液比1:31,提取时间3.2h,乙醇浓度76%.在此条件下,柳杉总黄酮的产率为2.163%,响应曲面法能够较好地提取柳杉总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