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奶牛人造瘤胃瘘管及十二指肠瘘管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永久性瘤胃瘘及十二指肠瘘是研究反刍动物消化功能试验的主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等实践中。因科研需要,笔者于2006年3月对3头体重为450~500kg的奶牛做了永久性人造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手术,由于手术方法合理,瘘管材料优良,术后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后1个月,3头牛的创口均愈合良好,均可满足科研需要。为了推广奶牛人造瘤胃瘘管技术在营养研究方面的应用,现将奶牛人造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安装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绵羊瘤胃造瘘手术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反刍动物安装瘤胃瘘管,进行瘤胃瘘管手术,在科研和教学上普遍采用的科学手段。本手术是为羊安装永久性瘘管,羊瘤  相似文献   

3.
山羊人造瘤胃瘘管术改进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因科研需要,我们于2003年9月对16只青年山羊做了永久性人造瘤胃瘘管手术,术后全部山羊的瘤胃瘘管都保持良好,术后健康状况正常。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反刍动物消化代谢、微生态环境、生理生化等指标,永久性瘤胃试验瘘管是常选用的试验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等实践中,试验采用新的手术方法对4头锦江黄牛进行了永久性人造瘤胃试验瘘管安置手术.结果表明:手术后,所有施术黄牛精神状态、体温及食欲等方面均表现正常.15 d后检查发现,全部施术黄牛的瘤胃壁都与腹膜、腹肌...  相似文献   

5.
瘤胃瘘在研究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口径牛瘤胃瘘管由硅胶材料制成,可进行瘤胃掏空等试验,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但相关资料所介绍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不尽相同。牛瘤胃造瘘手术主要问题是解决术后不感染、密闭性好,胃瘘可以长期保留、对牛正常瘤胃功能影响小。为实现一种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影响小、恢复快、瘘管与腹壁、皮肤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也是多种代谢性和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期。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进行综述,旨在揭示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潜在规律,以期为改善我国围产期奶牛的健康,尤其是改善围产期奶牛的瘤胃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绵羊人造瘤胃瘘管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久性瘤胃瘘是研究反刍动物消化功能试验的主要手段之一 ,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等实践中 ,但相关资料所介绍的手术方法不尽相同。因科研需要 ,笔者于 2 0 0 0年 5月份对12只 4~ 5月龄 ,体重为 35~ 40kg的绵羊做了永久性人造瘤胃瘘手术。术后全部绵羊的瘤胃瘘管都保持到 2个月以上。在手术过程中 ,笔者综合各种资料所介绍的方法 ,并针对实际操作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观察术后结果 ,对如何能使手术效果更好一些深有体会 ,现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1 手术方法所有羊只术前禁食 2 4h。麻醉采用鹿眠宝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外科教研室…  相似文献   

8.
反刍家畜消化道的“三位点”瘘管装置,包括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回肠末端瘘管,是研究反刍动物营养代谢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科研需要.笔者于2005年5月对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5只12月龄、体重35~40 kg的绵羊,实施了消化道的“三位点”永久性人造瘘管手术。手术后瘘管伤口愈合良好,瘘管都能正常使用并保持到10个月以上。1术前准备1.1术羊准备手术羊术前禁食24 h,麻醉采用速眠新2号(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制),肌肉注射,剂量为0.01 mL/kg体重,注射后5~7 min即可进入手术3级麻醉状态。1.2药械准备1.2.1手术器…  相似文献   

9.
为测定广西种植牧草的能量和蛋白质在娟姗牛瘤胃的可降解率,我们利用瘤胃尼龙袋法来进行消化试验,而通过外科手术安装永久性瘘管是该试验的关键。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娟姗牛恢复良好,顺利地进行了消化试验。现将手术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反刍兽实验性永久性瘤胃瘘管改良手术赵生才,赵艳兵,杨晓杰(吉林农业大学动科系)凡研究探索反刍兽瘤胃消化功能、内环境,微生态环境,均需在同一试验动物上,长期反复提取瘤胃内容物或人为放置其他物质,这就需要通过手术造永久性瘤胃瘘管。鉴于以往安置金属,非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