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跌倒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抽取2011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分析老年患者的跌倒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老年患者进行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发生跌倒率为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取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骨科存在的护理隐患问题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发生安全隐患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中共有38例发生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1.1%,其中由护理人员因素造成的23例(占60.5%),医生因素引起的4例(占10.5%),患者因素造成的11例(占29.0%)。结论应针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47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探讨跌倒的防范对策。方法对发生跌倒的47例住院患者使用鱼骨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跌倒的原因。结果跌倒患者中年龄≥60岁的占55.3%;原发病为心、脑、肺、肾脏疾病的占70.2%;药物因素导致跌倒的占29.7%;发生在入厕环节的占55.3%;发生跌倒的时间在夜班的占57.4%;跌倒前的高危预警上报占23.4%。结论住院患者跌倒与其年龄、原发疾病、用药及地点、时间等有关。完善防跌倒相关管理规范的建设与实施,重视薄弱时段护理人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强化患者和陪护人员防跌倒知识与技能的宣教,改善就医环境和设施,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出现护理问题的对策。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做包皮环切术的患者594例,对其中51例手术后出现护理问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出现护理问题人数占总手术人数的8.6%(51/594):其中患者缺乏消毒方面知识占29.4%(15/51),患者缺乏污染方面的相关知识占17.6%(9/51),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缺乏占23.5%(12/51),患者不知道药物相关知识占5.9%(3/51),患者不知道并发症相关知识占23.5%(12/51)。结论:患者对包皮环切术后护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护理问题发生的多少。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强化消毒、灭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利用电视录像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ICU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减少ICU血行性感染发生率。方法对ICU31例血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基础病、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诱因以及体温、血白细胞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1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培养出39株病原菌,总感染人次为37人次。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构成比分别为48.7%、43.6%。31例中为恶性肿瘤患者11例、术后患者8例、接受血液净化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4例、其他患者3例。行深静脉置管术31人次(占83.8%),气管插管24人次(占64.9%),机械通气23人次(占62.2%);体温38.5℃及以上者30人次(占81.1%),血白细胞≥12.0×109/L者18人次(48.6%)。结论 ICU血行感染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相当,病原菌来源存在环境因素及宿主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ICU血行感染便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州省2009年伤人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情况,采集伤人犬脑组织标本26份,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对脑组织标本进行初筛,阳性和疑似阳性标本再用RT-nested PCR法检测.结果表明,DFA法检测狂犬病抗原有11份呈阳性、1份疑似阳性,阳性率为42.3%(11/26);再经RT-nested PCR法验证,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400名临床一线护士,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院护士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208人,占总人数52%,其中轻度112人(占28%),中度80人(占20%),重度16人(占4%)。工作能力平均分为(41.5±5.9)分,其中工作能力为优108人(占27%),良112人(占28%),中160人(占40%),差20人(占5%)。不同工作能力的护士职业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感衰竭、消极怠慢与工作能力总分及其各个因子呈负相关(P<0.01),而个人成就感与工作能力总分及其各个因子(除生理状态外)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工作能力,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倦怠问题,减轻护士工作压力,调节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8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有16例(57.1%)为T0早期癌,12例(42.9%)为微小癌。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DR)显示:肿块结节影12例(42.9%),钙化影11例(39.3%),腺体局部致密影5例(17.8%);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单独应用DR或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24/28)、75.0%(21/28),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率为92.9%(26/28)。结论重视早期癌的体征,提高认识,应用联合检诊方法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技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6例老年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施行妇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中,切口Ⅰ期愈合54例(占96.4%),脂肪液化致切口愈合不良1例(占1.8%),切口感染1例(占1.8%);同期非糖尿病老年妇科手术239例,切口Ⅰ期愈合234例(占97.9%),切口愈合不良3例(占1.3%),切口感染2例(占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5d,术后无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并发症。结论保持围手术期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控制感染、合理营养支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妇科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乳腺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期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6例Ⅰ类切口乳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填写相关表格,对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乳腺手术患者预防用药40例,使用率为27.4%;选用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3例,选药合理率为57.5%(23/40);单用1种抗菌药物占77.5%(31/40),二联用药占22.5%(9/40);用药时机合理率为65.0%(26/40),用药时间合理率为12.5%(5/40)。结论我院乳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选药、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不规范,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泽菲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泽菲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泽菲联合顺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化疗4周后经B超、CT检查提示:完全缓解为0、部份缓解17例、稳定8例、进展7例,有效率53.1%。化疗期间发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者16例(占50.0%),腹泻者2例(占6.3%),血小板减少者10例(占31.3%),贫血、白细胞下降者20例(占62.5%),肝功能异常者5例(占15.6%),肾功能异常者4例(占12.5%),口腔炎3例(占9.3%),经对症治疗或处理后均恢复或好转。脱发者5例(占15.6%),其中出现Ⅲ度脱发者2例,均能坦然面对脱发反应。结论:泽菲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但也应加强临床护理,严密观察毒副反应,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甲亢患者72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12月后复查以上指标,分别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结果: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占52.78%(38/72),其中,糖耐量减低(IGT)占34.72%(25/72),空腹血糖受损(IFG)占6.94%(5/72),达糖尿病标准者占11.11%(8/72);甲亢组的餐后2h血糖(2hPG)、HbA1C及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SI、HOMA-IS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以后,糖调节受损(IGR)中86.67%(26/30)的患者的血糖及HbA1C恢复正常;前后比较其2hPG、HbA1C及HOMA-IR明显下降(P<0.05),而ISI、HOMA-IS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染色镜检、PCR检测和VITEK 鉴定系统分析,从2016—2018年浙江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的412份病死猪病料样品中共鉴定出51株猪源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25株,检出率为49.02%(25/51),非猪链球菌26株,检出率为50.98%(26/51)。猪链球菌中,1、2、7、8、9及29型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0%(1/25)、48.0%(12/25)、8.0%(2/25)、16.0%(4/25)、12.0%(3/25)和4.0%(1/25),2株未定型,占8.0%(2/25);非猪链球菌中,乳房链球菌、粪肠球菌、浅绿色气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分离到3株,分离率均为11.54%(3/26);毗邻链球菌分离率为7.69%(2/26);停乳链球菌马样亚种、血链球菌、伪豕链球菌、猪肠链球菌、盲肠肠球菌、乳酸片球菌、耳炎差异球菌各分离到1株,分离率均为3.85%(1/26);5株未确定到种,占19.23%(5/26)。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2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11 718例分娩产妇中21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出血原因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产后出血率1.8%(211/11 718);发生在产后2h内的占89.6%(189/211);发生在产后24 h内的占10.4%(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按照入院手术序列进行分组,观察组15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数据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00%(12/1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12±2.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12±2.58)d;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15),对照组为40.00%(6/1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后,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对耳鼻咽喉科症状改善的价值。方法:总结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对伴有耳鼻咽喉科症状/疾病的GERD患者768例,其中慢性咽炎422例,慢性喉炎236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36例,慢性鼻炎2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0例。给予常规治疗GERD: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早餐前40mg顿服,治疗8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10mg,每天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并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等)。同时观察GERD和耳鼻咽喉科症状/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耳鼻咽喉科症状治愈672例(慢性咽炎401例、慢性喉炎23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6例、慢性鼻炎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30例),占87.5%(672/768);好转36例,占4.7%(36/768);无效60例,占7.8%(60/768)。GERD治愈681例,占88.7%);好转30例占3.9%(30/768);无效57例,占7.4%(57/768)。结论:对伴有耳鼻咽喉科症状/疾病的GERD,只给予常规治疗GERD,就能有效的改善或治愈耳鼻咽喉科症状/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CIN患者采用LEEP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LEEP治疗的92例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不变者占52.2%(48/92);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者占33.7%(31/92),上升者占17.4%(16/92),宫颈管受累18.5%(17/92),手术切缘阳性3例,术中出血达50 mL仅4例。术后病理报告切缘CIN残留3例。随访所有患者仅有2例在术后3个月复查细胞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余均为正常。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71例,随机进行分组,定义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综合治疗的36例患者则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68.6%(24/35),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性高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调查内科住院病人359例(男201,女158)在住院期间的十九种心理问题。按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疾病分别得出以下结果:性别:女性病人比男性病人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思念家庭占53.2%;担心经济占28.5%;怕抽血占44.3%;怕打针占39.9%;怕检查占8.9%;恐惧感占23.4%;尤其思念家庭、恐惧威高出1~4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慢粒急变38例(急粒变35例,红白血病变2例,急淋变1例),男34例,女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6岁,其中20~40岁26例(68.4%)。慢粒确诊至急变时间最短26天,最长11年零7个月,三年内急变者22(57.9%)。急变后的表现有发热、贫血、骨关节痛、肝大、脾大、淋巴结大,胸骨压痛、乏力及消瘦等。化验:多数有中度以上贫血,白细胞升高及血小板降低,血象幼稚细胞多在5%以上,骨髓象幼稚细胞在20%以上。作者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