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江苏油田沙七断块低渗高温中盐储层的特点,通过室内聚合物性能评价及注入性实验,探究了该类型区块聚合物驱应用的可行性。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梳形聚合物、磺化聚合物和普通聚合物进行初选,梳形聚合物的抗温耐盐能力良好,1000mg/L聚合物清水溶液的黏度为22.4 mPa·s(25℃)、10.1 mPa·s(83℃),1000mg/L聚合物污水溶液的黏度为10.6 mPa·s(25℃)、5.7 mPa·s(83℃)。对4 种梳形聚合物(M=480×104~1550×104)进行进一步筛选,其剪切黏度保留率为89%~100% ,在83℃老化90d后的黏度保留率为88.5%~95.1%,抗剪切能力和热稳定性均较好。注入性实验表明,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1000万的梳形聚合物溶液可以注入到渗透率50×10-3μm2的人造岩心中,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溶液也有良好的流度控制能力;相对分子质量1000万的梳形聚合物溶液会堵塞渗透率小于30×10-3μm2的天然岩心,相对分子质量616 万的梳形聚合物溶液可以满足渗透率20×10-3μm2天然岩心的注入性要求。沙七储层聚合物驱宜选用相对分子质量616万的梳形聚合物HF62208。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庆油田矿场试验用聚表剂的特性,分析了聚表剂的黏度和流变性,同时研究了无机盐、表面活性剂及老化时间对聚表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Ⅲ型聚表剂的增黏性能显著,明显好于BⅢ型聚表剂和聚合物;AHI型聚表剂的流变性强,BⅢ型聚表剂的流变性较强,聚合物的流变性较弱;AⅢ型聚表剂的抗盐性能明显好于BⅢ型聚表剂和聚合物;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AⅢ型、BⅢ型聚表剂的黏度明显降低;随老化时间增加,AⅢ型聚表剂的黏度先快速增加,而后缓慢降低,BⅢ型聚表剂的黏度先快速降低,而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3.
由于油田采出水中Na~+、Ca~(2+)、Mg~(2+)、Fe~(2+)等离子及悬浮物、细菌的存在,使采用油田回注污水配制的HPAM(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交联可动凝胶性能变差,并且随污水中离子浓度增加,对凝胶性能影响越严重。为提高回注污水配制可动凝胶的性能,试验研究了降低Ca2+、Mg~(2+)、Fe~(2+)等离子对凝胶性能影响的添加剂NHCS配方。通过试验,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加入与Ca~(2+)、Mg~(2+)、Fe~(2+)离子等量反应的添加剂NHCS,同时通过对污水进行搅拌等措施,使污水配制可动凝胶的黏度达到同浓度清水配制的70%以上,有效提高了油田回注污水配制可动凝胶的交联黏度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目前仍采用水驱方式开采,水驱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潜力大,是大庆油田今后重要的接替潜力。为尽快形成三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筛选了中低分子量抗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及三元复合体系,评价了体系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及二元复合体系;800×104抗盐聚合物可比普通900×104聚合物多提高采收率5个百分点,且可节省聚合物用量60%;对于强碱三元复合体系,适合选用800×104抗盐聚合物配制,可节省聚合物用量50%以上;现有中低分子量聚合物在性能上还存在不足,需要攻关研制更适用于三类油层的新型聚合物,以提高增黏性能,改善稳定性能,同时获得更优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烷基烯丙基氯化铵的三元疏水缔合共聚物,通过改变疏水单体的种类和疏水单体含量合成了不同缔合强度的缔合聚合物。考察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疏水单体含量及种类对聚合物缔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增黏性能、抗温性能、抗盐性能等3个方面对聚合物进行了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疏水单体含量和烷基链长度对缔合效应的强弱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缔合强度增大,其增黏能力迅速增加,其抗温、抗盐能力也显著提升;在75℃或25000mg/L的盐浓度下,当疏水单体含量大于0.8%时,系列缔合聚合物的表观黏度均高于40mPa·s,并且随着缔合强度的增加其增黏、抗温、抗盐性能会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交联剂,该交联剂与主剂 HPAM溶液形成一种复合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该体系成胶时间可调,成胶黏度大,抗温可达120℃,抗盐可达250000mg/L,稳定时间长达90d以上;同时,该体系堵水率大于90%,突破压力梯度大于5.0MPa/m,可用于油田开发深部调剖或堵水。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驱油技术大面积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问题.含聚污水具有粘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的特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外排水水质的标准.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孤岛油田含聚污水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气浮去除悬浮油和大部分聚合物,然后利用生物接触氧化膜上的烃类降解菌和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组成的高效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去除乳化油和残余的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孤岛含聚污水经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含油量由300mg·L-1以上降至4mg·L-1以下,CODCr由1 700 mg·L-1以上降至100 mg·L-1以下,聚丙烯酰胺的含量由40 mg·L-1以上降到1.5 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庆油田聚表剂驱油试验区块应用的聚表荆体系,开展了主要性能评价试验和岩心驱油试验,评价了聚表剂体系乳化性能、粘度稳定性、抗盐性能;对比分析了聚合物驱和聚表剂驱的驱油效果。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聚表剂溶液的抗盐性能、增粘性能、粘度稳定性均优于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优于聚合物溶液,提高采收率值高出5%左右,注入能力高于聚合物溶液,且明显改善了有效厚度小于0.5m储层及表外储层的动用状况,增油效果明显,水驱后提高采收率20.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单体进行四元共聚,合成出新型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并对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单体加量及引发剂加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合理优化。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抗温、抗盐、抗钙、降滤、防膨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合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温、抗盐、抗钙、降滤以及防膨能力。在饱和盐水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效果尤其显著,抗温能力达到200℃以上,能够满足高温钻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高分子聚合物类油品减阻剂存在的抗剪切性能差的问题,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减阻剂进行复合,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纳米粒子(Si O2、蒙脱土、V2O5、Ca CO3、Ti O2)进行亲油改性,并分别将改性纳米粒子与自制的界面相容剂及聚α-烯烃复配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复合油品减阻剂。减阻剂试验环道测试结果表明:含有纳米Si O2和纳米蒙脱土的减阻剂抗剪切效果最佳,所制备的复合油品减阻剂不仅抗剪切性能提高了约200%,而且减阻增输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分子聚合物类油品减阻剂存在的抗剪切性能差的问题,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减阻剂进行复合,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纳米粒子(Si O2、蒙脱土、V2O5、Ca CO3、Ti O2)进行亲油改性,并分别将改性纳米粒子与自制的界面相容剂及聚α-烯烃复配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复合油品减阻剂。减阻剂试验环道测试结果表明:含有纳米Si O2和纳米蒙脱土的减阻剂抗剪切效果最佳,所制备的复合油品减阻剂不仅抗剪切性能提高了约200%,而且减阻增输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孟祖超  陈辉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00-8201,8239
[目的]研制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方法]基于魔芋葡甘聚糖和聚丙烯酰胺的协同增稠效应,制备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复合型稠化剂,以有机硼为交联剂,加入杀菌剂、抗氧化剂、黏土稳定剂等添加剂,研制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该压裂液是非牛顿流体,具有较好的耐剪切性、易破胶、低滤失、残渣少、伤害低的特点。[结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满足油田压裂液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PAM)胶状杂质的成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酰胺(PAM)配制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并给配制设备带来有腐蚀作用的发黄、发黑胶状杂质,其具有难闻的刺鼻臭味。对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试验分析,主要从溶液中的细菌和无机高子含量对聚丙烯酰胺(PAM)胶状物形成进行原因分析,以期为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从无机离子和产生细菌的含量2点观察,当制作过程中细菌和金属离子Fe^3+含量的增加,聚丙烯酰胺(PAM)的侧酰胺基降解成羧基,含有大量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酰胺(PAM)溶液就被胶连形成条状物。当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生物降解产生NH3时,硫酸盐还原茵(SRB)利用细胞膜内产生的氢将硫酸盐还原为H2S,这样就出现了含有刺鼻臭味的聚丙烯酰胺胶状杂质。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三次采油要求,通过丙烯酰胺(AM)溶液聚合制备了分子量大于1.7×107,溶解时间小于30min,过滤比小于2的速溶型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其最佳合成条件为:AM30%;过硫酸铵0.02%;三乙胺0.02%;引发温度10~15℃;EDTA-2Na 0.08%;尿素3%;甲酸钠0.2%.探讨了聚合工艺条件和聚合配方对聚合物增粘性能和溶解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种高古罗糖醛酸型海藻酸钠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古罗糖醛酸型海藻酸钠溶液(HGAG)的静态流变性质、动态流变性质和触变性.静态流变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HGAG溶液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随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且流动曲线符合Ostwald模型;酸性条件和盐的加入对其表观黏度影响很大.触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HGAG溶液体系属于触变体系,且触变性较弱.动态流变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HGAG溶液的储能模量G '和损耗模量G"均随质量分数和振荡频率增加逐渐增加;溶液在低频率区域以黏性成分为主,在高频率区域以弹性成分为主;添加Ca2+和葡萄糖酸内酯后,体系由黏性为主的溶液变成了以弹性为主的凝胶.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温油藏采用回注污水配液的可动凝胶调驱,研制了包含与聚丙烯酰胺羧钠基交联的金属离子和与酰胺基交联的复合交联剂以及适合回注污水配制的促交剂和添加剂。交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矿化度11061.3mg/L的油田回注污水配制的可动凝胶体系交朕强度高,稳定性好,72℃温度条件下恒温60d,凝胶黏度保持率70%以上。现场应用6口井,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为中温油藏采用回注污水配液的可动凝胶调驱探索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聚表剂溶液性能及矿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评价聚表剂溶液性能的基础上,对聚表剂驱矿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同浓度普通聚合物,聚表剂溶液具有更高的黏度和乳化能力,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油田矿场应用过程中聚表剂驱有着良好的注入能力,剖面调整作用强,改善了油层的动用程度,水驱后开展聚表剂驱增油降水效果非常明显,聚驱后开展聚表剂驱也可收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低渗透单一河道储层开发后期注水易沿河道中部突进,导致注水波及系数小,常规水驱调整及剩余油挖潜效果差的问题,开展了中低渗透单一河道储层聚合物驱的可行性研究。优选出适合中低渗透单一河道储层聚驱的聚合物分子量为1200×10~4~1600×10~4。优化注入参数,即聚合物驱注入质量浓度为1000mg/L,注入速度为0.06PV/a,聚合物用量为300mg/(L·PV),可以实现有效渗透率在100mD以下储层的有效注入。通过分析中低渗透单一河道储层聚驱效果的影响因素,表明当聚驱控制程度大于80%、驱替距离165m时聚驱效果较好。该研究提高了中低渗透单一河道油藏的采收率,为该类油藏后期挖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AM)合成了阳离子聚合物P(DMCAM), IR和1H NMR谱图证实了提纯产物为DMC和AM的共聚物.通过粘度法对聚合物溶液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数随聚合物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提出了外加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产生影响的模型;比浓粘度随盐中阳离子半径的增加而减小,而随阴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所合成的聚合物在酸中较稳定,在碱中很容易降解;DMC单体的加入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温性能;该聚合物的pH值在4~9范围内对膨润土模拟污水有很好的絮凝能力,并能满足目前油田中碳酸盐岩中高温油水井酸化缓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聚驱采油废水处理与回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特点,在前期用模拟水样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用常规水处理药剂和特制的两种多功能复合药剂HSA和HPB对原水水样进行试验研究.对原水浊度的去除率在95%,CODcr的去除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残余CODcr在100mg/L左右,完全能达到石化污水的排放要求.同时用HSA和HPB处理后的采出水配制HPAM溶液,粘损小于5%,并且与地层水有较好的配伍性.HSA和HPB处理后聚驱采出水替代工业清水配制聚驱液而回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