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明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依据国家出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标准,通过对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资源特点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建立了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体系,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法律保护性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结果表明,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为8大主类,24个亚类、95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同类项的100%、77.42%、61%。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红、绿、古三色资源优势明显、生态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化、生态旅游资源独特性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品牌知名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特征。结果研究说明了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及特征,为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的相关分类方式,将休闲旅游资源分为2个主类、7个亚类及20个基础类型,同时对唐山旅游景区进行调查,得出唐山市共23项休闲旅游资源,并利用AHP逐一进行定量评价,同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唐山休闲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胡晓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20-4922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金华市金东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及分类,发现该区旅游资源共有7个主类、18个亚类、38个基本类型。通过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系统对金东区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等级资源37个,普通等级资源62个。认为金东区优良级旅游资源以名人文化、古建筑、古民居类为主,特色明显,但分布比较分散,资源的保护、遗存的挖掘不够,类型比较单一。提出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打造黄大仙、艾青、施光南等名人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伟  符国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85-10288
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是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海南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自然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6个亚类和6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94.1%和85.9%;海南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35个,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有47个,占总数的14.0%,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25个,占67.2%,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48个,占14.3%,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62个,占18.5%,而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区、东部海岸和三亚市。同时通过收集、统计、整理海南省近5年来的环境质量公报资料,分析海南自然旅游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海南省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总体质量良好的调查结果,但部分被监测城市(镇)噪声污染较重,因此,尽管海南省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优良,但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调查,林芝地区现有号观645处,旅游资源可分为8个主类、29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评出旅游资源等级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五级51处,四级118处,三级238处;普通级旅游资源二级172处,一级66处。同时指出了林芝地区旅游资源的四大优势,提出了林芝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16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68个,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通过对各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为参照,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对海西州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类和调查;运用基尼系数和规模度指数两种定量方法对海西州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合海西州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依存环境,构建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设计评价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西州旅游资源丰度等级较高,总量较多,类型丰富多样;数量上赋存自然和人文两类旅游资源;普通级旅游资源占据主导地位,优良级旅游资源较少,特品级旅游资源尤为稀少,品级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2)海西州旅游资源在各行政区域内呈不均衡分布且空间分布规模差异性较大。(3)旅游资源价值差异性显著,呈现出高水平、中水平和低水平三种等级。旅游资源评价及空间特征分析对海西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疏附县境内的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实地踏勘和详查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地分类和评价,查明疏附县旅游资源单体共62处,旅游资源分布密集,优势资源较为明显,为了使疏附县旅游资源获得更高的旅游价值,提出合理科学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1-2003),对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在分别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和区域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黄冈市旅游发展概况,得出整体评价结果.并根据相关评价结果,从总体目标与动能定位、主题和形象定位、总体布局、重点工程4个方面提出黄冈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以期促进黄冈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磊 《甘肃农业》2007,(6):46-48
桂林山水名扬天下,其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不论其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极高的开发和游览价值。作者以桂林城区旅游资源为基础,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标准,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对桂林城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桂林城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为更好的保障以地质遗迹为基础的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适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评价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类,11个亚类,31个指标,并划分为四个旅游资源等级。利用该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野三坡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加上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开发潜力非常大,适宜扩大开发生态旅游、地质旅游。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野三坡地质公园开发的一些对策: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与周边景区合作开发区域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木兰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笔者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调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泸州市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整理,运用GIS技术从旅游资源的丰度、空间结构和品质等方面分析和评价了泸州市的旅游资源,其特征分析和评价结果可对该市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中国第一徒步线路"的派镇-墨脱徒步线,是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芝地区旅游市场的名片。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文中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有关规定,对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地勘察和资源统计,在明晰了驻马店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类型构成的基础上,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质性和量化系统评价,并提出涵盖开发理念、开发模式、产业形态及原生文化保护等系统开发构想,以期促进区域山地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宁县森林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229-232,236
为对建宁县森林旅游资源科学分析评价,以期对建宁县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和文献查阅研究法,对建宁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概述.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分别从旅游资源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对建宁县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大类13个亚类19个指标对建宁县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实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在对西藏林芝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实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旅游业的形势下,阿尔山市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相关规定,对阿尔山市单体及整体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20.
刘孝蓉  胡明扬  劳燕玲  姚益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03-19005,19024
对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分为2个大类、5个亚类、17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进行了定性评价,并提出了关于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旅游开发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