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库库容的测量主要是库区水下地形测量工作.随着GPS技术的迅速发展,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测量模式主要是由GPS进行平面定位和回声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匹配平面和高程数据,形成水下数字地面模型,然后根据此模型计算水位面积及对应的库容.根据实例介绍了其测量过程.  相似文献   

2.
狮子滩水库防洪调度控制指标的复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通过GPS技术对狮子滩水库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并利用所建立的水库运行调度模型,研究了该水库淤积变化对其防洪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956~2002年,虽然狮子滩水库淤积了4656m^3,但主要是淤积在多年平均库水位340.0m以下,对其在汛限水位346.5m以上的防洪调度影响不大。并且,在现有防洪调度方案和水位~库容关系情况下,水库能满足其防洪对象的防洪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GPS RTK技术与数字测深仪结合形成全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工作效率高、精度可靠的特点。根据该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其误差来源及精度控制方法。实现了水下地形的全数字化高效测量。结合深圳河水下地形测量结果,分析了深圳河泥沙淤积变化。  相似文献   

4.
GPS水下地形测量原理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GPS技术的迅速发展,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基本上定型于“GPS+计算机(含数据处理软件)+数字测深仪”的测量模式,简单阐述了这种测量模式在水下侧量中的应用以及测深仪的工作原理,讨论了测量设备的选择、仪器参数设置、数据检验和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1个工程实测,提出了采用这种测量模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GPS RT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目前已经在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海南陵水县黎安港、新村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总结了GPS RTK技术结合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经验,提供了利用GPSRTK技术与测深仪获取高精度水下地形数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机载式农田三维地形测量系统设计与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机载式农田三维地形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激光测量接收器、GPS接收机、控制器和液压系统等组成,除了可以进行地形测量外,系统还可以实现激光平地作业.其测量原理是利用测量接收器获取测量点的高程信息,利用GPS接收机获取测量点的平面位置信息,将两者在控制器中进行数据融合,从而得到测量点的三维地形信息.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机载式农田三维地形测量系统进行了不同行进速度下的试验研究,并与采用定点测量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速行驶条件下与定点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RT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阐述了RTK技术结合双频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对RTK测量中的参数转换,水下地形测量中误差如何消除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oogle Earth遥感影像获取河道水下地形数据,并通过克里金插值法生成地形数据的方法,用于无实测地形资料地区河道水动力水质模拟.采用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长江干流九江河段排污口对水质的影响,将提出的方法与九江水文局2017年1:1000实测水下地形生成的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水位最大误差由0....  相似文献   

9.
GPS和GIS在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GPS和GIS技术获取了草地产草量,地形和土壤理化性质数据,给出了产草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分析了草地产草量与地形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灰色综合关联度指出了影响产草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GPS技术发展势不可挡,其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水库的水下地图测绘工程中,GPS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获取基本的平面坐标位置,还能够获取水深和其它基本模式。在水下地形图绘测中,GPS技术具有深远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GPS-RTK技术及其在水库水下地形图测绘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垄沟比的几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原理,建立了雨水叠加利用的基本方程,同时针对几种不同的利用条件,建立了求解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垄沟比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方程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对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远程控制超低空无人飞行器起降和监视其飞行状况,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导航与控制方法。借助Multigen Creator软件,建立了飞行器的三维仿真模型,由DEM数据生成了地形场景,研究了三维模型的驱动方法。根据飞行器上装载的GPS接收机和其他传感检测设备实时传递的参数对虚拟环境下的飞行器模型及飞行场景进行驱动。同时给出反馈信号,控制飞行器按预定路线和姿态飞行,利用GIS技术,在数字地图上显示飞行轨迹。对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和飞行姿态进行实时控制,仿真试验表明,对飞行器的远程导航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超低空无人飞行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远程控制超低空无人飞行器起降和监视其飞行状况,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导航与控制方法.借助Multigen Creator软件,建立了飞行器的三维仿真模型,由DEM数据生成了地形场景,研究了三维模型的驱动方法.根据飞行器上装载的GPS接收机和其他传感检测设备实时传递的参数对虚拟环境下的飞行器模型及飞行场景进行驱动.同时给出反馈信号,控制飞行器按预定路线和姿态飞行,利用GIS技术,在数字地图上显示飞行轨迹.对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和飞行姿态进行实时控制,仿真试验表明,对飞行器的远程导航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计算模型本身的限制,风能资源地图分析与应用程序(WASP)不能准确模拟复杂地形中风的流动变化情况,用其评价复杂地形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时存在一定误差。目前,主要采用RIX方法来评估WAsP在复杂地形中的风速预测误差,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根据风速预测误差来评估风电场发电量预测误差的有效方法。文章在RIX方法的基础上,对WAsP应用于复杂地形风电场发电量预测的误差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发电量误差评估方法;根据某风电场实际发电量数据对提出的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并结合常规的水文数据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测算水库库容的有效技术方法。其原理是,首先利用实地水文统计数据,从水库水位-库容模型提取库容值,然后利用遥感影像计算出水库库面积,建立水库面积-库容模型,从而完成水库库容量的测算。该方法体现了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的定量测算中的技术优势,为区域水资源的水利规划和资源监测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SIMS/GPS的汽车运动状态组合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汽车基本坐标系并推导捷联惯性位置姿态测量基本算法,从工程易实现角度给出了中低精度SIMS和载波相位模式差分GPS在位置/速度/航向角间接反馈松散组合模式下的误差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基于改进自适应Kalman滤波器对测量模型进行了仿真,并对组建系统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分析表明,仿真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一致性好,测量模型满足实际汽车主动安全性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GPS的农田土地坡面平整系统,该系统由自主差分GPS接收设备、车载式工控机、控制转换器、液压系统、铲运装备等几部分硬件组成,以Visual C++60为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系统可对农田进行动态地势测量及坡面平整作业.首先,将GPS接收设备安置在铲运设备上,利用拖拉机牵引铲运设备对农田进行动态蛇形测量,并通过相应的校正算法对测得的GPS数据进行误差校正;然后,根据校正后的数据,对农田进行三维地形成图及坡面建模,得到农田坡面期望高程;最后,将实时接收的农田实际高程与坡面期望高程进行比较,通过控制转换器输出液压控制信号驱动铲运设备进行挖填土方的平地作业.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根据农业工作者要求对纵向长度为180 m的地块进行1/1 000纵向坡降的平地试验,结果表明,平地后标准偏差值在5 cm左右,坡低的平均相对高程约为4062 m,坡顶的平均相对高程约为4078 m,坡面高差为16 cm,其理论坡面高差为18 cm,有效改善了农田坡面地形.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农田平整作业过程中平后区域田面地形实时测量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农田精准平整过程中三维地形实时测量方法(Real-time 3D terrain measurement, Rt3DTM)。以安装有GNSS双天线和姿态传感器的支撑轮式旱地平地机为地形测量平台,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融合GNSS与加速度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建立平地铲运动学模型获得支撑轮底点的车体坐标,结合平地铲位姿信息对支撑轮底点进行世界坐标解算,并利用最邻近插值法生成地形图。静态试验表明,Rt3DTM方法能准确解算支撑轮底点坐标,平面测量均方根误差小于10 mm,高程测量均方根误差不大于20 mm。水泥路面试验结果表明,在3组不同车速下测量同一段水泥路面三维地形,与真值的高差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t3DTM测量的高程均方根误差为16.5 mm,平整度为16 mm,小于30 mm的高差分布列为95.8%,相比机载GNSS测量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准确性提高29.5%,平整度准确性提高11.1%,高差分布列准确性提高9.5%。提出的Rt3DTM方法能实时准确地获取平整作业过程中平后区域的地形信息,为无人化农田平...  相似文献   

19.
山锋  张亚  刘杰 《农业工程》2018,8(7):41-44
针对传统平面地图及导线式测量方法存在测量误差大、效率低和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GPS技术的土地移动监控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框架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方案,并针对GPS土地测量算法存在的异常点及漂移误差,进行优化设计。以TQ210 Android 开放平台ARM Coretex-M3架构和Microsoft Visual C++设计为技术支撑,完成车载终端、手持终端和上位机软件的设计,车载系统与手持终端集成了GPS接收模块、SIM900A短信模块,可实时获取和传输GPS土地测量信息;上位机软件完成了土地测量数据的视频解码播放、实时地图显示,为土地测量目标的实时定位、自动化、精准性监测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S3C2410 ARM微处理器和GPS技术的渠系布局采集器的实现方法。其核心思想为通过GPS模块采集渠系布局经纬度信息,由ARM微处理器经串行口与GPS模块通信以获取渠系布局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实时保存。该渠系布局采集器具有GPS定位系统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以及自动测量的优点,实现了对复杂渠系位置的准确定位。经测试表明,该采集器运行可靠,满足渠系布局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