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两系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 38的选育成功 ,克服了杂交制种用工多、成本高、保纯难等问题 ,为加快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棉所 38增产幅度大 ,制种技术简单 ,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 1 999- 2 0 0 3年的试验 ,集成了“中棉所 38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应用该规程的示范田连年单产皮棉 2 2 5 0 kg·hm-2 以上。现将该技术规程报道如下 ,供各地示范推广参考。1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春播棉田。2群体与产量结构2 .1群体结构。大小行种植 ,大行宽 1 1 0 cm,小行宽60 cm,平均行距 85 c…  相似文献   

2.
加强棉花不育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杂交种推广现状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杂种优势 ,选育杂交种周期短、应变能力强 ,容易集优良性状于一体 ,亲本数量少且容易保纯等。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已在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印度等主产棉国广泛应用。我国 1 990年杂交棉仅1 .47万公顷 ,占当时全国棉田面积 0 .3% ;1 999年杂交棉已发展到 37.93万公顷 ,占全国棉田的1 0 .3% ,其中仅湖南省就 1 3.6万公顷 ,以人工制种利用二代为主 ,面积占该省棉田的 91 % ,基本实现棉花品种杂交化。近几年来 ,抗虫杂交棉尤其是“中棉”系列品种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中棉所39发…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 ,抗虫杂交棉以其抗虫、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深受棉农喜爱 ,但因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田间保纯措施繁杂等因素限制了杂交制种规模的扩大。几年来 F1杂交种供不应求 ,无法满足棉农的需求。为此 ,1 999年本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雄性核不育系杂交棉中棉所 38进行试种和试制种 ,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 2 0 0 0年本厂对中棉所 38进行较大面积(1 3.33公顷 )制种 ,喜获丰收。平均每公顷产子棉360 0 kg,产种子 1 950 kg以上。通过对中棉所 38进一步扩大试种表明 ,中棉所 38具有对棉铃虫抗性强、结铃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福乐定 (安徽省庆丰化工总厂研制 ) ;施丰乐 (四川施丰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研制 ) ;天丰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制 )三种叶面肥在新疆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1 999年在新疆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农科站棉田进行了试验。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有机质 1 .0 2 5% ,全氮 0 .0 63% ,速效氮 50 .44mg·kg-1,速效磷 1 5.9mg·kg-1,速效钾 1 70 .2 mg·kg-1,供试棉花品种为 89— 7。试验共设 4个处理 :A.每公顷施丰乐 90 g(分别于棉花 3叶期、6叶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施 1 5、1 5、30、30 g) ;B.每公顷福乐定 675g(分别于棉花 3叶期、6叶期…  相似文献   

5.
戴路  徐占伟  李景国 《中国棉花》2001,28(10):39-40
为了探索高密度栽培在中早熟棉区的增产潜力 ,2 0 0 0年在阿瓦提县丰收三场八连进行了高密度高产试验 ,并与常规密度 (膜宽 1 .4m,一膜 4行 )相对照 ,观察研究两种密度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 ,探索总结棉花高密度栽培实现高产的技术途径。1供试棉田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0 .5 3% ,全氮 0 .0 30 % ,速效氮 2 3.4mg·kg-1,速效磷 30 .9mg·kg-1,速效钾 1 0 3.9mg·kg-1。基肥 666.7m2施油渣 2 0 0 kg,棉花专用肥 40 kg,尿素 2 0 kg ,硫酸钾 5 kg,分别于头水前和二水前 667m2 追施尿素 5、1 0 kg。选择土地条件均匀 ,相邻的两条田各 2公顷…  相似文献   

6.
陕西麦田土壤肥力与施肥现状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陕西省麦田土壤肥力和施肥状况,对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0个县186 415个土壤数据和1 580个"3414"肥料试验数据以及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麦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4.3g·kg-1、69.0 mg·kg-1、18.5 mg·kg-1和148.4mg·kg-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分别提高了33.6%、40.8%、176.1%和6.8%。在2000年后,陕西省小麦氮肥(纯氮)、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投入量分别为183.0、109.5和21.0kg·hm-2,分别比20世纪80年代提高了69.4%、160.7%和1 300%。全省麦田土壤氮、磷素盈余12.0和51.0kg·hm-2,钾素亏缺115.5kg·hm-2。虽然陕西土壤含钾丰富,但为了延缓土壤钾素亏缺和进一步提高磷含量(麦田的磷含量保持在25~35mg·kg-1较合适),建议今后小麦生产中适当减少氮肥投入,增加磷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7.
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在湖北宜城示范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在当地的特征、特性 ,1 999年襄樊市、宜城市棉办引进了中棉所2 9抗虫杂交棉品种进行示范试种 ,试验、示范在宜城市璞河镇 4个村麦套棉田进行。营养钵育苗 ,4月1 0日播种 ,5月 1日移栽 ,每公顷密度为 3.0万~3.3万株 ,移栽前每公顷施磷肥 750 kg、碳铵 750 kg,有机饼肥 750 kg,钾肥 1 1 2 .5kg。1 生育特点及丰产性示范结果表明 ,该品种杂交优势强 ,品质优良 ,色泽好 ,衣分高 ,抗虫抗病 ,产量高。据田间调查 ,该品种 5月 30日现蕾 ,比其它品种提前 5~ 7天 ,脱落减少 1 5%左右 ,单株三桃合计 38.2个 ,比中棉所…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棉区高产、高效、优质的要求 ,对棉区1 2 0多个定位监测点进行取土化验 ,取土 1 2 7个 ,化验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五个项目 ,分析 635项次 ,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1土壤养分含量状况2 0 0 3年土壤监测结果表明 (表 1 ) ,全市土壤养分含量与 2 0 0 1年、2 0 0 2年相比基本处于持平状态。有机质含量 1 5 .0‰ ,比 2 0 0 2年下降 8% ;全氮含量0 .96‰ ,与 2 0 0 2年基本持平 ;速效磷含量 2 2 .7mg· kg-1,与 2 0 0 1年相比有所提高 ,与 2 0 0 2年相比基本持平 ;速效钾含量 1 1 1 mg· kg-1,三年变化较…  相似文献   

9.
本技术适合以晋棉38为代表的春棉品种和以鲁棉研28号为代表的麦套棉品种,皮棉产量目标每公顷为1200~1500kg,霜前花率80%以上。适应于山东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抗虫棉春直播或春套。1备播1.1棉田选择。最好安排在土层深厚、地质肥沃、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透气性良好的棉田种植。要求土壤0~20cm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全氮0.06%以上,碱解氮80mg.kg-1以上,速效磷20mg.kg-1以上,速效钾120mg.kg-1以上,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做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1.2整地。棉田耕地分为秋冬耕和春耕两种。一般棉田以秋冬耕的效果较好,耕翻深度以30cm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熬合高效活性液肥肥力宝在啤酒大麦上的施用技术和应用效果 ,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我们于 2 0 0 0~ 2 0 0 2年进行了肥力宝在啤酒大麦上不同施用时期试验和专题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啤麦于 1 1月 3号播种 ,总施氮量为2 4 7 5kg/hm2 。肥力宝在啤麦上不同施用时期试验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阜宁县沟墩镇条岗村进行。供试品种为港啤 1号 ,土壤为粘土 ,土壤肥力中等 ,有机质含量为 1 5% ,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 83 5mg/kg、7 3mg/kg、71 3mg/kg。1 2 试验方法1 2 1 不同施用时期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  相似文献   

11.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 15 号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 1 5号(原代号 H951 3)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 ,是以高产优质抗病的陆地棉选系为母本 ,转 Bt基因抗虫棉选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杂交种 1 997~ 1 998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区试 ,表现突出 ,1 999年进行生产试验 ,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1 72 0 .5和1 642 .5kg·hm-2 ,较对照中棉所2 9增产 1 2 .5%和 9.5%。该品种1 999年已获得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1 特征特性。鲁棉研 1 5号中熟偏早 ,株型中等 ,呈塔型 ,果枝略上冲 ,出苗好 ,前期发育搭架快 ,长势旺而稳健 ,开花结铃集中 ,中下…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Bt棉种植现状与表现1 .1 品种。 1 995年本植棉区引种了中棉所 2 9试验、示范。 1 996~ 1 999年在射阳县棉花原种场开展了转 Bt基因棉的品比试验和常规治虫与少治虫的试验。具体品种有转 Bt基因棉苏抗 6号、转 Bt基因棉泗棉 3号、中棉所 3 0、R— 6 8、省抗 1 0 3、省抗 1 0 1、省抗 3 0 1、盐抗 1 2 0 5、盐抗 1 2 1 1、中棉所 2 9、中抗杂2号、山东 951 3、黄杂 1号、黄杂 2号、惠抗 2号、新棉 3 3 B等 1 0多个品种 ,其中以中棉所 2 9为代表的抗虫杂交棉的应用速度最快、面积最大。1 .2 分布与面积。起初本地区的抗虫杂交棉主要…  相似文献   

13.
盐城市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新围垦面积不断增加 ,种植业以棉花为主 ,全市约有 2 .5万公顷。多数由种田大户承包种植 ,每户承包面积 6~ 1 2公顷 ,一年一熟 ,直播为主 ,产量不高 ,效益较差 ,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重 ,含盐量 0 .1 5 %~ 0 .4% ,高的盐碱斑地段 1 %以上。土壤质地砂性 ,肥力差 ,有机质含量低 ,仅 0 .62 %~ 1 .1 1 % ,全氮含量 0 .0 4 5 %~0 .0 91 % ,速效磷 4.4~ 4.6mg·kg-1,速效钾含量较高为 35 3~ 382 mg·kg-1,本植棉区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1 4.2℃ ,降雨量 1 1 0 0 mm左右 ,春季气温回升慢、不稳定 ,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 47(原代号中抗杂 7号 )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提供抗虫双价 (Bt Cp TI)基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两家共同完成的杂交种 ,为国家“863”重大科研成果。中棉所 47于2 0 0 1年参加国家区试 ,由于表现十分突出 ,2 0 0 2年进入生产试验 ,2 0 0 3年完成区试 ,2 0 0 4年 3月获得国家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 ,同年 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与单价基因抗虫棉相比 ,该杂交种具有延缓棉铃虫和红铃虫产生抗性的特点。近两年该杂交种在长江流域安徽、江苏、湖北…  相似文献   

15.
豫棉 2 2系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 1 993年以郑 35×豫职 860 2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 ,2 0 0 0年1 0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便于推广应用 ,现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多年多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试分析该品种的适种地区 ,为这些地区及时准确地选用品种提供参考。1特征特性1 .1突出的丰产性1 997~ 1 999年河南省春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豫棉 2 2每公顷皮棉分别达 1 50 6、 1 2 31和1 41 8kg,比对照中棉所 1 2、中棉所 1 9增产 9.2 %、1 7.6%和 1 2 .9% ,均居第 1位。在 1 999年黄河流域春棉区域试验中 ,豫棉 2 2…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 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一种新型的转 Bt基因抗虫杂交棉 ,1 999年 5月通过全国品审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双隐性不育系 ,不需人工去雄 ,可直接授粉制种 ,与人工去雄制种相比可降低制种成本 50 %。 2 0 0 0年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表现特别突出 ,它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 ,科技含量高。是目前长江、黄河两大棉区推广种植最理想的品种。1种植表现1 .1 苗势好。中棉所 38子指大 ,出苗快而整齐 ,比一般常规品种提前 2~ 3天 ,子叶肥大 ,平展 ,叶色油绿 ,该品种对苗病和角斑病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 35引入莎车后 ,1 997、 1 998年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和高倍繁殖 ,1 99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三年种植面积为 370 0公顷 ,2 0 0 0年 2万公顷 ,占全县棉花面积 50 % ,喀什地区 3.4万公顷 ,占全区棉花面积 2 0 %。1 搞好试验、示范1 997年自治区种子站安排了棉花抗病区试引种 ,通过观察中棉所 35产量性状较优 ,每公顷皮棉 1 575kg,比对照新陆中 3号增产 2 8.6% ,生育期比新陆中 3号早熟 3~ 5天。 1 998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中棉所 35参加了自治区主持西北内陆棉区试 ,公顷皮棉 1 755kg;喀什地区抗病区试公顷皮棉 1 995.4kg;莎车县抗病区试…  相似文献   

18.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19.
标杂 A2 是利用叶型和腺体含量明显不同的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 ,是一个有超常优势的亚鸡脚叶棉花杂交种。在 2 0 0 2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中 ,公顷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4437kg、1 770 kg和 1 62 7.5 kg,在试验中均居第一位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38增产 1 8.9%、2 6.5 %和 32 .3%。在 2 0 0 3年河南省杂交棉生产试验中 ,比对照豫杂35分别增产 4.9%、0 .8%和 4.2 %。标杂 A2 利用个体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营养枝的生长优势 ,实行宽行稀植 ,密度由常规棉的公顷 5 .2 5万株降为 1 .80万~ 2 .2 5万株 ,行距由原来的 90~ 1 0 0 cm改为1…  相似文献   

20.
高产棉田,增加棉花密度、采用农膜覆盖及增施氮、磷、钾化肥等重要技术措施中,密度及农膜增产作用最大;增施磷钾化肥的作用明显大于增施氮肥。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于1993~1994年在安阳进行,供试土壤为壤质潮土和褐土,养分含量基本一致,有机质为11.5g/kg,全氮为0.76g/kg,速效磷(P2O5)含量23mg/kg,速效钾(K2O)含量138mg/kg。棉花系一熟直播,品种为中棉所19,实施化调。试验因子为氮、磷、钾、密度及农膜覆盖,采用五因子二水平正交设计部分实施,即L16(215),因子水平见表1,小区面积67m2,二次重复。磷钾肥全部做基肥;氮肥总量的60%做基肥,40%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