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2005~2007年图书外借量为依据,展现了图书利用的层次性和类型特征的基本趋势,并以2004~2006年的藏书情况为参考,从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就优化藏书资源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读者阅读倾向与藏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的阅读倾向决定着图书馆藏书结构的构成,它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要素。以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为研究对象.对2004~2008年中文图书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的角度找出藏书结构存在的不足,为图书采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图书流通数据分析与读者阅读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者的阅读倾向决定着图书馆藏书结构的构成,它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要素。以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为研究对象,对2006~2007年中文图书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的角度找出藏书结构存在的不足,为图书采购工作提供定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献老化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馆藏纸质资源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22大类目(含TP类)中文藏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馆藏流通统计的方法,通过曲线回归分析法,按照贝尔纳(J.D Bernal)文献老化负指数模型分别对各大类目的老化模型进行拟合检验,求得半衰期,以半衰期为测度老化指标,对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2012年—2015年各大类目中文藏书各年的半衰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悉各大类目藏书的半衰期特点及其老化规律,并分析出新书编目延迟、图书数字化、图书采购质量不高、藏书结构不合理是影响中文藏书老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定期剔旧藏书,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完善藏书体系等对策以解决中文藏书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家农业图书馆西文图书的学科结构和读者对这些图书的利用情况,确定了藏书特色厦读者利用西文图书的特点。以指导今后西文图书的藏书建设。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在2010~2012年期间馆藏纸本图书的利用情况,分析了近3年来影响图书利用率的因素,并提出优化藏书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组织藏书和揭示藏书的一种手段,其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分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献利用率。以实例的形式对其加以分析,探讨了图书分类工作,提高分类质量,确保图书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图书采购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藏书结构是图书馆藏书质量的重要标志。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摸清馆藏图书的家底,了解读者借阅的需要,掌握出版发行的动态,做到用而必藏,藏为所用。  相似文献   

9.
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倾向为研究对象,对2007~2009年各类纸质图书外借情况及利用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从读者需求角度和图书利用情况发现藏书结构的不合理,对采访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6所高校图书馆的2005~2009年国内农学类文献进行测定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评价。结合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的客观环境及内部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图书馆农学类藏书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农业类高校图书馆有效中文图书采选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为古籍知识关联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内容挖掘与知识关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古籍资源开发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调研,梳理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知识关联的研究,探讨古籍知识关联的关键环节,通过古籍知识关联应用举例分析古籍知识关联的壁垒。[结果/结论]数字人文视角下,从文献单元层次的组织深入到知识单元层次的组织,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等,可实现古籍知识关联。古籍知识关联起点是文献组织,基础是古籍数据,本质是知识组织。古籍知识关联可进行方志与家谱挖掘、钤印知识网络发现、特定时期与地域学者研究脉络与交往分析等,但在实施中仍面临知识元处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集成平台少等壁垒。  相似文献   

12.
免费中文网络工具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上众多的免费中文工具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常用的免费中文网络工具书:百科全书、机构名录、年鉴等一一进行介绍,并对免费中文网络工具书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直以来重视对我国农书的研究。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齐民要术》《耕织图》、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上,其中对《齐民要术》较为关注。日本的中国农书研究拥有稳定的研究团体,呈现出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展、重视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等特征。理清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状态,可以为我国学者开展农书研究提供他者视域的基础信息,也能为我国农村发展研究及乡村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跨文化思考及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这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笔者对比分析了两巨型数字古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与《汉籍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内容、界面设计、检索功能、输入结果等,指出两数据库各自的特点以及差异,试图为用户高效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对2004~2006年的读者结构和相对应的专业图书、专业参考书以及课外读物的采藏比例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中文图书馆藏结构基本能够满足各专业不同读者的需求。今后应在强化农业馆藏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借阅率的变化适当调整各类图书的采藏比重,并有目的的向新办学科专业倾斜。  相似文献   

16.
邱志诚 《农业考古》2022,(1):239-247
《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两部当代农学目录学著作,堪称研究传统农书的架海金梁,是为学者入门、研究必备的案头书。但两书或囿于时代条件限制,或因书成众手,误收的情况在所难免。通过研究考辨,可知两书误收宋代农书29种,兹为揭橥以提高其著录宋代农书部分的准确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作实践,针对港台版中文图书著录信息源选取及检索点规范著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题名、责任说明及丛书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港台版中文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古代农业文献校勘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40-17741
结合古代五大综合型农书概况,将传统考据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对我国古代农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校勘,为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农业图书馆为例。对2002-2004年中西文重点学科图书和2004-2005、10的现刊利用进行分学科统计,调查显示:在2002-2004年间,中文图书利用率最高的为食品加工类文献,利用率为55.3%,西文为生物学文献,利用率为8.1%:从中西文重点学科图书借阅重的时间分布上看,图书借阅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3-4月和9-12月;另外本文还对农业各类文献的利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文图书利用率最高的是农业综合类图书(S),达到了25%,西文为盲牧兽医(S8),达到22%。现刊统计发现。中西文利用频次最高的都是生物学文献,中文2004年阅读频次为18次/册,2005年9.5次/册;西文2004年阅读频次为4.1次/册,2005年3.2次/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所著英文图书与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编目之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所著英文专著与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由于在其外观上极为相似,致使一些图书馆在处理此两种图书时并不加以区分,文章就两类图书在著录上易混淆之处分析了两者在著录方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