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 要:【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研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95%乙醇对半夏干粉进行索式提取,以叶片浸渍法和浸虫法测定了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在触杀试验中,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h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1.44%。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68 mg/ml(24h)和39.16 mg/ml (48h) ;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7.26 mg/ml(24h)和21.32 mg/ml (48h)。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胃毒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也明显。饲喂72 h时,浓度为100 mg/ml处理的小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高达69.41%;在处理48 h,浓度为100 mg/ml的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为64.43%。【结论】半夏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段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345-345
利用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SCEE)对榆白长翅卷蛾5龄幼虫和麦二叉蚜进行触杀作用测定。结果表明,SCEE对榆白长翅卷蛾5龄幼虫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当浓度为20mg/ml、10mg/ml、6.67mg/ml、5mg/ml、4mg/ml时,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8.2%,95.4%、83.18%。SCEE对麦二叉蚜的触杀活性较差,最高浓度20mg/ml时,其校正死亡率仅为22.54%。  相似文献   

3.
伏毛铁棒锤生物总碱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研究目的]从伏毛铁棒锤中提取杀虫活性成分,研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方法]对伏毛铁棒锤95%乙醇提取物进行脱脂、萃取及酸提取碱沉淀法获得生物总碱,以小叶碟添加法和浸虫浸叶法测定其对粘虫和枸杞蚜虫的生物活性。[结果]伏毛铁棒锤生物总碱对3龄粘虫具有较好的拒食和胃毒作用,拒食中浓AFC50分别为1.039mg.mL-1(24h)和0.573mg.mL-1,饲喂72h时,浓度为10.0mg.mL-1处理的粘虫校正死亡率达96.6%,对3龄粘虫的致死中浓LC50为1.939mg.mL-1,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浓度为10.0mg.mL-1处理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7.2%(24h)和96.5%(48h),致死中浓LC50分别为2.243mg.mL-1和1.406 mg.mL-1。[结论]伏毛铁棒锤生物总碱对粘虫和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亚油酸甲酯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生物活性。亚油酸甲酯具有较强的触杀、产卵抑制和驱避作用,浓度为5 mg/ml时,对朱砂叶螨的雌成螨和卵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2.82%和78.54%,LC50分别为1.4434mg/ml和2.0283mg/ml;对雌成螨24h后的产卵抑制率和驱避率分别达到78.46%和95.61%。本试验为亚油酸甲酯作为杀螨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种植物提取物对橘小实蝇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胡椒(Piper nigrum),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莲(Nelumbo nucifera),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6种植物提取物,并测定提取物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触杀和胃毒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胡椒、菖蒲、石菖蒲提取物均对橘小实蝇成虫有很好的触杀作用,103.95 μg/cm2的浓度处理2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6.67%、96.67%。进一步测定这3种植物提取物对橘小实蝇的触杀毒力,表明胡椒提取物对橘小实蝇的毒力最高,LC50的值为0.25 mg/mL。黄檗、盐肤木提取物触杀效果中等,莲未表现出触杀活性。胃毒活性测定试验中,胡椒提取物的效果最好,1.50 mg/mL浓度处理96 h后,其校正死亡率为84.44%,菖蒲和石菖蒲提取物的试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3.33%、26.67%。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4种溶剂提取寿星桃品种“寿粉”叶片中的活性物质,通过触杀和内吸实验,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触杀试验中,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以2000 mg/L乙醇提取物对桃蚜虫处理,18h后蚜虫死亡率达到68%;在内吸实验中,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用2500mg/L浓度处理时,死亡率在6~18h内变化不大,均为60%~65%;24h后死亡率达到80%,30h,36h后死亡率分别为83.7%,85%。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测定,狼毒根在氯仿、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三种萃取物中,氯仿的萃取物对麦二叉蚜的触杀活性最高,为77.95%,其50mg/ml的浓度触杀活性最高,校正死亡率为95.00%。氯仿萃取物对甘蓝蚜的拒食活性最好,校正拒食率达到了87.85%。在氯仿萃取物的四个浓度中,(50mg/ml)的拒食活性最高,达到了91.84%,25mg/ml和16.67mg/ml的拒食率分别为87.04%和87.71%,12.5mg/ml的拒食活性仍然达到了84.82%。  相似文献   

8.
黄花蒿杀螨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油醚(30 ̄60℃)、石油醚(60 ̄90℃)、乙醇、丙酮和水等5种溶剂对采自6月份的黄花蒿的根、茎、叶分别进行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然后用柱层析进行分离检查,并进一步用分离得到的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黄花蒿根、茎、叶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普遍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叶的丙酮提取物杀螨活性最高,在48h内(5mg/ml)的杀螨校正死亡率达到98.95%。在分离的13个大的组分中,第11和12组分活性较高,48h,5mg/ml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30%,和99.29%。用这两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毒力回归分析,得到它们的LC50分别为0.3683、0.1586mg/ml。  相似文献   

9.
正为筛选高效的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文理学院科研人员合作,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泽漆、牛至、车前草、龙葵和铁苋等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mg/ml时,铁苋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效果在24小时和48小时均极显著于其他4种植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63%和85.21%。根据初筛结  相似文献   

10.
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取艾蒿(Artemisia argyi)乙醇粗提物并设定5个不同的浓度,观察其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尺蠖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活性和一定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 h后,触杀和胃毒活性中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66.14%、78.16%;此浓度下,12 h和24 h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56.77%和46.01%;24 h和48 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83%和68.32%。数据显示:艾蒿乙醇粗提物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符合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之急需。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4种溶剂提取寿星桃品种“寿粉”叶片中的活性物质.通过触杀和内吸实验,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桃蚜(Myzuspersicae)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触杀试验中,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以2000mg/L乙醇提取物对桃蚜虫处理,18h后蚜虫死亡率达到68%;在内吸实验中,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用2500mg/L浓度处理时,死亡率在6-18h内变化不大,均为60%-65%;24h后死亡率达到80%,30h,36h后死亡率分别为83.7%,8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针对甜瓜种子中携带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建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根据CMV和ZY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筛选出2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建立适用于快速检测CMV和ZYMV的RT-LAMP检测方法。对优化后的2种LAMP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2种LAMP检测方法分别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CMV和ZYMV,检测灵敏度较常规RT-PCR分别高出10倍和100倍,并且可通过肉眼观察直接对反应结果进行判定。该方法的建立为基层及现场快速检测甜瓜种子的带毒情况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温度及烟草CMV病株对烟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9℃、22℃、25℃、28℃和31℃恒温条件下,CMV烟草病株和健康烟草与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健康烟株(对照)和病株(处理)叶碟饲养条件下,烟蚜的成虫寿命和世代历期都显著缩短,繁殖力减弱。19℃时烟蚜的成虫寿命和世代历期最长,31℃时烟蚜最短。CMV烟草病株对烟蚜存活率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烟草病株造成烟蚜成活率降低。烟蚜取食CMV烟草病株时,19℃烟蚜的繁殖力最强为36.9头,31℃最弱为2.17头。净增殖率R0在22℃时最大,在31℃时最小。周限增长率λ和内禀增长率rm在28℃和31℃时最大,在22℃时最小。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在22℃时最大,在31℃时最小。研究结果说明,烟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和感染CMV的烟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裂褶菌蛋为研究对象,用硫酸铵沉淀其蛋白,制成蛋白粗提液,研究其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和体外钝化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蛋白浓度达到100μg/mL时,诱导烟草抗TMV的效果较好,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74.11%±3.7%,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的枯斑抑制率为70.05%±1.25%,表明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的作用;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辣椒病病毒(CMV)具有很好控制作用,用100μg/mL的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处理辣椒植株后,其对CMV的平均防效为66.4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和鉴定山东地区葫芦科蔬菜上病毒病种类,从山东诸地11个蔬菜种植区采集了867个葫芦科蔬菜疑似感病样品。利用黄瓜花叶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南瓜花叶病毒、甜瓜黄斑病毒、瓜类褪绿黄化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及甜瓜坏死斑点病毒等特异性引物对疑似感病样品分别进行RT-PCR检测,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4.8%,10.4%,20.0%,41.7%,27.0%,7.8%,2.6%,1.7%,0,0.9%。表明除PNRSV外,其他9种病毒在山东各地均有发生,且CMV和TMV发病率较高,2种或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也很普遍。同时为明确山东地区CM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状况,选取11个地区有代表性的CMV阳性样品,测定其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和RNA3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侵染山东地区葫芦科蔬菜的CMV分离物均属于IB亚组,与韩国分离物As(AF013291)相似性最高,未发现其他株系。  相似文献   

16.
分别比较了水菖蒲根茎5种不同溶剂和4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德国小蠊3龄若虫和雄成虫的杀虫活性。先考察了水菖蒲根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5种有机溶剂冷浸提取物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甲醇浸提物对德国小蠊具有更好的杀虫活性。在浓度22 mg/ml处理120 h后,德国小蠊3龄若虫、雄成虫死亡率分别达到96.67%和100%。后研究了冷浸法、索式提取法、超声波萃取、超临界CO2萃取4种方法得到的水菖蒲提取对德国小蠊的触杀活性。浓度10 mg/ml超临界CO2萃取物处理24 h后,德国小蠊3龄若虫、雄成虫死亡率分别为96.25%和78.7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德国小蠊具有更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检测、检疫马铃薯Y病毒(PVY)株系,和全面掌握侵染中国大田马铃薯的PVY株系情况,总结了PVY株系的分类方法,分析了中国大田马铃薯感染的PVY株系谱。认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血清型划分法、基因组重组与否划分法、PTNRD效应划分法、过敏反应互作基因划分法,以及Singh等提出的株系群划分法都无法对PVY株系予以完全合理的划分。提出有必要鉴定PVY基因组中决定马铃薯病理效应的基序并通过对基序测序来鉴定PVY株系,通过对株系间基因组差异区段的短序列测序来鉴定PVY株系是目前最接近基序测序分类法的思路。指出感染中国大田马铃薯的PVY目前有PVYO、PVYN、PVYNTN、PVYN:O、PVYN-Wi和PVYNW这6种株系,隶属于2个株系群PVYO和PVYN,其中PVYN株系和PVYN株系群病样占绝大多数,以非重组株系为主,但重组株系已占一定比例,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1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室内测定了1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成虫的产卵忌避活性和3龄若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乙醇提取物的产卵忌避作用最好,24h的产卵忌避率可达99.16%;肉豆蔻乙醇提取物次之,24h的产卵忌避率为83.40%;紫芥乙醇提取物第三,24h的产卵忌避率为71.90%。在13种植物中,花椒,石菖蒲,胡芦巴,水菖蒲和肉豆蔻5种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若虫的触杀作用明显。在83.70μg/cm2的剂量处理下,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LD50值分别为37.95μg/cm2、41.84μg/cm2、43.71μg/cm2、46.33μg/cm2和61.48μg/cm2。  相似文献   

19.
RNA沉默是迄今最为有效的抗病毒策略,利用该策略不但能获得免疫转基因植株,且所得植株不易与其他病毒基因重组或异源包壳、生物安全性较高。将本实验室已构建的携带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部分移动蛋白基因(ΔMP)和黄瓜花叶病毒(CMV)部分复制酶基因(ΔRep)反向重复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MP-Rep(i/r),用农杆菌浸润法转化普通烟草品种K326,共得196株转化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发现128株为阳性转基因株;PCR-Southern和RT-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并在转录水平上得到表达;ELISA结果显示20.3%的转基因植株对CMV和TMV复合侵染表现免疫性。本结果为利用RNA沉默技术进行植物抗多种病毒育种提供重要数据,为防治其他多种病毒复合侵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