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中草药怀牛膝的2个品种核桃纹和风筝棵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怀牛膝种子萌发、幼根生长以及K、Ca、Fe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浓度NaCl对怀牛膝种子发芽率和根长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NaCl处理的怀牛膝种子发芽率极低,且根生长缓慢,没有形成侧根。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发现风筝棵和核桃纹中均含有K、Ca、Fe元素,核桃纹中K、Ca的含量高于风筝棵中的,而风筝棵中的Fe含量明显高于核桃纹中的。62.5 mmol/L NaCl处理使怀牛膝中K、Ca、Fe元素含量都降低。但是,NaCl胁迫对核桃纹品种的影响大于对风筝棵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怀牛膝2个品种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发芽率、幼根生长以及K、Ca、Fe等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品种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采样,观察不同品种牛膝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主根根长、根粗、根干重、产量以及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牛膝根长表现为风筝棵>白牛膝>蒙古牛膝>核桃纹,根粗表现为白牛膝>风筝棵>核桃纹>蒙古牛膝,经济产量表现为风筝棵>核桃纹>白牛膝>蒙古牛膝,齐墩果酸含量表现为风筝棵>蒙古牛膝>核桃纹>白牛膝,由上可知,风筝棵的品质较优。不同品种牛膝根的干物质积累呈S形,最快积累时期是9-10月。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易裂果和抗裂果在裂果关键期枣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特点,探讨裂果机制,以易裂果品种和抗裂果品种的4年生嫁接枣植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在着色期和脆熟期果肉、果皮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抗裂果品种在着色期果皮、果肉中Ca、Fe元素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脆熟期果皮及果肉中Ca元素含量、果皮中Fe元素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果肉中K元素含量则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着色期,大多数品种果肉中K、Ca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皮,而对于Mn、Cu元素则是果皮中含量较高;在脆熟期,4个品种果皮中Ca、Mn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肉。从着色期到脆熟期,4个枣果品种果皮、果肉中K元素,果皮中Ca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或显著增加,除团枣外,其他3个品种果肉中Ca元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在关键时期关键部位关键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矿质元素失衡是造成枣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K、Mn、Cu元素含量在枣果皮、果肉中表现一致,Ca、Fe元素则表现不一致;从着色期到脆熟期,果皮中K、Ca元素积累速度比果肉快。  相似文献   

4.
核桃叶片钾、钙、镁含量及光合速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隔年核桃、汾阳绵核桃为试材,对其生长期叶片中K、Ca、Mg 3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品种叶片内各元素代谢有不同的变化规律,K含量随着叶龄增大而降低;Ca、Mg含量随着叶龄增大而增加;光合速率的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第2次峰值低于第1次.但新疆隔年核桃光合速率高于汾阳绵核桃.相关分析表明,K、Ca、Mg 3种矿质元素和光合速率多为正相关性,在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皖东黄牛腰大肌、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肉中Ca、Fe、Zn、K和Mg五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P的含量,探讨皖东黄牛不同部位肌肉中部分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皖东黄牛股二头肌组织中Fe、Zn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腰大肌和背最长肌(P0.01),K的含量显著高于腰大肌(P0.05);背最长肌中Mg的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腰大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Ca、P含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皖东黄牛不同部位肌肉中的Fe、Zn、K、Mg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到一种对农产品中矿质元素进行快速鉴定的物理方法,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法对产自山西省太谷县的3个品种红枣果实中的矿质元素Ca、Fe、N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枣果肉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品种中Fe元素的含量要明显高于Ca和Na元素的含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的检测手段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矿质营养元素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灰胸竹鸡的开发利用及其专用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野生灰胸竹鸡为材料,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Ca、Fe、Zn、Cu、Mn等矿质元素在其胸肌、腿肌、骨骼和羽毛中的分布情况,并对雌雄个体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灰胸竹鸡各部位Ca、Fe含量最高,Cu、Zn次之,Mn含量最低。雌雄个体不同部位、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除Zn外,雌性胸肌中其他元素的含量高于雄性,雄性腿肌中Ca、Fe含量、骨骼中Ca、Cu、Mn含量、羽毛中Cu、Mn含量均高于雌性,雌性羽毛中Ca、Fe、Zn含量高于雄性。不同部位同一元素的含量有明显差异,骨骼中Ca含量最高,腿肌中各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胸肌。[结论]灰胸竹鸡体内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8.
梨资源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取30个梨品种(系)的叶片和果实,分析不同梨品种及其种间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梨不同品种间叶片及果实中Ca,K,Mg,Mn,Fe和Zn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种梨叶片中K含量显著高于西洋梨;叶片中Ca与Mn,K与Mg呈显著正相关,Ca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K与Ca,K与Mn呈显著正相关,Mg与Ca,K,Mn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Zn与果实中Ca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Ca与果实中Fe,叶片中Zn与果实中Fe呈极显著正相关。30个梨品种(系)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选出了矿质元素含量高的品种,探明了叶片与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关系,为杂交亲本选配和杂交苗的早期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圈养秦岭大熊猫两种主食竹中元素含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人工圈养秦岭大熊猫的2种主食竹种——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和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ris)中Fe,Cu,Zn,Mn,Ca,K,Mg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淡竹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别,2年生淡竹的元素含量较1年生有所增加;无论是淡竹还是箬竹,叶和笋中除Cu元素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枝和秆中,箬竹中Mn含量较淡竹明显增高,为淡竹的31.2倍,其余6种元素含量在两竹种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同一种植管理水平条件下,对湖北茶树主要栽培品种中N、P、K、Ca、Mg、Fe、Mn、Zn8种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鄂茶1号中N、P、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槠叶齐中K、Fe含量最高,乌牛早中Ca含量最高,鄂茶1号和福鼎大白茶中Mg含量相同且为最高,福鼎大白茶中Mn含量最高;Fe、Mn、Zn这3种元素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分析表明,N与P、Ca、Zn元素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N与Mn、P与Zn、Ca与Fe、Fe与Zn元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怀牛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怀牛膝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怀牛膝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设计了7月15,20,25,30日和8月4日5个播期,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用高效液相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怀牛膝中齐墩果酸和多糖含量。[结果]收获时,各播期的生物产量为:7月25日>7月15日>7月30日>7月20日>8月4日;多糖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但单株的含量却有所不同,以8月25日播期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最高,7月15日播期中的多糖含量最高。[结论]对于以主用齐墩果酸的牛膝而言7月25日播种较为合适;主用多糖的则以7月15日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非洲紫罗兰红色、白色和蓝色叶片与花瓣中Na、Mg、K、Ca、Fe和Cu六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实验回收率为98.36%~103.13%,相关系数为0.9929至O.9997。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花色品种中,Ca与Fe在叶片中的含量多于花瓣;而Cu则相反,在叶片中的含量低于花瓣;Na在白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了白皮日升、穗选1号、穗优2号、夏选1号和穗黄5个品种番木瓜果实中Ca、Mg、Fe、Zn、Mn和Cu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番木瓜果实中所测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各品种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一致,均为Mg>Ca>Fe>Zn>Cu>Mn,且Mg、Ca的含量远远高于Fe、Zn、Cu、Mn;同一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分析讨论了不同品种番木瓜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怀牛膝风筝棵品种在武陟、郑州和北京三地,相同土壤,相同管理规程下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和脱皮甾酮的含量。结果:武陟种植怀牛膝中齐墩果酸和脱皮甾酮的含量均较高于郑州和北京两地,但三地种植怀牛膝根部齐墩果酸含量和脱皮甾酮含量差异都不显著。结论:不同产地,相同土壤与相同管理规程下怀牛膝药材中齐墩果酸含量和脱皮甾酮含量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叶分析与土壤分析技术,测定辽宁丹东、庄河地区多个越橘果园中4个高丛越橘品种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初步确定叶分析标准值适宜范围,为指导科学施肥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越橘园内同一品种叶片常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小,微量元素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有差异;经改良后土壤中N、K、P和Fe元素含量明显提高,Ca元素含量明显降低,Mg、Cu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pH降低;高丛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标准值适宜范围为:N 1.62%~2.22%,K 0.25%~0.53%,Ca 0.40%~0.90%,Mg 0.12%~0.24%,P 0.09%~0.16%,Zn 14.08~41.00 mg·kg-1,Cu 9.95~16.18 mg·kg-1,Fe 94.49~155.80 mg·kg-1,Mn 89.35~358.70 mg·kg-1.  相似文献   

16.
以陇黑麦838(黑粒)、平凉44号、农大3753(黑粒)、农大5181、陇鉴108和陇育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部分矿质元素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除含有大量C、O外,皮层富含K、Ca、Fe,其次是Na、Mg、Cl和Cu。糊粉层富含K、Mg和Fe,其次是Si、Cl、Ca和Mn。胚乳层O含量最高,Cl、K、Ca和Fe次之,并含少量Na、Mg、和Se等元素。胚中Mg、Cl、K、Ca和Fe含量较高,Na、Mn、Cu和Se次之。黑粒小麦陇黑麦838和农大3753籽粒Ca、Fe、Zn和Se元素的相对含量高于普通小麦。总体来看,所有品种(系)糊粉层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皮层和胚次之,胚乳最低。不同类型品种(系)籽粒各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黑粒小麦矿质价值高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常规灰化法、非完全消化法分别对花生粕及其蛋白进行预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铁、钙、钾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铁、钙含量接近,而非完全消化法测得的钾含量稍高;非完全消化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略高于传统灰化法。由此可知,不同预处理方法虽对结果无明显的影响,但从耗时、精密度、回收率等综合考虑,非完全消化法更具优势,可用于测定多种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测定6个不同品种椰子凋落叶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椰子凋落叶的叶柄中C、N、P、K、Na、Ca、Mg、Mn、Zn营养元素之间差异显著,其中Fe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小叶中,C、N、P、K、Na、Ca、Mg、Fe、Mn、Zn营养元素之间差异显著,其中Cu含量差异不显著。同时,小叶中的C、N、Fe、Mn、Zn含量高于叶柄,而叶柄中的P、K、Na、Ca、Mg含量高于小叶。  相似文献   

19.
新高梨雄性不育与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雄性不育的新高梨和可育的丰水为试材,研究花粉母细胞期以及花蕾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以探讨新高梨雄性败育与花蕾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时期,新高梨花蕾中Fe、Zn和Cu含量显著地低于丰水,Ca却显著地高,Mn、Mg和K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这些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与其后发生的花粉败育有关;从四分体时期开始到二核花粉期,新高和丰水梨在花蕾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前者Fe、Zn、Cu、Mg和Ca含量均低于后者的含量,大部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Mn含量在单核花粉期后显著地高于丰水,K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