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在南中国海上,分布着我国的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四个美丽的群岛。与我国沿海众多的海岛相比,它们有其独特之处:它们一般以群岛的形式出现,形成奇特的礁脉,构成海洋奇观;地势低矮,一般只有几米高,多则几十米,岛上树丛茂密,海鸟飞翔,生机勃勃。下面是对它们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有名特鱼类约39多种,它们既是珍稀物种,也是发展渔业的宝贵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它们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齐鲁渔业》2011,(5):56-56
在海洋动物世界里,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学家们连续发现某些从未见过的海洋怪兽,通过世界海洋动物分类学上的查对,谁也分不清它们究竟是属于哪一科哪一目。国际哺乳类学会和国际古生物学会,共同对这些罕见的海洋怪兽进行过追踪考察多年,都证实了它们存在的事实。但由于它们的生态地位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故难于归类,为此均暂时把它们统称“海洋中间兽”。现特举两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座头鲸     
座头鲸以往在世界各大洋里,不时可见到重达30吨到40吨、身长约45的座头鲸。它们唱着歌、翻着筋斗,靠它们巨大的鳍优美地跃出水面,又轻松地滑进大海。它们除了能作灵巧的竞技表演之外,又是鲸类中最善歌唱者。它们通过喷水孔发出的曲调,犹似一位女歌手唱的情歌。...  相似文献   

5.
海洋贝类体液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明  侯敢  黄迪南  李江滨 《水产科学》2006,25(8):428-430
近几年,随着人们将海洋贝类作为食物的兴趣日益浓厚,科学家们对贝类及其防御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它们在生态、社会、经济、营养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致病微生物的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双壳贝类由于其滤食习性,使它们体内蓄积了大量细菌,成为人类致病菌的积极携带者。因此,研究贝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德富 《淡水渔业》1979,(12):15-19
鱼已捕获,数量不少。对于这一批渔获物,我们希望了解它们的种类组成,年龄组成以及各种类各龄鱼的规格、产量和尾数等等,以便为确定它们的商品价值和研究该水域合理的渔业利用提供科学的资料。由于数量多,全部统计分析无法办到。因此,我们将采用取样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鳐类和银鲛类嗅觉器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庆闻  殷名称 《水产学报》1981,5(3):209-228
本文对鳐类和银鲛类嗅觉器官进行了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比较研究,并对它们的外形、眼球径、习性等作了比较观察;共解剖标本50余尾,计42种,分隶于25属17科5目2亚纲。它们的嗅觉器官非常发达,属“嗅觉鱼类”,其形态构造与分类和生态有密切关系,本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今养殖水面中,山塘、水库占了一部分面积,其中灌溉、发电型水库山塘义占了一定面积,它们水质清新、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吃食性鱼类养殖。但是它们水位往往偏高,塘底的地形复杂,有些又不能放水拉网捕鱼,造成许多不便。为解决实际养殖遇到的捕鱼难题,  相似文献   

9.
海胆的秘密     
王琦 《海鲜世界》2004,(2):15-17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命的存在方式是千姿百态的,许多动物依靠它们奇特的外部形态和巧妙生存技能在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象海胆。它们的全身布满棘刺,有些种类的棘刺还有剧毒,这和扇贝不同。扇贝依靠坚固的外壳和外界隔绝这种全天候的保护伞是它们最有力的防御措施,在这种强大的防御城墙面前,许多动物望而兴叹。但不管怎么说,打不开贝壳最坏的  相似文献   

10.
小露 《海鲜世界》2007,(6):50-55
有“水中之花”美称的水母,外表飘逸美丽、温文尔雅,在宁静的海水中优雅而轻盈地跳着“两步舞”,然而不能被它们柔弱美丽的外表所蒙蔽,因为它们是不折不扣的“海洋杀手”。  相似文献   

11.
镉、丙体六六六是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它们的毒性大、残效期长、易累积,给生物体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弄清淡水中镉、丙体六六六在尼罗罗非鱼体内的积累分布、排泄及转移规律和由此产生的生物效应,对于控制它们对水体污染、修订渔业水质标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一些渔船建造材料资料,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同时阐述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1990,(4):41-41
稻田晒田有两个目的,一是使禾苗粗壮、根系发达,另一是控制无效分蘖。稻田养鱼后可以不晒田,其原因是:养鱼稻田因鱼不停的摄食活动,特别是草鱼和杂食性的罗非鱼和鲤鱼等,它们吃了杂草,减少稻田肥料的消耗。它们的粪便排在稻田里,增加了肥料。鱼类的游动,  相似文献   

14.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弱或完全没有运动能力,只能随水流移动。浮游生物一般都很小,多数种类必须借助显微镜或解剖镜才能看清楚它们的身体构造。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判定水体质量和水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新近在美国三藩市河口和附近水域发现大量中华绒螯蟹。这可能是有人故意放到河口去的,目的是增加蟹类资源建立蟹类水产业,有人则认为是船只排出压舱水时无意引入的。中华绒螯蟹是中国沿海各河口的一个水产品种,现在在三藩市湾、萨克利门托———圣琼奎三角洲和所有流向此河口的干、支流里都有了它们的身影,其分布和种群数量正日益扩大。这一品种在北美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在北欧它们被认为是一大害。上世纪初偶尔引入德美,在20年代到30年代,繁殖扩散到所有欧洲河道和河口。它们入侵易北河、奥德河和莱茵河以及中欧的运河…  相似文献   

16.
许清勇 《水产科学》1987,6(2):39-42
目前,垂直探鱼仪其发射机采用的功率放大器均属A、B、C类三种功放形式,尤其用B类功放为多,就它们的技术参数及工作性能等而言,一般能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目的。但它们有个突出的共同点是放大效率较低,从其中效率较高的C类功放看,其实际效率为7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HACCP的七个基本原理中,原理一就是“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要想做好危害分析,食品加工者必须获得潜在危害的有关知识,弄清楚危害的概念。在HACCP中,“危害”指的是食物中可能引起疾病或伤害的情况或污染。这些危害主要分三大类即:生物的危害、化学的危害和物理的危害。而在食品中发现的令人厌恶的昆虫、毛发、脏物或腐败等,因为它们经常不是直接的与产品的安全有关,除非这些条件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否则,它们不在HACCP计划的控制范围之内。但这不等于说这种现象是可以容忍的,它们将由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沿海,自北纬20&;#176;-40&;#176;之间广阔绵延的海岸带上,蕴藏着千万种鱼类及水生动植物。它们在漫长而艰苦的生存竞争中,各自寻找着适宜的生活环境,终于各得其所,沿着它们祖辈的遗迹,在一定的温度、盐度和食物等条件下生存下来,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9.
钟呜 《科学养鱼》1986,(6):29-29
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学者现正在对几种鲸鱼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即使让这些鲸鱼大剂量地服用化学致癌素,它们仍然不得肿瘤。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些学者认为,鲸鱼体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正是这种维生素保护它们不生癌病。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有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性低聚糖两大类。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都属于普通低聚糖,它们可以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甘露低聚糖、低聚木糖、果寡糖和大豆低聚糖等,它们不能被人或其他单胃动物直接利用,但可以促进动物后段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特别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