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是遵义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 ,由于品种退化 ,产量徘徊不前 ,为探索适应本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 ,丰产性好 ,抗逆性强 ,生育期适中的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 ,推进全市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进行了优质油菜品种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及来源品种     供种单位遵油一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遵油二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油研九号   贵州省油科所杂选一号   贵州省种子站油研七号 (ck) 贵州省油科所1.2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以油研七号为对照 ,设 5…  相似文献   

2.
双低优质油菜在印江已推广多年 ,累计推广面积有 2万hm2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以前推广的品种多为常规品种 ,如推广面积较大的有中油 119、中双四号等 ,由于种植年限和品种本身的特性等原因 ,其产量均没有杂交油菜高。为了进一步发挥印江优质油菜的生产优势 ,在省油科所的安排下 ,特进行本试验 ,以培养接班品种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油研七号、油研九号、油 157。后两品种为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出的黄籽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2 试验设计和方法选择三农户肥力均匀一致的田块 3块 ,每块面积 6 6 …  相似文献   

3.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口县2004年开始引进推广,2005年推广面积达到0.146万hm2,平均单产108.6kg/667m2,比油研7号增产19.3%.实践表明黔油18号具有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株叶形态高大,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角果多,千粒重大,不易早苔早花和出油率高等优势.为进一步搞好黔油18号的示范推广,促进江口县优质油菜生产的发展,根据近年高产栽培经验,结合黔油18号品种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特点,制定了江口县单产200kg/667m2的早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2006,25(11):90-92
中油6303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256,3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60.75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224.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 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遵义县的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3.1~ 3 .4万hm2 ,总产 5 .6~ 6 .0万t。 90年代以来 ,全县相续主推秦油二号、杂 5 9、油研五号、油研七号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同时推广“油菜下田”的稻油两熟耕制和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 ,单产提高较快 ,1994~ 1996年 ,全县油菜平均单产 12 6 .7kg/6 6 7m2 ,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商品油料基地县之一。为了加快全县油菜高产优质高效地发展 ,克服我县大部分耕作土壤常因缺硼 (近 70 %的面积有效硼含量低于 0 .5mg/kg) ,甘蓝型杂交油菜易发生“主花序萎缩”和“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 ,199…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是否能持续发展 ,主要是看陆地农业生态系统是否呈良性循环 ,而在这一循环圈中 ,土壤肥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及产品质量的高低 ,因此 ,如何改良培肥土壤和合理施用肥料 ,逐步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道路 ,已成为持续农业的关键 ,现就本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土肥问题谈一点看法 :1 自然现状1.1 社会现状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 ,处东径 10 4°18′2 0″~ 10 5°4 2′5 0″,北伟 2 5°19′4 4″~ 2 6°5 5′2 3″。辖区南北长 177.2 1km ,东西宽14 2km ,全市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4个特区县区 …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植年限过长 ,我县原油菜主推品种秦油二号品种特性退化严重 ,严重影响了我县油菜单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优质油菜的发展 ,秦油二号将被新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所取代。为加快我县优质油菜的发展步伐 ,搞好我县油菜栽培品种换代更新 ,结合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实施 ,我县于 1997~ 1998年度进行了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同田对比栽培试验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油研七号、秦油二号1.2 参试单位及试验地点 试验设计 5个试点 :县农技站试点 :何坝乡塘堡村二组 ,海拔 74 0m ;何坝乡农技…  相似文献   

8.
《种子》1992,(5)
1992年6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油研2号,黔油双低1号、油研3号、贵油7号,蜀杂1号、秦油2号共6个油菜新品种,现将部份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种密度对油研七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我县油菜种植的适宜密度 ,完善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以指导全县油菜生产 ,提高油菜种植水平 ,于 1998~ 1999年度开展了油研七号不同栽培密度与产量关系的试验 ,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种子来源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油研七号。1.2 试验地基本情况本试验置于马场镇平寨村王会权的 86 7m2 (1.3亩 )责任田里进行 ,前茬作物水稻。试验地区平均海拔 980m ,平均气温 14 .3℃。土壤肥力中等。1.3 试验设置方法本试验设置植 50 0 0 ,6 0 0 0 ,70 0 0 ,80 0 0株 /6 6 7m2 4个不同密度 4次重复的小区试验 ,…  相似文献   

10.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连续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在2002-2003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7.13%.  相似文献   

11.
20011年选用了5个优质油菜新品种与多年种植的当家品种(油研十号)作对比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油研817产量最高,为186.8kg/667m2居第1位;居第2位的是油科1号,产量为164.4kg/667m2;居第3位的是黔油28,产量为162.2kg/667m2;居第4位的是臻油8,产量为153.3kg/667m2;居第5位的是对照油研十号,产量为136.6kg/667m2;最低是华龙油一号,产量为132.6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6,25(8):94-95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kg/667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甙 )是油菜的发展方向 ,也是我省“九五”农业十大工程之一。油研 8号油菜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育成的集优质丰产于一身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 品种特性1.1 生育期适中。油研 8号种植前茬是中粳水稻 ,于9月 19日播种 ,11月 3日移栽 ,抽薹期 2月 2 1日 ,初花期 3月 14日 ,盛花期 3月 2 0日 ,终花期 4月 15日 ,成熟期 5月 2 5日 ,全生育期 2 4 6 d,与本地种植的秦油2号、汇油 50基本一致 ,利于茬口安排。1.2 增产潜力大。 1997年至 1998年度南通市种子公司组织油菜品比试验 ,参试的 4个点 (…  相似文献   

14.
杂选一号和油研七号是金沙县的主要油菜品种。杂选一号 2 0 0 1年度种植面积为 1733hm2 ,平均单产 14 9.6 3kg/6 6 7m2 ;油研七号 ,1999年面积最大达 6 4 87hm2 ,2 0 0 1年为5 734hm2 ,平均单产 14 5 .95kg/ 6 6 7m2 。如认真分析杂选一号与油研七号两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差异 ,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1 材料及方法  调查材料从两品种分别连片种植的 12个乡镇获得。于成熟期在两品种相邻地段作大样本抽样 ,抽样时兼顾样本田块预计产量高、中、低差异的代表性。样本数量 ,杂选一号2 9株 ,油研七号 5 2株 ,调查分析两品种的根颈粗、分枝部位…  相似文献   

15.
1选择合适品种 为确保后茬适时让茬,在品种选择上油菜可选用早熟杂交油菜如蓉油4号、蓉油6号、油研7号、油研8号、华杂4号等品种,西瓜品种宜选用早中熟品种,如京欣1号、抗病京欣、郑杂5号、郑杂7号、丰乐5号等,棉花宜选用抗棉铃虫品种,保铃棉32B、中抗29、保铃棉1560BG等.  相似文献   

16.
为挖掘优质杂交油菜增产潜力 ,探索超高模式化栽培技术路子。根据“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技术实施领导小组的安排 ,我县特实施了优质杂交油菜单产超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应用 ,以指导我县及全省同类地区的油菜丰产栽培。1 材料和方法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由遵义县种子公司提供 )。试验地点安排在遵义县三岔镇柏香村台村民组金付强农户责任田 ,田名“土地房” ,面积 10 0 0 .5m2 ,前作水稻 ,肥力中上等 ,常年水稻产量 6 50kg/ 6 6 7m2左右 ,当地海拔 90…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湄潭县经济的主要农产品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湄潭县的农业特色 ,全县年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 ,约占全县稻田面积的 80 %~ 90 % ,年产量达 2 0 0 0多万kg。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菜生产 ,拓宽销路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997~ 1998年我县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进行试验 ,比较筛选出在我县自然地理条件和耕制度下适应性广、抗性强、高产优质的油菜品种 ,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 油研 7号、油研 8号、双五、双一(即遵油一号 )、蜀杂 6号、油黄 116 2、油 157和油2 71等 8个品种。1.2 试验方法 …  相似文献   

18.
“杂选一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育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是 14 6 .93kg/6 6 7m2 ,14 8.6kg/ 6 6 7m2 ,分别比对照油研七号 ,增产8% ,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155.2kg/ 6 6 7m2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贵州省 6个地州市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 133.33hm2 ,平均单产 16 5.8~2 0 3kg/ 6 6 7m2 ,比同田油研七号增产 2 .4 %~ 8.4 % ;1998~…  相似文献   

19.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20.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原代号为黔杂ZW99004)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和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系ZW004杂交选育而成。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