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除草专用肥防治油菜菜田要草效果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制出的“除草专用肥”的防治效果、产量效应等作了分析,指出“油菜专用肥”防铲在95%以上,一次使用,即可控制整个油菜生长季的杂草生长;而且由于兼顾到油菜生长肥料要求,可促进油菜增产,一般比不除草增产达34.17%,比施用常规除草剂增产9.37%。  相似文献   

2.
<正>移栽油菜化学除草是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其除草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比人工除草效果要提高20%以上,且因除草不像人工除草那样要松动土壤,油菜根茎牢固,倒伏率要比人工除草下降30%左右,因此深受农民欢迎,现将移栽油菜  相似文献   

3.
<正>移栽油菜化学除草是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其除草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比人工除草效果要提高20%以上,且因除草不像人工除草那样要松动土壤,油菜根茎牢固,倒伏率要比人工除草下降30%左右。因此深受农民欢迎,现将移栽油菜田化除技术介绍如下:移栽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稻茬移栽油菜主要杂草有繁缕、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舌草、碎米荠、硬草、泥胡菜、  相似文献   

4.
稻草还田对直播油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油菜绿色增产模式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稻草粉碎还田复种方法对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粉碎覆盖还田免耕直播方法具有保墒、提高出苗率和抑制草害的作用,油菜平均产量2 100kg/hm2,比对照稻草焚烧种植油菜增产15%以上;生产效益1 300元/hm2,提高了1 068元/hm2,。而稻草粉碎翻压还田直播油菜比对照减产30%,极显著,主要因为干稻草入土浅,全量还田后在土壤中影响出苗和根系生长,导致缺苗减产。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豫油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油2号是用系谱法从“(7818×Marnoo)F_2×QVa”的杂种后代中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等特性.在河南省三年区试、两年生产示范和国家黄淮区域试验中,比双低油菜品种豫油1号(ck_1)增产15.6%,比高芥酸、高硫甙油菜品种南阳41(ck_2)增产3.8%,比低芥酸油菜品种秦油3号增产23.2%.该品种含芥酸0.244%、硫甙16.57μmol/g,含油量39.48%,达到了国际优质油菜标准.较抗(耐)病毒病和菌核病.  相似文献   

6.
化学除草剂防除直播油菜田杂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除草剂防除直播油菜田杂草的效果,以臻油89为材料,进行17. 5%精喹·草除灵和金油草双拳除草剂不同施用量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均能防除直播油菜田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金油草双拳比17. 5%精喹·草除灵的除草效果较好。金油草双拳150mL/667m2的除草效果最好,药后60d总株防效89. 6%,总鲜重防效92. 17%,防效达显著水平。除草剂除草比人工中耕除草减少除草费用75元/667m2;且调查未发现2种除草剂对油菜的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7.
《种子》2020,(8)
德孝油919(参试编号先油650)系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外引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组配的杂交油菜组合,属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生育期区试平均为210.1 d,株高215.07 cm,单株有效角果数373.17个,每角粒数16.33粒,千粒重3.58 g。芥酸含量为0.25%,硫苷含量31.93 μmol·g~(-1),含油量43.08%。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第1生长周期产量185.98 kg·(667 m~2)~(-1),比组平均增产1.51%,比对照南油12增产9.03%;第2生长周期产量183.97 kg·(667 m~2)~(-1),比组平均增产2.05%,比对照南油12增产13.07%。德孝油919两年平均产量为184.98 kg·(667 m~2)~(-1),比对照南油12平均增产11.00%,比两年组平均产量增产1.8%;产油量两年平均为79.69 kg·(667 m~2)~(-1),比对照南油12增产23.09%,比组平均产油量增产4.24%。  相似文献   

8.
施用控释氮肥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对油菜的肥料效应,通过池栽试验,选取洞庭湖区3 种主要土壤在连续4 年“稻—稻—冬闲”后将冬闲改种油菜施用旱作控释氮肥,研究控释氮肥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生长性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潮泥及河沙泥2 种土壤中施用控释氮肥促进了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可获得较高油菜产量,比施等N量尿素处理分别增产12.2%和9.8%,70%控释氮肥效果明显降低。施用控释氮肥后河沙泥土壤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比油菜试验前分别增加25.0%和3.2%,紫潮泥碱解氮含量提高13.5%,并均高于尿素和70%控释氮肥2 个处理。而红黄泥施用控释氮肥对油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均不及等N量尿素处理,70%控释氮肥处理的效应则更小。施用控释氮肥对紫潮泥及河沙泥的油菜生产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及土壤氮素肥力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筛选出适宜遵义市耕作水平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或组合,为遵义市的油菜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研10号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223.3kg/667m2,比对照增产50kg,增产28.85%,7913A×6798产量次之,为194.44kg/667 m2比对照增产21.11kg,增产12.18%.  相似文献   

10.
<正>油菜田化学除草,是目前大力推广的油菜简化节本栽培的实用技术。经试验示范表明,油菜化学除草效果达90%以上;而且因化除不像人工除草要松动土壤,油菜根茎牢固,倒伏率较人工除草下降30%左右,每亩可增收20~30公斤油菜籽。但油菜田化除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在使用时既要考虑除草剂本身的特性,又要  相似文献   

11.
黄云根  余虹 《科学种养》2010,(12):16-17
<正>我县油菜直播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近年来,我们通过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趋利避害,培育壮苗,亩产比采用油菜直播技术增产15%~20%,亩收入增加百元以上。现将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油菜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和对后季作物的产量影响,客观评价秸秆还田的综合效益,2016年在习水县开展油菜秸秆还田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改善产量构成因子,增加有效穗,穗大粒多粒重,促进水稻增产;油菜秸秆还田比CK增产14.29%,新增纯收益135.5元/667m~2;油菜秸秆还田+腐熟剂比CK增产21.16%,新增纯收益213.8元/667m~2;油菜秸秆还田+腐熟剂比油菜秸秆还田增产6.02%,新增纯收益78.3元/667m~2,秸秆还田+腐熟剂增产效果最明显。稻田施用油菜秸秆,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加全氮、有效磷,促进钾的释放,降低土壤pH、容重,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有效筛选并推荐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好的免耕山地油菜化学除草技术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三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9种化除处理进行杂草防效、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免耕山地油菜杂草涉及3纲12目11科25属26种,其中以胜红蓟、辣子草、尼泊尔蓼和马唐4种居多,分别占杂草总数的43.80%、34.04%、10.40%和4.41%;(2)不同化学除草处理油菜主要农艺因子与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关联度最大;(3)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防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药后30天防效在80%以上的有3个处理,其杂草防效分别为89.8%、89.6%和85.6%;(4)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油菜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产量居前2位的2个处理与对照清水、丙酯草醚、精奎禾灵、禾耐斯4个处理之间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两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2.25%和50.04%;(5)草甘膦+禾耐斯、草甘膦+禾耐斯+丙酯草醚+精奎禾灵2个处理在4个试点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均为很好,但前者比后者节省成本1065.0元/hm2。【结论】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油菜采用分段化学除草方法,即油菜播种前10-15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4.5kg/hm2+油菜播后芽前用90%禾耐斯EC600ml/hm2对水600kg均匀喷施墒面和沟。  相似文献   

14.
油菜壮秧剂对培育油菜壮秧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效果。苗床基施剂型A 基肥、B 基肥、C 基肥、D 基肥的油菜秧苗矮壮,绿叶多,叶色浓绿,干物质积累多,产量均比ck增产,其中剂型A 基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22.7%,投入产出比为1:16.7。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1988年起,在安远县欣山镇水背村新屋背塅设置连片定位三年的油菜—双杂(油菜—杂交早稻—杂交晚稻)三熟耕作制栽培试验。在定位的50.2亩示范田中,1990年双季杂交稻亩产1028公斤,比示范前(1987年)增产12.6%,每年平均增产4.2%。利用冬闲田种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113公斤。由于油菜—双杂三熟制,以增施有机肥为  相似文献   

16.
王永生 《中国种业》2013,(11):60-60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冠油杂812(原区试代号:H812)是不育系9511A为父本、恢复系3219R为母本,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育成的中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2010-2011 年在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冠油杂812在2a 12点(次)中,相比对照有9个点增产,3点减产, 增产幅度1.93%~10.11%。2a 12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506.25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0.08%。其中2010年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082.65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8.18%。2011年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919.70/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2.08%。籽粒含油率45.66%、芥酸0.1%、硫苷7.28moL/g,芥酸和硫甙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海拔 2500 m 以下有灌溉条件的春油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晋油1号”冬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我省当地农家品种“汾阳油菜”中系选育成的一个优良品种。经我所1980——1983年3年品比试验,比对照“上党油菜”增产18.9%,1979——1983年经我省25个点(次)区域试验,4年平均亩产275.9斤,比对照“上党油菜”增产11.2%,1983年在平遥、孝义县的9个点生产示范33亩,平均比当地油菜增产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油菜生产长期存在育苗中的“高脚苗”和越冬“冻害死苗”问题,严重地限制着油菜单产的提高。为此,我们从1987年起应用多效唑调控油菜生长发育,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多效唑对培育油菜壮苗的效应1.调控株型,促进生理活性增强据试验观察油菜三叶期喷多效唑,3~5天叶色变为浓绿,幼苗生长由半直立变为匍匐状态,随后逐渐变成株形  相似文献   

19.
缓释肥料在苦瓜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混合(非包膜)型缓释肥料在苦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释肥比专用肥有一定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效果,肥效基本达到或超过常规分次施肥。缓释肥2号的增产效果明显,比专用肥处理增产14.9%~18.0%,比常规分次施肥增产6.9%~8.0%;其苦瓜Vc、粗蛋白含量比专用肥分别提高18.4%和34.9%,而对水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也比专用肥提高33.8%~62.0%。比常规分次施肥处理增加14.3%~23.1%。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缓释肥2号的肥效明显,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三系不育系盐1A、保持系Y 1B、恢复系TR 598,经"三系"配套育成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其籽粒含油量47.82%,芥酸含量1.13%、饼粕硫甙总含量18.21μmol/g。在2010—2011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77.1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8.01%;产油量1 271.2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3.15%;在2011—2012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791.0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7.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油量为1 257.3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9.27%。在2012—2013年度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733.9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5.23%,产油量1 307.4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4.07%。适宜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制种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