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多种类型的乳房炎。而在通辽地区,从2004年初至2007年秋,共对45,734头产奶期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的检测,共检出乳房炎病牛37,430头,感染率为81.84%,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牛奶的品质.乳房炎病牛乳汁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或经治疗后产生的大量抗生素残留,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的损失就达20亿美元;在芬兰、挪威、瑞典,因患乳房炎而被淘汰的奶牛分别占35%、19%、和22%;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以青、链霉素为对照药,乳房灌注给药,在奶牛场试用3年,"乳源康"治疗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1 638头次,2 203个乳区,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6.7%,平均疗程4.5 d.青、链霉素对照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276头次,359个乳区,治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77.4%,平均疗程12 d;用"乳源康"治疗隐性乳房炎4 031例,用药1次~2次临床治愈率为100%;通过对56个患病乳区"乳源康"用药前后的细菌削减状况的检查,细菌转阴率为71.74%.因此,用"乳源康"治疗奶牛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分类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市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2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奶牛乳房炎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2.1急性型乳房炎特征是乳房红、…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发病的相关性,分别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及郑州市五地区的20个奶牛小区、4个奶牛养殖牧场的415头临床型乳房炎的病牛采血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的检测,并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呈现较高的感染率(72.53%...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发生乳房炎的奶牛3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头,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3组病牛的疗效。[结果]A组病牛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B组为80.00%,C组为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C组病牛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牛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试验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对大连某奶牛场22头乳房炎病牛进行治疗,治愈20头,有效1头,无效1头,治愈率90.9%,有效率达到95.5%,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4~2019.2我站收治的46头患有乳房炎病牛,23头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I组),另23头在抗菌药物基础上联合地肤通乳散治疗(Ⅱ组),比较两组病牛的临床疗效。结果: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I组的69.57%,差异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奶牛乳房炎,在常规西药施治基础上,联合地肤通乳散治疗,能进一步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奶牛业的大难题,而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因素。目前世界上有奶牛2.2亿多头,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20%~75%,有的地方高达80%以上。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所对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地区22个城市的32个奶牛场,共计10 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调查显示,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3.41%。并对其中5个地区20个牛场的3 384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头平均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44.74%。  相似文献   

10.
目前;针对奶牛乳房炎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本试验对丹东某奶牛养殖户4头患乳房炎病牛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测定分离株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为该户或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在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现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达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12.
1979年4月至1980年10月共检查91头奶牛,对临床型乳房炎的44个乳区,隐性乳房炎的74个乳区按乳汁检查确定了病性,得出下述结果。依据需氧细菌培养的菌落数,判定104个乳区为乳房炎,占88.1%。其中临床型乳房炎,病牛有38个乳区为阳性,占86.4%,隐性乳房炎病牛有66个乳区为阳性,占89.2%。乳汁中检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而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通过对银川五里台养殖有限公司奶牛场578头泌乳期奶牛的检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占3.1%,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达37%,乳区阳性率达31%.经过3个月的综合防治,隐性乳房炎奶牛治愈186头,治愈率为86.9%,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治愈17头,治愈率为68%,治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呈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病之一。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8%~62%。隐性乳房炎不仅产奶量下降,奶品质量降级,病牛的乳含有大量的致病性微生物,使乳汁易于酸败变质,影响人的健康安全。同时饲养这样的病牛既要增加饲养管理成本,严重时还可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而停止产奶,以至于使奶牛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6 000万头奶牛患有乳房炎,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1%~60%,其中以隐性乳房炎为主,个别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46. 4%~85. 7%,是造成我国奶牛单产水平比较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6]。据美国乳房炎协会统计,目前约有150种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20种左右,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梧州市飞天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本试验采用快速诊断法(简称BMT)对该奶牛场180头奶牛共702个乳区进行了一次检测鉴定,并采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80头奶牛有85头患有乳房炎,其中8头为临床型乳房炎,77头为隐性型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占47.2%,其...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发生各种不同性质的炎症,使奶牛的产乳量减少,乳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奶牛泌乳量和乳汁质量。据报道,1头成年母奶牛患1次乳房炎本胎次少产奶15%。隐性乳腺炎也会不同程度影响生产性能。本人曾诊治201例,认为乳房炎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1 发病原因 1.1 142例病牛是管理不当引起,如不正确挤奶,挤奶前没有洗净乳房,没有挤净最后一点奶。不正确停奶及在停奶后没有检查乳房变化。1.2 29例病牛系病菌入侵引起,如牛舍、牛床、运动场不卫生,清洗乳房水不…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一般认为,临床性乳房炎占30%,隐性乳房炎占7a%.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使病牛失去生产能力,并且治疗费很高,给奶农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