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分析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区间性与模糊性特点,提出了采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计算参数取值,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模糊分析模型.通过探讨三角模糊数构造方法,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三角模糊确定方法,然后,基于给定安全系数与承载力设计构建功能函数,引入截集理论与区间运算规则,建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的合理性与易操作性.在勘察数据与设计资料有限,不能直接采用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情况下,该方法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精度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J94-94)存在着问题,无法进行计算,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基稳定性是地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控制因素。本文在按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公式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公式,并结合概率统计理论对地基稳定性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分析中土的内聚力C、内摩擦角ψ及土的容重γ皆为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由此得出了地基稳定的可靠性指标和失效概率,定量分析了地基稳定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双重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出发,基于虚功原理,阐述在几何非线性刚度方程有限元列式中引入非线性本构关系矩阵、合理考虑结构双重非线性问题的理论方法,归纳比较了第一类失稳破坏、第二类失稳破坏及强度破坏等极限承载力问题的概念,对宜昌长江大桥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了具有较普遍意义的同类桥梁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建立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极限状态方程,对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个与上部结构相联系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改进Monte-carlo方法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考虑岩土类材料拉压模量不同和应变线性软化特性,运用空间轴对称的统一强度理论分析了柱形孔扩张问题,推导出了圆孔扩张问题的应力场、位移场及最终扩张压力的统一解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散体材料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将该公式应用于某高速公路碎石桩复合地基中碎石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最后,分析了不同拉压模量比、软化特性参数及其他计算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弹性理论,不考虑拉压模量不同及应变软化的方法来计算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要阐述结构稳定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利用ANSYS计算软件,在弹性材料、几何大变形条件下建立了研究腹板开洞工形截面钢拱平面内弹性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三维模型,并把极限承载力的各种影响因子设为变量,形成了整个计算过程的MAC文件.通过计算,分析出了两端铰支情况下弹性开洞钢拱的极限承载力随各种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对钢拱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灰色理论,对影响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因子:桩周土容重、压缩模量、粘滞力、内摩擦角以及桩长和桩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桩基极限承载力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桩周土粘滞力,其次是土的压缩模量、桩体的长度、桩底直径、土的内摩擦角,影响最小的因子是桩周土容重。  相似文献   

9.
复合加载情况下,精确求解地基上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以及评价影响极限承载力的相关因素,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与理论参考价值。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在Mohr-Cou lomb破坏准则的基础上,将地基上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问题等价为一个边界待定的泛函极值问题。利用变分原理得到与平衡方程相等价的积分约束条件以及相应的欧拉方程与横截条件,在引入问题边界条件后,利用VC++6.0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求得了复合加载情况下地基破坏时的滑裂面函数与破坏包络曲线。同时从理论上研究了土体内摩擦角、土体黏聚力与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对地基破坏包络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确定基桩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通过基桩承载力动、静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的测试精度和可靠性,探究了高应变动测法确定基桩承载力的误差来源及因由,为合理确定桩基工程设计参数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根据有限的学习样本,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具有优秀的小样本数据学习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其用于CFG桩及其它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散体材料桩承载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受力和变形特性,考虑散体材料桩侧向变形、不同布桩方式及时间效应等对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导出了基于面积比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时效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考虑时效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给出了可供选择的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在确定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时,考虑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受荷后的实际工作性状、施工方法对桩间土承载力的综合影响,引入主控桩、辅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及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提出了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步计算新方法。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本研究公式所得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与载荷试验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以某沿海滩涂淤泥软土地基处理项目为例,介绍了现浇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结果。研究表明,现浇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方便、可靠性高、承载性状好等优点,是处理滩涂软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展开半径的关系,在基于碎石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相等、侧向变形协调与连续的条件下,利用弹塑性理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出了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的系列解析算式.算例表明,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几乎是线性的.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加固区压缩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未超过5%.  相似文献   

16.
以CFG桩复合地基为例,采用FLAC-3D建立了复合地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有无旁侧荷载条件下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承载能力、桩土应力比和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比较,揭示了旁侧荷载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天然地基强度较高且基础埋深较大时,按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能会严重低估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