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来源,但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重大问题之一。其中,稻飞虱最为常见,成为水稻种植中最严重的害虫,只要环境适合,稻飞虱就能大量繁殖,影响水稻正常生长,降低水稻的产量。基于此,从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的原因,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浅析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旨在有效保障病虫害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作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严重的影响水稻生产。尽管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为提高稻飞虱的预测预报水平,应了解稻飞虱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2006年广东省稻飞虱监测数据,采用基于GIS的多因子插值模型生成不同时期的稻飞虱空间危害专题图,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比较不同时期的稻飞虱危害情况,发现稻飞虱在广东省内有明显的空间结构,即稻飞虱发生程度不仅与空间位置有关,而且其扩散具有方向性,客观地揭示了稻飞虱在广东省的时空传播规律,为科学防治稻飞虱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也为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虫害防治是水稻从种植到收获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基于此,针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和论述,结合水稻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LED多光谱交替发光太阳能杀虫灯对稻田害虫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种植期间害虫轮流发生,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危害性最大,为了降低水稻害虫的发生率,防止农药的滥用,最好是采用物理防治。试验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的波段范围以及夜晚活动旺盛时间(扑灯节律)的差异,研制了一种 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多光谱循环式太阳能杀虫灯,实现诱捕害虫的最大化。试验结果发现该灯对水稻害虫有较大的诱杀力,期间诱杀稻纵卷叶螟32.5%、二化螟25.6%、三化螟25.15%,各类稻飞虱占9.35%,其它害虫类别6.90%,灯区较对照区减少药剂防治2次;该灯对益虫的影响较小,诱捕的益害比为0.0089∶1,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该灯能有效地杀灭水稻害虫,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作是实现水稻病虫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的一项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为探明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稻鸭共作和单一种植水稻两种模式下的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福寿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福寿螺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稻鸭共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蜘蛛和稻红瓢虫等天敌的数量;但对稻瘟病控制效果一般,稻鸭共作模式下,建议选择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7.
2011年在重庆市垫江县采用农药"福戈"对水稻螟虱类害虫的防效作了初步示范。示范区每667 m2用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8 g防治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稻飞虱,对照区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防治稻纵卷叶螟、40%毒死蜱乳油80 mL防治水稻二化螟、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 g防治稻飞虱,结果表明,福戈的防效优于对照农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水稻的病虫害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对水稻种植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从水稻种植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出发,分析了不同种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并为下一步水稻种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噻虫胺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20%噻虫胺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开展不同剂量20%呋虫胺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悬浮剂是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长的理想药剂,且可使水稻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居民生活的主要食物之一,对居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虽然水稻的种植范围向全国扩展,但南方地区仍然是水稻的主要产区。然而,近些年来,南方地区的晚稻遭到飞虱的大幅度影响,导致晚稻产量大规模减产,并且已成为阻碍晚稻高产的重要原因。虽然在晚稻中后期农业部门以及水稻种植者采取大量的办法对付褐飞虱,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对南方晚稻飞虱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探讨,希望能给防治晚稻飞虱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CornerNet的水稻灯诱飞虱自动检测方法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灯诱昆虫图像中稻飞虱自动检测存在严重误检和漏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ornerNet的水稻灯诱飞虱自动检测方法。由于稻飞虱个体在灯诱昆虫图像中所占区域比例极小,利用重叠滑动窗方法提高飞虱在图像检测区域中所占比例,提高2种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检测率和避免滑动窗边界造成的目标漏检。针对CornerNet存在角点匹配不准确导致检测框冗余问题,利用检测框抑制方法去除冗余检测框。对灯诱昆虫图像进行稻飞虱检测,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基于改进CornerNet的水稻灯诱飞虱自动检测方法对2种稻飞虱检测的平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5.53%和95.50%,有效地提高了灯诱昆虫图像中稻飞虱的检测效果,可用于智能虫情测报灯的灯诱昆虫图像中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智能测报。  相似文献   

12.
从水稻种植技术概况出发,阐述了水稻种植品种选择、水稻播种育苗、插秧、施肥、水稻灌溉管理,论述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最后叙述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见,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为水稻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飞虱是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能迅速繁殖,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极易暴发成灾。研究其近年来的发生特点、为害规律及原因分析,及时预警预报,指导农业上的生产,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为害,对于邵东县的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对邵东县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提高稻飞虱防治水平,引进吡蚜酮进行防治稻飞虱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证明吡蚜酮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用量为24 g/667m2和32g/667m2的总体防效为95%左右,且持效期较长,对水稻生产无不良影响,对天敌(蜘蛛)杀伤力较低,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5%高渗吡虫啉·仲丁威微乳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和使用剂量,以药剂5%吡虫啉WP和25%仲丁威EC作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5%高渗吡虫啉·仲丁威微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75~90 g·hm-2,对水稻稻飞虱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天的防治效果为80.71%~83.21%,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3.35%~87.38%,速效性和持效性都好,且药剂处理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可以在水稻种植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稻飞虱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福建省14个县1975-2006年早稻、晚稻稻飞虱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分析福建省早稻、晚稻稻飞虱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省早稻、晚稻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分别是6月中下旬气温、降水日数和9月中下旬气温、降水日数,利用关键气象因子构建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指数K模型,通过历史回代检验,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与稻飞虱实际发生的等级相比,早晚稻"一致"和"基本一致"的平均可达到69.1%;对福建省2007年6月下旬早稻稻飞虱高峰期的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进行预报,"一致"和"基本一致"的达92.1%,总体上预报效果较好,可投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秀山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秀山县水稻病虫害较多,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纹枯病为害较重,本文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涪陵区南沱镇水稻病虫害特大发生年,最为严重的是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文章介绍了2009年南沱镇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和特点,分析了成灾原因,总结了2009年的具体做法及经验,提出了建立行政干预加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统防统治防控体系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新建 《南方农业》2013,(7):22-23,35
通过设立专业化防治区、农民自防区、非防区等处理,系统调查统计不同处理区的病虫草害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重庆市江津区水稻病虫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年,以稻飞虱发生为主,草害属中等发生年份;病虫草专业化防治区防除效果为63.8%~98.1%,平均87.3%;农民自防区病虫草防治效果为55.9%~90.4%,平均80.5%;专业化防治区比农民自防区高6.8%;四类有害生物中水稻纹枯病防治较难,效果仅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调查显示,水稻稻瘟病不仅影响水稻的常量与水稻的米质,而且还对水稻种植业产生极大的危害。可见,当前探讨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已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水稻稻瘟病的危害以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策略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