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樟林番荔枝是粤东地区的名优水果品种之一,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对其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樟林番荔枝采用修剪结合人工授粉的栽培技术措施,比单纯修剪处理增产22.5%、增值80.9%,比单纯人工授粉处理增产17.0%、增值49.8%,比不进行修剪和人工授粉处理增产33.0%、增值128.4%,说明通过修剪和人工授粉能够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初步探索出一种简易而准确的测报樟树叶部株虫害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樟树大苗、樟林、东西向行道樟、南北向行道樟、樟孤立木5种林类的一套精度较高的模型,以供生产、教学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汕头市奶牛的集约化生产、标准化饲养、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畜牧生产方式转变,计划在已具备一定奶牛生产基础条件的汕头经济特区澳士兰牧场有限公司实施"种植优质牧草饲养奶牛安全高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从优质人工牧草生产基地的扩建、牧场环境与卫生控制、乳牛的饲养标准技术、乳牛的规范化管理和奶牛疫病控制措施等方面确定了该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及需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该项目的示范效应将带动、辐射汕头市奶牛生产的发展步伐,提高汕头市的奶业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番荔枝原产热带美洲。从引种、基因组与生物技术、育种技术与品种选育、育苗方法与建园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病虫防控理论与技术、采后加工与贮藏处理等方面简述番荔枝生产与科研主要进展。在分析番荔枝生产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番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5.
就当前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生产中主要的虫害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对番荔枝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未来番荔枝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6年生芳樟油料林(牡丹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三元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NPK组合对芳樟油料林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枝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K组合对芳樟油料林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枝叶比的影响显著;其中,T1(N=80g/株、P=80g/株、K=80g/株)的芳樟油料林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总生物量、枝叶比均最大,分别为669.11g、799.21g、1468.32g和0.84。  相似文献   

7.
AfricanPride番荔枝(即非洲骄傲,也简称为AP番荔枝)是番荔枝属中的一个杂交种,为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最受欢迎的番荔枝主栽品种之一。AP番荔枝具有果大、产量高、品质优、投产早、产期易调节等特点。单株年平均产量20kg以上,平均单果重0.3kg左右,最大可达1.2kg。由于采取人工促花技术调控产期,可达到一年多次收获的目的。但一些果园由于技术措施未及时跟进到位,出现“花而不实”即有花无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根据AP番荔枝的开花特点,本文提出相应的人工授粉技术措施,以解决困扰生产的现实问题。该技术易操作,成本低,行之有效,简单方便实用,是番荔枝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番荔枝为世界五大热带名果之一,其风味芳香清甜,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简单介绍了AP番荔枝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6年生芳樟油料林(牡丹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对芳樟油料精油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对芳樟油料林不同组织的精油含量促生效果不同。以精油产量为目标,前3组施肥方案分别为T5T2T3;以芳樟精油品质为目标,前3组施肥方案,分别是T7T5T6;综合芳樟油料林的精油产量、精油品质,最佳施肥方案是T5(有机肥=750g、微量元素=3.5g),其总精油含量为18.42mL。  相似文献   

10.
番荔枝又称"佛头果""释迦果",原产于美洲及西印度群岛,现我国台湾等地种植较多,北方温室于2004年开始种植.番荔枝营养丰富,具有养颜美容、清洁血液、健强骨骼、增强免疫力、抗癌等功效.由于番荔枝鲜果易烂,不耐贮运,所以我国北方市场销售较少,且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热带水果新秀—杂交种番荔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馥萃 《世界农业》1990,(12):20-21
番荔枝科的番荔枝属(Annona)约有100种,大多数原产热带美洲,其余产于非洲。美洲起源的有10种以上已驯化栽作果树,其中有些是热带名果,如毛叶(高山、秘鲁、冷子)番荔枝(A.cherimola Mill.)、番荔枝(A.sequamosa L.)、刺果番荔枝(A.muricata L.)、牛心番荔枝(A.reticulata L.)。  相似文献   

12.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木荷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序列代时间变化”的方法,选用胸径作为个体大小的指标研究了木荷Schimas uperba种群大小级结构,结果表明,木荷种群通过侵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或枫香Liquidamber formasana林向木荷林以及成熟木荷、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林发展,5个地段木荷种群大小级结构存在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3种类型.随着演替的进展,木荷种群密度逐渐降低.木荷种群动态分析暗示木荷表现出了一种顶极先锋树种的特点,既不同于马尾松等阳性先锋树种,也不同于枫香等阳性阔叶树,更不同于樟、栲类耐荫性树种,它在森林演替位置中居中间.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澄海区穗丰复合肥有限公司创建平2001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交通便利的汕头书澄海区东里樟东工业区,总建筑面积26.500m^2,拥有新型生产线3条,配备一流的专业人才,务实的技术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农保利”系别产品畅销周边多个省份,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A.P番荔枝的引种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番荔枝又名非洲骄傲(Ajrican.pride),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植物,是世界五大热带名果之一。其果实芳香清甜、营养丰富,番荔枝内  相似文献   

15.
阿蒂莫耶番荔枝砧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荔枝类果树大都原产热带美洲,作果树栽培的主要有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秘鲁番荔枝(A.cherimola Mill.),刺番荔枝(A.muricata L.)和前两者的杂交种阿蒂莫耶番荔枝(A.atemoya Hort.)。我国栽培的主要为番荔枝。广东的阿蒂莫耶番荔枝于1981年由本文第二作者首次从澳大利亚引入接穗。广东原有的番荔枝习用实生繁殖。阿蒂莫耶番荔枝应以何种为砧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番荔枝活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荔枝(Annona squamosa)活性物质番荔枝内酯、生物碱、环肽、萜类、甾类和糖甙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在于从该植物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不同树形对番荔枝树体生长情况和果实性状的影响。[方法]比较番荔枝4种树形(架式Y字形、主干十字双层形、主干单层形和自然圆头形)枝梢生长、叶片质量、果实性状。[结果]自然圆头形的枝梢生长较其他3种树形旺盛,架式Y字形和自然圆头形在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均高于主干单层形和主干十字双层形,架式Y字形和自然圆头形可以作为番荔枝高产优质栽培树形的应用与推广,对于管理粗放的果园采用自然圆头形即可,对于标准化生产果园可采用架式Y字形。[结论]该研究可为番荔枝高产优质栽培树形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樟河柳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鑫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70-170,176
樟河柳是一种速生丰产树种,是西北地区行道绿化、新农村四旁绿化主栽树种。从苗圃地选择、整地作畦、扦插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樟河柳扦插育苗技术,为樟河柳的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概述了17科28种具有抗疟作用的药用植物,主要包括番荔枝科依南木和U.klaineana Engler et Diels,藤黄科云南山竹子和地耳草,毛茛科威灵仙,苦木科鸦胆子、牛筋果及苏里南苦木和波纹苦木,瑞香科了哥王,豆科大托叶云实,榆科大果榆,菊科黄花蒿,芸香科花椒属植物Z.syncarpum Tulasne,樟科内桂,虎耳草科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erg)Seringe forma hortensia Wilson,鼠李科枣属Ziziphus cambodiana Pierre,猪笼草科苹果猪笼草,楝科大叶卡雅楝及石蒜科植物等,并简要概述了其分布情况和主要抗疟有效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细毛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也是濒危树种.细毛樟依据枝叶精油主成分可划分为9个化学型,其中榄香素型、金合欢醇型、香叶醇型在其他香料植物中极少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对细毛樟的形态与解剖学、栽培与繁育、化学型及精油主成分分析等方面已有研究,但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良种选育、矮林栽培、精油利用与深加工、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仍为空白.该文对细毛樟的前期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细毛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细毛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