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特征特性上海白猪是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猪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全身被毛为白色。成年公猪体重250公斤左右,体长167厘米左右;母猪体重177公斤左右,体长150厘米左右。2.肥育性能上海白猪在每公斤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1.72兆焦的营养水平下饲养,体重在20~90公斤阶段,日增重615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62公斤,体重90公斤屠宰,平均屠宰率70%。眼肌面积26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胴体瘦肉率平均52.5%。3.繁殖性能公猪多在8~9月龄、体重100公斤…  相似文献   

2.
猪主推品种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生产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好,体质结实等优良特性,既可作商品瘦肉猪的母本,又可作改良用杂交父本。   毛色全白,允许眼角有小暗斑。有效乳头 6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 300~ 400公斤,母猪 200~ 300公斤。   母猪初情期为 6~ 6.5月龄, 9月龄体重 120公斤适配,公猪 10月龄体重 160公斤适配。初产母猪产仔 9.5头, 60日龄成活 8.0头,窝重 150公斤;经产母猪产仔 12头, 60日龄成活 10头,窝重 200公斤,情期受胎率 90~ 95%。 "双肌臀 …  相似文献   

3.
北京黑猪自1958年杂交培育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北京黑猪在一般饲养条件下,母猪繁殖性能中上,公猪6月龄体重可达80公斤。育肥猪出生后180日龄,在较好营养条件下,体重可达90公斤。每公斤增重消耗混合料3.56公斤,育肥期日增重可达675克,屠宰率72%,半片胴体瘦肉率为48—50%。  相似文献   

4.
[目的]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地方猪品种之一,其生产性能未知,为充分了解赣西两头乌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对其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检测,研究结果可以为赣西两头乌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6月龄的12头纯种赣西两头乌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分析胴体质量和屠宰率等屠宰性能、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以及大理石纹和剪切力等肉品质,并检测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赣西两头乌猪平均屠宰率公、母猪分别为70.41%、70.64%;平均膘厚为公猪3.31 cm、母猪4.05 cm,且公猪平均膘厚极显著小于母猪(P<0.01);眼肌面积为公猪24.8 cm2、母猪23.69 cm2;瘦肉率为公猪42.95%、母猪42.42%;脂肪率为公猪34.92%、母猪35.01%;皮率为公猪12.93%、母猪13.14%;骨率为公猪9.21%、母猪9.43%;熟肉率为公猪62.93%、母猪64.38%;失水率为公猪8.61%、母猪8.21%;贮存损失为公猪4.97%、母猪6.18%,且公猪贮存损失显著低于母猪(P<0.05);赣西两头乌猪肌肉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平均含量20.80%、脂肪平均含量3.60%、水分平均含量73.67%.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脂肪率、皮率、骨率、熟肉率、失水率等性状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肌肉氨基酸含量中,组氨酸含量比乐安花猪和东乡花猪要高.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平均含量为2.59%,十七碳烯酸平均含量为0.15%,油酸平均含量为43.58%,亚油酸平均含量为7.05%,亚麻酸平均含量为0.28%,二十碳烯酸平均含量为1.11%,二十碳二烯酸平均含量为0.38%,二十碳三烯酸平均含量为0.13%,花生四烯酸平均含量为0.32%.[结论]赣西两头乌猪具有较高屠宰率,公猪肉的系水力强于母猪,较不容易形成酸肉,肌肉中具有较高的组氨酸和花生四烯酸,是优良的地方猪种.  相似文献   

5.
1.产地及特点法系大白猪原产法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其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产崽较多,胴体瘦肉率高。2.体型外貌大白猪体格大,成年公猪体重260 ̄350公斤,成年母猪240 ̄300公斤。体型均匀,耳直立,鼻直,颜面略凹,四肢较长。被毛白色,双肌臀,后躯丰满。3.生产肥育性能母猪7 ̄9月龄、公猪8 ̄10月龄身体发育成熟。母猪平均妊娠时间115天,发情周期18 ̄22天,发情持续期3 ̄4天,母猪初产崽数8 ̄10头,经产母猪产崽数10 ̄16头。仔猪增重速度快,省饲料,对饲料营养要求严格,生后6个月体重可达120公斤左右。胴体瘦肉率64% ̄65%。法…  相似文献   

6.
湖北白猪     
<正>湖北白猪原产于湖北,主要分布于华中地区。外貌特征:湖北白猪全身被毛全白,头稍轻,体长,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臂丰满,肢蹄结实,有效乳头12个以上。生产性能: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母猪体重200~250公斤。该品种具有瘦肉率高、肉质好、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优良等特点。6月龄公猪体重达90公斤;25~90公斤阶段平均日增重0.6~0.65公斤,料肉比3.5︰1以下,达  相似文献   

7.
精品展厅     
苏白猪苏联大白猪,简称苏白猪,系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从英国输入的大白猪,经长期驯化和选育,于1925年列入苏联国家品种,1923~1931年苏联又先后五次从英国引入大白猪,对苏白猪进行了血缘更新。苏白猪是兼用型品种,体格大,体质健壮,适应性强,产仔多,生长快,杂交效果好。在营养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比其他引入品种如长白、约克夏、巴克夏等日增重可提高10%~15%。苏白猪既是一个优良的父本品种,又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种。繁殖性能:公猪4月龄、母猪6~7月龄时性成熟,一般在8~10月龄、母猪体重90~10O公斤和公猪100~120公斤时初配。母猪发情周…  相似文献   

8.
大白猪大白猪系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间产品,经过几年的选育,基本育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白猪品系。大白猪全身被毛白色、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头以上;163日龄体重达90公斤以上,增重耗料比重1:3.06以下;体重90公斤屠宰时,胴体瘦肉率达62%以上;肉质优良。现已推广到十几个省市,适于作父本。除了青藏高原外,在全国各地都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9.
⒈特征特性湖北白猪产于湖北省武汉市及华中地区。是由大白猪、长白猪和本地通城猪、监利猪和荣昌猪杂交培育而成的瘦肉型猪种。主要特点: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生长发育较快,繁殖性能优良,能耐受长江中游地区夏季高温、冬季湿冷等气候条件。湖北白猪全身被毛白色,头稍轻直长,两耳前倾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臀丰满,肢蹄结实。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母猪体重200~250公斤。⒉肥育性能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体重可达90公斤。在每公斤日粮含消化能12.56~12.98兆焦、粗蛋白质14%~16%的营养水平下,体重20~⒊繁殖性能小公猪3月龄、…  相似文献   

10.
苏淮猪原产于江苏省淮阴地区,全身被毛黑色,头大中等,额宽,耳大,面微凹;背长而平直,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结实.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57千克,母猪115千克.母猪平均初产仔数10头,3胎以上胎均产仔13头,产活仔12 .5头;肥育猪(体重25~95千克)平均日增重662克,体重88.5千克的肥育猪屠宰率72%,胴体瘦肉率57...  相似文献   

11.
1.选好猪种。从国外引进的长白、大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猪都属于瘦肉型品种。这些猪在90公斤时屠宰,胴体瘦肉率达63%-68%。我国主要靠用上述瘦肉型种公猪与当地猪品种杂交改良,选育瘦肉型杂交一代商品猪。这种猪,在农户饲养条件下,瘦肉率可达48%-54%,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50克,饲料消耗率为3.5-3.7:1.160-180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1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晋汾白猪的原始杂交亲本为太湖猪、马身猪、长白猪和大白猪.晋汾白猪是从1993年开始,历经20年、两个阶段,于2012年培育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该品种6世代个体167.42日龄体重达100 kg,20~100 kg阶段日增重837.00 g,每千克增重耗料2.86 kg;平均体重100 kg时屠宰,屠宰率72.84%,胴体瘦肉率59.82%,眼肌面积为39.60cm2.晋汾白猪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好,是一个优良的瘦肉型猪品种.  相似文献   

13.
南昌白猪是新育成的瘦肉型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体质结实等优良特性,与杜洛克公猪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该猪毛色全白,眼角有小暗斑。成年母猪有效乳头7对以上,体重140~180公斤,成年公猪体重200~280公斤。母猪初情期5.5月龄。9月龄母猪体重100  相似文献   

14.
法系大白猪性能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繁殖力高、生长性能好、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大白猪新品系,对2011年引进的79头法系大白猪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和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法系大白猪的初产总产仔数14.00头,经产14.90头;同时,公猪达100 kg时间为164.53日龄,背膘厚为7.19 mm,日增重843.27 g,母猪达100 kg体重时间172.93日龄,背膘厚为9.21 mm,日增重823.74 g;屠宰率76.10%,瘦肉率65.48%,肌内脂肪含量1.93%。  相似文献   

15.
淮南猪生长发育与肥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淮南猪5 4头公猪和30 8头母猪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并对82头育肥猪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胴体分析。结果表明,淮南猪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指标在3月龄以前公母猪无明显差异,4月龄以后母猪的体重和体尺逐渐大于公猪。后备猪6月龄体重,公猪(4 1.2 8±3.2 3)kg ,母猪(4 5 0 8±3.86 )kg ;体长,公猪(88.37±4 .2 )cm ,母猪(90 .6 9±4 .36 )cm ;体高,公猪(5 1.73±3.94 )cm ,母猪(5 3.0 4±4 .4 2 )cm。胴体组织的早熟顺位为骨、皮、肉、脂,体躯各段的早熟顺位是蹄、头、腰、腿臀、颈胸。其体型大小在我国地方猪种中居中等。育肥期日增重(375 .182±4 0 .2 6 )g ,屠宰率为70 738% ,瘦肉率为4 9.0 75 % ,眼肌面积(2 3.32 8±3.75 2 )cm2 ,含脂率为33.5 % ,与多数地方猪种含脂率相当。育肥猪适宜屠宰体重90kg左右,适宜屠宰期8月龄,饲料转化率3.84∶1。淮南猪肉质优良,肉色3.5 ,为正常鲜红色,大理石纹3.5 ,肌肉脂肪分布为理想分布,pH值6 .3~6 .5 ,属正常范围,无PSE肉  相似文献   

16.
良种介绍     
一、国外引进猪种1.大约克夏猪穴大白猪雪18世纪在英国育成,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体型外貌:耳直立,鼻直,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长,后腿丰满,全身被毛白色。生产性能:大白猪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高,6月龄体重可达100公斤左右。从断奶至90公斤阶段,日增重700克左右,90公斤屠宰率  相似文献   

17.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世代苏姜猪肥育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姜猪第6世代肥育猪25~ 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667.26 g,料肉比3.18:1,90 kg屠宰时的屠宰率达73.19%,胴体瘦肉率56.28%,眼肌面积33.93 cm2,肌内脂肪含量达3.11%.苏姜猪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也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达到了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试验数据表明,苏姜猪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白猪Ⅲ系公猪的繁殖特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表明:小公猪初次出现性爬跨并伸出阴茎的日龄为98天,体重37公斤;第一次采得精液的日龄为130天、体重49公斤。最早能使母猪怀孕的日龄为150~155天、体重62~65公斤。从90日龄开始,睾丸和副睾指数迅速增加,180日龄时达高峰。120日龄时睾丸曲细精管中出现较多的精子,副睾管中有少量的精子。血液中睾酮含量从75日龄至165日龄上升很快,在165日龄时达856ng/100ml。240日龄的精液质量接近成年公猪的水平,从而认为湖Ⅲ公猪在120日龄进入初情期;150日龄进入性成熟期;初配期可在240~270日龄。  相似文献   

19.
一、肉猪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生长较慢,中期增重较快,后期脂肪沉积较快。一般情况下,生长育肥猪20~30公斤为骨骼生长高峰期,60~70公斤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00公斤为脂肪蓄积旺盛期。其增重与品种及营养水平有很大关系,品种猪肌肉生长高峰期在50公斤(3~4月龄)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到70~80公斤(4~5月龄)以后脂肪增长强度明显提高,并逐步超过肌肉增长强度,体内开始沉积大量脂肪。体重达到90公斤时屠宰效益最好。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公斤左右时出栏最为适宜,这时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以外来瘦肉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8月龄(90~100公斤)时出栏屠宰率最佳。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9,(5)
1.种指猪种要好。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等,瘦肉率高达58%~65%,体重90公斤的肉猪,可产瘦肉42公斤左右。二元杂种猪和三元杂种猪,是指以地方猪种为母本,外国猪种为父本的杂种一代猪,体重90公斤的二元杂种猪,可产瘦肉35公斤左右,二元杂种母猪与外国猪种交配,产下的小猪为三元杂种猪,体重90公斤,可产瘦肉39公斤左右。要提高瘦肉率,就应该多养二元和三元杂种猪。外国猪种虽然瘦肉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