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杉木或湿地松为主要树种,用南酸枣、檫树、樟树、乐昌含笑、福建柏、鹅掌楸、蓝果树等作伴生树种,开展了13个类型的混交林试验研究,在定性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初选出9个比较优良的混交类型,再依据Ii=P1h/H+P2d/D+P3v/V计算出混交类型的优选指标,用I标准=I单均+aδn计算出类型的优化标准为6.12.据此对参试的混交类型进行优选,选出的最佳混交类型为杉木+南酸枣、杉木+檫树、杉木+樟树和湿地松+鹅掌楸4个混交类型,供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杉木混交林营造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杉木分别与檫树等10个树种混交试验,结论明显。檫树、木荷、香樟、光皮桦、马褂木、拟赤杨及马昆松适合与杉木混交;深山含笑混交后生长不良,桤木和银鹊树则全部死亡。从林分生长量看,杉木木荷混交林大于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香樟及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大于或相当于杉木纯林;杉木马褂木及杉木拟赤杨混交林生长量略小于杉木纯林。试验证明,混交林对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及改善林分生态环境有良好的效果,并有明显的抗性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方式以梅花状和网格状为好,混交比例以1:5~1:6为宜。  相似文献   

3.
6种杉阔混交林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杉阔混交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均取得良好混交效果,促进了杉木树高、直径生长,提高了林分蓄积量,混交林分蓄积量比杉木纯林大4.3%~27.9%.鄂西红豆树、红锥、格氏栲在速生杉木的促进和竞争下,顶端优势明显,分叉少,干形通直,可培育大径材.观光木、乳源木莲分别与杉木混交,种间关系协调,生长稳定.杉檫混交林有利于檫树生长稳定,培育大径材,但应对檫树混交比例加以控制,不宜过大.6种阔叶树均为杉木优良的伴生树种,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省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不少低产林分。营造针阔叶树种混交林已被人们所关注,但对杉木与其它一些针叶树混交,一般都认为不值得提倡。因为枯枝落叶分解后会使土壤酸化,这是一个弊端。但实践证明,也有一些杉木与柳杉、金钱松、马尾松、黑松、黄山松、湿地松、柏木等树种混交成功的实例。为给本省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混交林营造技术和经验。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我们于  相似文献   

5.
对35年生杉木+阔叶树人工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檫树、杉木+南酸枣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其次是杉木+木荷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杉木纯林平均树高最差。最大的平均林分蓄积量是杉木+檫树混交林,其次是杉木+南酸枣,最差是杉木+木荷混交林或杉木纯林。杉木+檫树、杉木+南酸枣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对比,可促进杉阔混交树种成林,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充分发挥林地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杉木泡桐混交效益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速生优良用材树种.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水热条件和较好的生态环境.营林实践愈来愈多的证明,集中成片营造纯林,将会造成地力衰退、生态平衡破坏、生产力下降等不良后果.而把具有不同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树种与其适当混交,就能较充分地利用空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的生产力.目前杉松、杉檫等树种混交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但杉木泡桐混交,则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7.
<正> 营造杉檫混交林是进一步扩大檫树栽培面积,两种木材可以兼得的有效途径。混交林木材产量高,其蓄积量可大大超过檫树纯林;在中等立地条件下,也可以超过杉木纯林,但略低于立地条件好、经营集约度高的杉木纯林。其混交效益远远优干杉木和檫树纯林。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提出了它的营造技术体系。一、杉檫混交林的混交效益1.能合理利用空间。成功的杉檫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是在整个林分生长周期内,檫树始终居于上层林冠,杉木居于第二层林冠,  相似文献   

8.
杉木、檫树都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檫树不仅速生,树冠也很大,栽密了立木分化激烈,栽稀了则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同时,檫树又是落叶阔叶树,叶子养份含量较高。因此,人们用树冠较窄的常绿针叶树——杉木与它混栽。我省丽水林场曾在1957年实行杉檫混交造林,接着全省相继营造了一定面积的杉檫混交林,但大多数失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杉木和檫树都是我国南方用材树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用途十分广泛。通常将两种树种进行混交造林,合理布置两种之间的分布范围,利用两者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互补。结合杉木和檫树混交林造林方式进行了探讨,对生物量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杉木、檫树混交林生长及其土壤肥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同比例杉木、棒树混交林的生长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a生杉檫混交种间关系比例协调.林分较稳定,可以促进两树种的生长。从林分群体结构的整个生长同期展望,4:1杉檫混交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高产类型,不同混交比例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变化,杉檫列间比杉木列间土壤变得疏松、湿润、较肥沃。  相似文献   

11.
以怀化市鹤城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1块20 m×20 m标准地,进行树种组成结构分析,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开展直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地内乔木层阔叶树以檫木、枫香、木荷为主,针叶树以杉木、马尾松、柏木为主。林木总蓄积量比重值位于前5位的树种是:杉木、枫香、马尾松、楠木、檫木,分别占总蓄积量的18.52%、18.36%、18.13%、12.88%、12.70%。(2)林分直径结构分析表明,树木直径分布曲线均呈不规则单山峰状曲线,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反映直径分布,并进行x2检验,效果比较理想。(3)各标准地林分的混交度均值都大于0.7,各优势树种的平均混交度比较高,按从大到小排序为马尾松杉木木荷檫木苦槠白栎枫香楠木柏木。  相似文献   

12.
杉、松人工林混生天然檫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人工营造檫树纯林存在的问题 ,而营造混交林又难以调控密度和混交比例。通过调查南平市巨口乡 8年生的半天然杉檫、松檫混交林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下 ,松檫、杉檫混交林生长优于杉木、马尾松纯林 ;在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合理的密度条件下 ,混交林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收到较好混交效果 ,应充分利用这种人工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混交林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37年生檫树杉木人工混交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檫树杉木混交林在坡位上、中、下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之间有显著差异;下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最大,混交效果最好;檫树杉木混交林效果明显好于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14.
杉檫混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营造杉檫混交林,混交比例分别为1杉1檫和2杉1檫,将两种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林进行对比。经过3年的观察看出,2杉1檫混交比例的混交林中檫树的树高、杉木和檫树的胸(地)径、冠幅生长均比1杉1檫增效20%~30%,因此在营造混交林时宜采用2杉1阔的混交比例。  相似文献   

15.
<正> 杉木是我国南方温润气候型速生优良用材树种,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水热条件和较好的生态环境。营林的实践愈来愈多地证明,集中成片营造纯林,将造成地力衰退,生态平衡破坏,生产力下降的不良后果。虽然人们已开始研究将不同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树种与其适当混交,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的总生产力,并在杉松、杉檫等混交方面积累了一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杉木人工林分中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关系,探索适宜杉木伴生的阔叶树种,从生态位角度为杉阔混交林改造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式对邛崃、洪雅、叙永等地的杉木人工林开展群落学调查,以不同的典型样地为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以树种重要值大于1为标准,从45个伴生树种中筛选出主要伴生阔叶树种18种;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木姜子、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灯台树、亮叶桦、山茶、细齿叶柃等9个树种是杉木最重要的伴生阔叶树种,其B(sw)0.6且B(L)0.3,它们具有生态位宽度值和重要值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杉木主要伴生阔叶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杉木与主要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Lih0.05);杉木与木姜子、亮叶桦、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等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较高(Cih0.4),说明杉木与这些树种在生境需求上有一定相似性,对资源有共享关系;主要伴生阔叶树种中,落叶树种较常绿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说明培育杉阔混交林应多选择落叶树种作为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以29a生柏木、马褂木和杉木针阔混交林为研究材料,利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评价林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柏木、马褂木和杉木等针阔混交林中树种优势程度最高的为柏木,其次为马褂木;整个林分中的树种为随机分布,林分中林木大多数处于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的状态,其中刺槐、翅荚木、构树和马尾松平均混交度为1,为极强度混交。女贞、黄檀、蓝果树、香椿、和油桐为强度混交。优势树种柏木、马褂木和杉木中,马褂木的平均混交度0.615,处于中度混交状态,杉木的平均混交度0.519,处于中度混交状态,柏木的平均混交度为0.484,处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之间。林分中翅荚木和构树的平均大小比数为1,在它们所处的结构单元中处于绝对劣势状态;黄檀、蓝果树和油桐的平均大小比数在0.750~0.856之间,处于劣势状态;刺槐和杉木的平均大小比数在0.5~0.618之间,处于从劣势向中庸过渡状态;柏木、女贞、马褂木、马尾松、黄樟和香椿平均大小比数在0.25~0.5之间,处于从中庸向亚优势过渡状态;林分中,天然更新情况均达到了更新良好的等级,林分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目前不需要经营。结果为柏木、马褂木和杉木针阔混交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尤溪经营林场已营造杉木与马尾松、楠木、火力楠、木荷、细柄阿丁枫、毛竹、檫树、黑荆树、建柏和红豆树等10个树种混交林1815hm~2.混交类型有同时营造的混交林、杉木林冠下造阔叶树形成的混交林、天然形成的和半天然形成混交林4种.本文对7种杉木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 5年生杉木与马褂木、檫树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及马褂木、檫树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马褂木纯林 (91.932 t· hm-2 )和杉 2∶马 1(4 5 .2 32 t·hm-2 )混交林生物量 (烘干 )分别是杉木纯林的 4 .5 5倍、2 .2 4倍 ;杉 3∶马 1(36.12 0 t· hm-2 )和杉5∶马 1(34 .2 92 t· hm-2 )混交林生物量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96%和 69.90 % ;檫树纯林生物量(60 .10 5 t· hm-2 )是杉木纯林的 3.31倍 ,杉 2∶檫 1(32 .4 2 6t· hm-2 )、杉 3∶檫 1(2 8.635 t·hm-2 )和杉 5∶檫 1(2 5 .82 3t· hm-2 )混交林 ,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78.5 4 %、5 7.67%和 4 2 .18%。杉木与马褂木、檫树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可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 2∶马 (檫 ) 1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因其针叶养分含量低、分解慢、林地自肥能力差,因此,长期经营纯林会导致林地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二代难以培育大径材。选择适宜与杉木混交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增加树种多样性,对提高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维持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