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对马来9号、马来10号、台农2号、日升10号、穗黄、穗优2号和华抗一等7个番木瓜新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马来9号、马来10号、日升10号、穗黄和穗优2号抗花叶病,品质优良,可在本地区推广种植。其中马来9号、日升10号和穗优2号果皮较硬,较耐贮运,可作为外销品种植;马来10号和穗黄果皮较软,不耐贮运,可作为本地销售品种种植;华抗一产量高,品质较差,可作为加工或饲料品种种植;台农2号不抗花叶病,不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5个番木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穗黄和红妃产量高、品质优,比较适合在广州地区推广;美中红和穗优2号品质佳,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产量偏低;穗香有特殊的兰花香味,但产量低,果形不一致,推广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3.
在佛山地区引入10个番木瓜新品种,通过3年的种植试验,研究这些品种的特性,寻找适合多年生种植的番木瓜新品种。结果表明:穗黄、穗优10、穗优2具有高抗环斑花叶病、耐寒性强、早熟、丰产稳产、甜度高、两性株及两性果达100%、果形好、品质优良等特性,适合多年生种植。种植这3个品种可节约劳动力成本和种苗成本,大大提高番木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小果型番木瓜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是热带果树,性喜炎热的气候。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番木瓜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番木瓜的种植范围逐步扩大。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有穗中红、台农2号、台农3号、台农5号、红妃,日升、国农1号等。但是传统的番木瓜品种多为大果型品种,虽然产量高,抗性也较强,但品质较差,不能满足鲜食的要求,市场价值不高。因此,我们对从各地引进的小果型番木瓜品种进行了试种,以寻找到适合广东省东莞市种植的小果型番木瓜品种。  相似文献   

5.
佛山地区水果型番木瓜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佛山地区对8个水果型番木瓜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研究并掌握其生长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筛选出穗黄、穗优10、穗优2等3个品种,具有高抗环斑花叶病、耐寒性强、早熟、产量高、甜度高、两性株及两性果比率达100%、果形好、品质优等特性,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了白皮日升、穗选1号、穗优2号、夏选1号和穗黄5个品种番木瓜果实中Ca、Mg、Fe、Zn、Mn和cu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番木瓜果实中所测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各品种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一致.均为Mg>Ca>Fe>Zn>Cu>Mn,且Mg 、Ca的含量远远高于Fe、Zn、Cu、Mn; 同一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分析讨论了不同品种番木瓜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水果型番木瓜穗黄的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大粗壮、高抗环斑花叶病毒、结果能力强、熟期早、产量高、果实品质优良,而且可多年栽培,是值得推广的新品种.并介绍了穗黄水果型番木瓜的多年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选地整地、移栽定植、肥水管理、中耕培土、整枝疏果、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广东农业科学》2007,(5):58-58
近日,东莞市引进的水果型番木瓜穗优2号第1批种苗已经在沙田镇和麻涌镇栽植,标志着东莞市蕉区改种水果型番木瓜项目正式启动。据悉,该木瓜品种有很强的抵抗环斑花叶病的能力,而且果实产量稳定、肉质嫩滑、味甜清香,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杂交中籼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2个杂交中籼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指标。[结果]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筛选出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有两优502、丰两优688、两优392;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Y两优5836、荃优金1号;两优8号、两优3451这2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差。[结论]降低株高可以提高品种的抗倒能力,但产量并不低;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了白皮日升、穗选1号、穗优2号、夏选1号和穗黄5个品种番木瓜果实中Ca、Mg、Fe、Zn、Mn和Cu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番木瓜果实中所测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各品种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一致,均为Mg>Ca>Fe>Zn>Cu>Mn,且Mg、Ca的含量远远高于Fe、Zn、Cu、Mn;同一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分析讨论了不同品种番木瓜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合石别镇种植的杂交水稻优质新品种,本试验选取了Y两优一号、天优华占、野香优863、宜香315、群优2号5个新品种于2014年3—8月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数据表明,Y两优一号、宜香315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特别受当地农户的欢迎,适合大面积推广;群优2号、天优华占产量次之,但米质优,适合在当地推广。野香优863产量低,综合效果不明显,需再继续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评价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在桐城市的适应性,收集9个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以丰两优四号为对照,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新品种平均播齐历期95.56 d,平均全生育期132.44 d,平均株高121.64 cm,平均有效穗187.65万穗/hm2,平均穗总粒数242.40粒,平均结实率90.17%,平均千粒重24.51 g,平均产量8.72 t/hm2;荃两优美香占、两优517、平两优华占、和两优1086的产量与对照丰两优四号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荃香优89的产量与对照丰两优四号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和两优55、袁两优1000、隆两优8612、梦两优黄莉占的产量与对照丰两优四号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对参试新品种在桐城市的适应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在广西具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大果型番木瓜新品种,从植物学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对5个杂交选育的番木瓜品系及对照种穗中红48号进行品系(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番木瓜200911号具有树势强壮、高产、优质、抗环斑花叶病等优势,可在广西进行区域性生产试种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质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对11个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并确定"沪紫黑糯1号"和"黑糯301"2个品种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这2个黑糯玉米新品种,不仅富含花青素等营养保健成分,且鲜食口感品质好,其中,"沪紫黑糯1号"穗型较大、穗棒短粗、产量高,"黑糯301穗型小巧、穗棒锥形、产量稍低,但适合加工包装。  相似文献   

15.
进行5个甜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粤甜22号、粤甜16号、粤甜21号鲜穗产量较高,每667 m2鲜穗产量分别为1 118 kg、1 079 kg、1 012 kg,且果穗品质和外观较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粤甜23号株高适中、单穗,有利密植夺高产;航甜2号产量最低,但其果穗较大,籽粒较甜、皮薄无渣,食用品质最优,适合密植和鲜食.  相似文献   

16.
于2019年进行沿淮地区水稻新品种机插秧对比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862、深两优841、荃两优丝苗产量在10 500kg/hm~2以上,隆两优3463、奋两优686、两优3057、隆两优899、和两优1086、两优98816、深两优1号、晶两优534、源两优600等产量在9 750 kg/hm~2以上。上述12个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及抗逆性好,适合沿淮地区机插秧。在栽培技术上,应及时烤田,提高成穗率;施用拔节肥,增加穗粒数。  相似文献   

17.
收集9个杂交中籼新品种,以丰两优四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新品种平均播齐历期95.6d,全生育期132.4d,株高121.6cm,有效穗187.65万/hm2,平均每穗总粒数242.40粒,结实率90.17%,千粒重24.51g,单产8.72t/hm2;荃两优美香占、两优517、平两优华占、和两优1086的产量与CK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荃香优89的产量与CK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和两优55、袁两优1000、隆两优8612、梦两优黄莉占的产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对参试新品种在桐城市的适应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秋季大肉丝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肉丝瓜是佛山丝瓜市场比较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为了筛选出适合佛山地区种植的大肉丝瓜新品种,2016年秋季对引进的7个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白沙夏优5号和脆甜2号棱角丝瓜表现较好,是适合佛山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对照种粤优2号各方面性状表现良好,值得在佛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六安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再生稻品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择10个近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中晶两优1212品种头季稻产量达7967.32kg/hm2,再生季产量达4278.81kg/hm2,综合产量表现最高;其后依次是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综合产量分别是12326.13、11865.94、11474.07kg/hm2。综合生育期、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再生能力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晶两优1212、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688共5个水稻品种更适合在六安市作再生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豫薯868、梅园一号、红心黄2号、湘红2号等4个红薯新品种,进行3 a的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湘红2号、梅园一号食用品质好,可作为烘烤和食品加工型品种引进推广;红心黄2号、豫薯868可作为淀粉型、叶用型和特用型品种引进推广.4个品种都具有产量较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在安化县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