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发病经过 2000年3月,某猪场为200头规模育肥场,3月初未经当地畜牧部门检疫从本省某县农户中购进未进行任何免疫的仔猪102头,购回后第2天,猪群即开始发病,后在猪群中传播流行,发病后即对所购仔猪进行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免疫,猪瘟苗用5倍量、二联苗用4倍量,注射后仍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2.
某猪场为美国迪卡系原种猪场,现存栏3600余头,其余为后备母猪、育成猪、育肥猪、公猪及哺乳仔猪。该场自1991年建场以来,每年按免疫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口蹄疫、细小病毒、仔猪黄白痢等疫苗的接种。于1995年发生过猪瘟。自1996年10月以来,又陆续发生部分猪只发病、死亡,其中以4—8周龄仔猪居多,偶有较大的猪发病死亡。其后不久,发病又主要转移到11—13周龄育成阶段猪。发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有些表现腹泻症状,多于发病后2—3日内死亡。死亡猪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耳部及蹄部皮肤呈紫红色,部分猪只全身皮…  相似文献   

3.
温和型猪瘟的诊治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某幼儿园后勤部2006年2月1日外购35头仔猪,2月8日全部去势,同时注射从兽医院购买稀释好的猪瘟苗、猪肺疫苗和猪丹毒苗。2月29日,其中4头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4.
应用猪三联苗免疫后仍暴发猪瘟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以下简称三联苗)已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推广应用,但近年来有部分猪场在应用三联苗免疫后仍暴发典型猪瘟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本市盐东镇某养殖户因免疫失败,引起猪场暴发猪瘟。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射阳县盐东镇某养猪大户,共养生猪320头,其中繁殖母猪22头,42日龄的仔猪128头,68日龄育肥猪80头,150日龄以上猪90头(除母猪外均为自繁自养)。仔猪与育肥猪曾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该猪场在笔者临诊前10d猪只开始发病,当时发病猪122头,发病率38.13%,已死亡80头(多为20~30kg重的仔猪),病死率39.6%。曾用过青、链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治疗,至笔者诊断时病情仍未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高致病性蓝耳(JiangXi-1R株)弱毒疫苗免疫是否对猪瘟弱毒疫苗首免产生干扰作用,同时优化猪场现行免疫程序,本试验选取94头仔猪,分为A、B、C、D四组,A组仅在30日龄以2头份/头免疫猪瘟疫苗;B组在30日龄同时免疫猪瘟(2头份/头)和猪蓝耳疫苗(0.5头份/头);C、D组分别在15日龄以0.5头份/头和0.3头份/头免疫猪蓝耳疫苗,30日龄以2头份/头免疫猪瘟疫苗。结果表明,同时免疫高致病性蓝耳(JiangXi-1R株)弱毒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及两者间隔15d免疫与不进行蓝耳免疫相比,对猪瘟首免抗体的产生没有明显的干扰作用;间隔15d以0.3头份或0.5头份免疫高致病性蓝耳(JiangXi-1R株)弱毒苗,对猪瘟首免抗体水平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郊某猪场,于1991年11月连续发生3-7日龄仔猪死亡现象,经剖检、细菌培养,分离菌回归试验等,确诊仔猪死亡原因为零小时接种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后、猪丹毒弱毒菌所致.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猪瘟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体形和健康状况相近、未免疫猪瘟疫苗的14栏50~55日龄保育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2栏,每栏20~21头。7组猪于55~60日龄分别免疫猪瘟细胞苗A 1头份/头和2头份/头、猪瘟细胞苗B 1头份/头和2头份/头、猪瘟细胞苗C 1头份/头和2头份/头与猪瘟兔源脾淋苗D 2头份/头。在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对采集的784份血清检测猪瘟抗体。不同类型的猪瘟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细胞苗B、C的免疫效果较好,不同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细胞苗以1头份/头与2头份/头的剂量免疫后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选用21日龄体重相近的大白哺乳仔猪165头,根据体重、性别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均匀分为五组(即A组、B组、C组、D组和E组)。25日龄首次免疫猪瘟疫苗1头份∕头次,66日龄二次免疫猪瘟疫苗1头份∕头次,每组猪两次免疫的猪瘟疫苗相同。A组免疫接种ZM猪瘟脾淋疫苗,B组免疫接种ZM猪瘟细胞苗,C组免疫接种QL猪瘟脾淋苗,D组免疫接种QL猪瘟细胞苗,E组免疫接种YS猪瘟ST传代细胞苗。对五组仔猪在首次免疫后40天、二次免疫后25天和二次免疫后76天分别检测猪瘟疫苗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E组、C组免疫效果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0.
免疫注射一直是控制猪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期以来,畜牧兽医部门一直很重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称猪三大传染病)的免疫及仔猪副伤寒的免疫,使上述各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减少。据笔者了解,目前全省各乡镇猪的免疫注射仍是猪瘟单苗或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及猪“五号病”疫苗,个别地方(或猪场)用仔猪副伤寒苗。根据当前猪常发的传染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下旬,豫北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的非典型性猪瘟疫情,现将诊治情况作一报告。1 发病情况该猪场10月下旬开始,零星猪只被毛干燥、食欲下降,先便秘后腹泻,猪只弯腰弓背收腹,经抗生素治疗后仍旧不能控制病情,猪只零星死亡10余头,病程持续过程在10天以上。后送省防治站作实验室检验,猪瘟呈阳性。据了解,该猪场平时正常进行免疫接种,且仔猪实行超前免疫2头份量,1小时后喂初乳;20日龄母猪与仔猪同时免疫;60~70日龄再进行一次猪瘟疫苗免疫后至出栏;以前未出现过异常。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猪起初被毛干燥直…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如果未经猪瘟疫苗防疫注射,往往引起全群大面积猪只发病。我市大部分规模养猪场(户)都是从外地引进苗猪后进行育肥性饲养,由于对引进苗猪的基础防疫不了解,引进后即按标准注射1头份猪瘟单苗或1头份二联苗,使引进苗猪发生猪瘟蔓延时有发生。为研究引进苗猪猪瘟控制的有效方法,笔者在吴县市浦庄镇兽医站商品猪场对引进猪只进行了猪瘟防疫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疫苗猪瘟单苗,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均系南京药械厂生产,每瓶…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至12月份,河北省迁西县两个猪场的猪群分别发生了急性猪瘟病例,其中一个猪场猪只约110日龄,(简称1号猪场),第二个猪场的猪只约80日龄(简称2号猪场)。在对两个猪场的猪群治疗过程中,其治愈率出现了明显差距,1号猪场由本地市场和外地购入组成,共165头,相继发病,死亡75头,治愈率在55.5%;2号猪场由本地猪场购入210头猪,发病的是9月初新购入的36头猪,死亡3头,治愈率91.7%。以上猪群发生急性猪瘟的共同原因是出现了猪瘟免疫空档,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做了简单的比较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瘟免疫抗体监测及防制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 ,笔者发现 80多起猪群每头猪注射一头份猪瘟细胞培养活疫苗 (以下简称猪瘟细胞苗 )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以下简称猪瘟三联苗 )后 1 5-1 2 0天发生典型或者非典型猪瘟的疫情。采其中 3起的病料送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研究所用RT -PCR扩增检查猪瘟病毒 ,结果全部为阳性。为了调查猪瘟免疫抗体水平 ,2 0 0 1 -2 0 0 2年我们对北海市一些猪场和养猪户的猪进行猪瘟免疫抗体监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北海市 7个规模猪场 ,1 0个养猪户 ,一个种公猪饲养户 ,猪 2 81头 ,其中超免仔猪 70头、经超免后进行二免的断奶仔…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冬和1995年春分别在D场和C场,发生了20日龄左右的仔猪猪瘟。介绍于下。1 发生经过1.1 D场和C场分别为300头和500头规模的生产母猪场。发病前采用我局推荐的猪瘟免疫程序进行免疫。C场母猪每年春秋两季用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1ml肌肉注射进行免疫;仔猪20日龄首免,猪瘟疫苗1ml肌肉注射,第2次免疫在断奶后60日龄左右,用三联苗1ml肌肉注射。1.2 发病时间在20日龄左右,即仔猪在未免疫前或刚免疫时。1.3 各幢分娩猪舍均有发病,但发病窝数差异颇大,少者仅几窝,多者达80%。…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重庆某种猪场饲养母猪10头,每头分别于产仔断奶后肌注1头份猪瘟i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其中有一头母猪产下12头仔猪,仔猪产出6d后陆续开始发病。至就医时共有6头仔猪发病,其中死亡3头。  相似文献   

17.
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在猪防疫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以前报道得很少 ,近几年来常见此类报道。我们在仔猪的初次防疫中也遇见过 ,经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抢救后 ,部分猪很快康复。现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我市南沙镇两农户各饲养 1头经产母猪 ,2 0 0 0年春季共产下 2 9头仔猪 ,于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规模猪场猪瘟的免疫效果,选取北京市3个规模猪场,每场随机抽取10头仔猪分别在25、60日龄和9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A、B、C3个猪场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50%,0%;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0%,90%.由于猪场A猪瘟免疫失败,对其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将首免时间推迟至50日龄.优化免疫程序后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达到70%.结果表明,母源抗体阳性率直接影响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母源抗体降至50%左右进行猪瘟免疫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本研究为规模猪场结合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猪瘟免疫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阳  仇珊 《中国猪业》2020,15(3):61-63
为比较猪瘟脾淋苗和传代细胞苗的免疫效果,在陕西省汉中市某规模化养殖水平较高的猪场,选用编号为A的政府采购猪瘟脾淋苗和编号为B的某公司生产的猪瘟细胞苗,开展2种疫苗免疫效果比对试验。结果表明,2种疫苗免疫后都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无论是标准剂量还是加大剂量,细胞苗的免疫效果都优于脾淋苗。此外,母源抗体和个体差异对疫苗免疫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镇某猪场于2005年4月25日起暴发一起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共有43头发病,发病率34·4%,死亡11头,病死率25·6%。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1发病情况该猪场于3月10日从苏北某地购回仔猪125头,由镇兽医站兽医进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和猪口蹄疫苗免疫注射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