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绒山羊瘤胃酸中毒也叫做乳酸酸中毒和酸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消化不良疾病以及机体代谢障碍疾病,往往是反刍动物多发。病羊主要是由于在短时间内食入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或者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不当,饲喂过多精饲料,导致大量饲料堆积在瘤胃内并出现发酵,生成很多乳酸,不断对瘤胃产生刺激,使瘤胃无法正常蠕动或者消化,从而出现发病。现介绍绒山羊瘤胃酸中毒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造成肉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酸中毒是因采食大量的精饲料或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其特征为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呆滞、脱水、运动失调、衰竭,常导致死亡。肉牛瘤胃酸中毒是肉牛常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两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3.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奶牛产犊后或产奶高峰期饲喂精饲料过多时,瘤胃趋于乳酸发酵,乳酸的酸性较强,会使瘤胃的酸度增加,乳酸在瘤胃中大量积累,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导致血液的pH值随之降低,出现乳酸中毒,引起全身的代谢紊乱,严重的会导致奶牛死亡。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采食大量的高精饲料后,瘤胃中乳酸会大量积累导致瘤胃酸中毒。本文针对"乳酸中毒学说"综述乳酸在瘤胃中的代谢情况与相关瘤胃微生物代谢以及乳酸中毒调控的部分措施,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瘤胃酸中毒是肉牛育肥期经常遇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这是由于饲养者为提高饲粮的能量浓度而大量饲喂谷实类饲料的一种后果。一、引起瘤胃酸中毒的原因1.肉牛育肥期大量饲喂精饲料,使得瘤胃发酵向着产生大量丙酸的方向进行,因此瘤胃p H值下降到6.4以下。2.当p H值低于6.4时,使牛所采食的青贮饲料中的乳酸无法被乳酸转化细菌转化成丙酸,由于乳酸的酸度高,加剧了瘤胃的酸变,出现了瘤  相似文献   

6.
1乳酸中毒   临床性瘤胃乳酸中毒是发生在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当奶牛产犊后或产奶高峰期饲喂精饲料过多时,瘤胃趋于乳酸发酵,乳酸的酸性较强,会使瘤胃pH值降低至6以下.在正常情况下,瘤胃中产生的乳酸会被立即转化为丙酸,因而瘤胃中无乳酸累积.但在精料饲喂量突然增加时,乳酸会在瘤胃中大量累积,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故血液pH值也会随着降低(从7.4降至7.3),奶牛出现乳酸中毒,严重的乳酸中毒会造成死亡,但大多数情况下,奶牛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呆滞、拉稀、产奶量下降等.预防奶牛乳酸中毒的方法,一是注意逐渐增加精饲料给量,二是在日粮中添加缓冲剂,如碳酸氢钠等.   ……  相似文献   

7.
苹果酸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养殖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代谢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很容易发生。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奶牛进食过多精饲料或饲料中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引起的,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发挥和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通常人们用莫能菌素作为瘤胃调控剂预防瘤胃酸中毒,而莫能菌素作为一种抗生素,早在2002年5月25日已经被欧盟国家列为禁用的饲料添加剂。如何解决生产实际中的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养殖者非常关注的事情。苹果酸在反刍动物中可以起到与莫能菌素类似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对乳酸的种用,预防pH值下降引起的酸中毒;减少甲烷造成的能量损失,还可以缓冲瘤胃pH值,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有积极的作用。与抗生素相反,苹果酸减少慢性酸中毒的发生是通过促进而不是抑制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实现的;同时苹果酸是某些生化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被微生物或其他生化反应所代谢利用,在畜产品中无残留,对人体安全,不存在微生物耐药性选择、病原体抗药性转移等问题。因此,苹果酸在调控瘤胃乳酸发酵和抑制瘤胃酸中毒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瘤胃酸中毒又被称作酸性消化不良、乳酸酸中毒,它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主要是因为动物过多的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或者精粗饲料没有合理搭配,精饲料过量等,使得这些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之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急性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9.
<正>1病因奶牛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大,即用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饲料喂牛时,很快被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乳酸,随后乳酸被吸收进入血液而引起的乳酸中毒。2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3~6岁、1~3胎的奶牛,5胎后的奶牛很少发病。临产牛和产后3天内的奶牛发病率最高。炎热季节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1瘤胃乳酸中毒1.1病因发生于肥育初期,饲料从大量粗饲料变为精饲料时,或在后期无限制地大量给予精料。夏、秋季使用未完全晒干的谷物和其它适口性强又易发酵的谷物时可引起发病。如喂给大量谷物(大麦、小麦、玉米、青刈玉米、稻谷等)或甜菜、马铃薯等富含淀粉的饲料,瘤胃中的乳酸菌就大量繁殖,迅速发酵使碳水化合物变成乳酸,大量乳酸被吸收,引起全身性酸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1.
瘤胃酸中毒是复胃动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于采食了过量的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后,在瘤胃中分解发酵、导致瘤胃内微生物群落失调,产生大量乳酸、瘤胃内pH值下降,继而引起瘤胃积食滞留和机体乳酸中毒症状.本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迅速,并以严重的毒血症、脱水、瘤胃鼓胀、肠胃蠕动停滞和高度虚弱为特征的急性中毒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 牛过食精饲料综合征是由于突然贪食大量精饲料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扰乱综合征。由于大量精饲料滞留于瘤胃,严重地破坏了瘤胃运动与消化功能,造成精饲料的迅速异常发酵和分解,最终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死亡。精饲料有豆类和谷类两种,南京农学院曾称之为“牛豆谷中毒”(1974),其后由  相似文献   

13.
正羊采食容易发酸发酵的精饲料和青贮饲料容易发生瘤胃酸乳酸蓄积过多,机体吸收以后引起酸中毒,从而全身代谢紊乱。酸中毒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3~5d引起羊只死亡。1发病基本情况2015年11月16日我乡镇一养羊户王某饲养的30余只羊陆续发病,至11月21日已经陆续死亡10只,死因不明。发病羊表现为瘤胃胀满,不采食,眼结膜潮红,反应迟钝,不反刍,粪便稀软酸臭,  相似文献   

14.
<正> 羊过食精饲料后山于体积小、比重大,得不到充分的反刍,以致沉积瘤胃,不仅等致瘤胃机械性阻塞和积食外,还由于细菌微生物的作用产生大量的酸及气体引起机体的脱水和酸中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初期常常被人们忽视,单纯采用禁食禁水的饥饿疗  相似文献   

15.
瘤胃酸中毒是因采食大量的谷类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其特征为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停滞、脱水、酸血症、运动失调,衰弱,常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临床性瘤胃乳酸中毒是发生在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当奶牛产犊后或产奶高峰期采食精饲料过多时,瘤胃趋于乳酸发酵,乳酸的酸性较强,使瘤胃pH值降至6以下。在正常情况下,瘤胃中产生的乳酸会被立即转化为丙酸,因而瘤胃中无乳酸累积。但在精料饲喂量突然增加时,乳酸会在瘤胃中大量累积,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故血液pH值也会随之降低(从7.4降至713),奶牛出现乳酸中毒,严重的乳酸中毒会造成奶牛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 瘤胃酸中毒是因反刍动物采食大量的谷类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其特征为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停滞、脱水、酸血症、运动失调、衰弱等。在舍饲肉羊育肥后期发病较普遍。1 瘤胃酸中毒的危害 羊在采食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后6小时,瘤胃内的微生物群系就开始改变,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数量显著增多。易发酵的饲料被链球菌分解为D-乳酸和L-乳酸。L-乳酸吸收后可迅速被丙酮  相似文献   

18.
<正>肉牛瘤胃积食也称为瘤胃阻塞、急性瘤胃扩张、瘤胃食滞等。中医将其称为宿草不转,是养牛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牛在短时间内食入大量易于膨胀的饲料或者偷食过多不易消化的精饲料,导致瘤胃被阻塞,促使瘤胃明显扩张,使其无法发挥正常的消化生理机能,运动缓慢。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病牛常会由于大量脱水、酸中毒、机体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杨威  刁其玉  李辉 《饲料工业》2006,27(13):47-48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养殖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代谢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很容易发生;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奶牛进食过多的精饲料或饲料中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引起的,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发挥和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通常人们用莫能菌素作为瘤胃调控剂预防瘤胃酸中毒,而莫能菌素作为一种抗生素,早在2002年5月25日已经被欧盟国家列为禁用的饲料添加剂,如何解决生产实际中的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养殖者非常关注的事情。苹果酸在反刍动物中可以起到与莫能菌素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肉牛急性过食碳水化合物综合症是肉牛的营养代谢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急骤过食碳水化合物饲料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病。此病主要是牛过食易于发酵产酸的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后,瘤胃内微生物菌群发生异常,牛链球菌显著增多,并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致使瘤胃PH值降低,导致乳酸在瘤胃增多和积蓄。乳酸进入体液过多过快,就会超出机体的代偿能力,体内碳酸氢离子大量丧失,从而产生酸中毒,出现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以严重的毒血症、酸中毒、脱水和瘤胃停滞为特征。本病不常见,症状与急性风湿病有些相似,容易造成误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应当引起基层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