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浸提条件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的变化规律,增强各研究结果之间DOC测定含量的可比性。基于已公开发表的31篇文献,建立了包含不同浸提条件下DOC测定含量(547组)和浸提率(390组)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量化不同浸提条件(浸提剂种类、浸提温度、水土质量比等)对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DOC测定含量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浸提剂种类对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具有显著影响,与去离子水相比,KCl和K2SO4试剂均显著提高了浸提液中DOC测定含量(124.1%和118.8%)和浸提率(65.3%和17.2%),CaCl2显著降低了DOC测定含量(57.9%)和浸提率(45.2%)。与室温条件(25℃)相比,提高温度可以显著提升DOC测定含量(72.5%)和浸提率(65.2%),且DOC增加量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均随浸提时间、土壤研磨粒径、水土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加,且DOC增加量与水土质量比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与土壤pH、有机碳、全氮等显著相关。综上,DOC测定含量和浸提率受土壤性质及浸提条件的显著影响,在测定DOC含量时适宜采用KCl作为浸提剂,在室温条件(25~30℃)下浸提1 h。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30年生和45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及红松(Pinus koaiensis)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分析森林类型转化对该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转化为红松人工林30 a后,土壤表层有机碳、热水浸提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45年生人工林土壤表层有机碳质量分数逐渐恢复,且水溶性有机碳显著升高(p0.05);天然次生林转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30 a后,土壤表层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显著降低(p0.05),45年生人工林土壤表层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逐渐恢复,但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与30年生林分相比显著降低(p0.05)。经相关分析,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与土壤N质量分数,土壤微生物熵与土壤碳氮比间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N质量分数下降是该地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土壤不同研磨粒径和硫酸钾浸提剂浓度,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灌耕土、灰漠土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样品研磨处理为2、1和0.25 mm三种粒径,浸提剂K2SO4采用0.25和0.5 mol/L两种浓度,浸提后采用TOC仪测定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结果]在2 mm粒径,KSO40.25 mol/L浓度浸提条件下测试的土壤DOC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平均浸提率最高,为2.96;;而1mm粒径、K2SO40.25 mol/L和1 mm粒径、K2SO40.5 mol/L浓度浸提的土壤DOC含量最低(P<0.05),平均浸提率为1.25;、1.97;,显著(P<0.05)低于其他方法.测试数据的变异系数表明,研磨粒径2mm、K2SO4浸提剂浓度0.5 mol/L时获得的DOC测试结果变异系数最小,测定的土壤DOC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速氮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研磨粒径1 mm、K2SO4浓度0.25 mol/L时的测定结果变异系数最大.[结论]土壤研磨粒径2 mm,浸提剂K2SO4浓度0.5 mol/L时,新疆灌耕土和灰漠土DOC测定的结果一致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4.
浸提条件和浸提剂类型对土壤重金属浸提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不同土水比和不同浸提时间对土壤重金属浸出量的影响,并测定4种不同浸提剂对4种类型土壤Cu、Zn、Ni、Cd的浸提量。结果表明,EDTA-2Na和DTPA为浸提剂时,随土水比增加,浸提液中Cu、Zn含量呈增加趋势;浸提时间增加,重金属浸出量相应增加。在4种浸提剂中,EDTA-2Na的浸提效率最高。对于4种土壤而言,EDTA-2Na是最适宜的浸提剂。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有效态镉、汞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不同浸提时间、土液比、浸提剂提取土壤中镉 (Cd)、汞 (Hg)量的影响 ,及各种条件下提取量与水稻吸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选择在褐土上土液比 1∶5 ,浸提时间 6 0min ,1mol·L-1NH4 OAc浸提剂提取量表示土壤有效态Cd量较为合适 ;土液比 1∶10 ,浸提时间 30min ,1mol·L-1NH4 OAc浸提剂提取量表示土壤有效态Hg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人工林皆伐对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土壤质量分数变化趋势,采用配对样地采样法选取边家沟、东方红、东山、带岭、大青川5组样地内立地条件和距离相近(100 m以内)的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迹地,并对其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多数样地中皆伐导致不同土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明显低于林地,0~80 cm土壤中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林地>皆伐迹地,差异约47%;对于土壤中的无机碳,尽管不同地区样地的结果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0~80 cm土层无机碳的质量分数皆伐迹地>林地,差异约10%(p<0.05);土壤全氮、碱解氮分布与有机碳变化一致,多数样地中人工林土壤氮高于皆伐迹地,0~80 cm土层中全氮质量分数林地高于皆伐迹地46%(p<0.05),碱解氮中林地高于皆伐迹地35%(p<0.05);从土壤pH值方面来看,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深层酸化较表层明显,皆伐迹地pH值高于林地,0~80 cm土层林地与皆伐迹地pH值差异显著(p<0.05);人工林0~8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高于皆伐迹地49%(p<0.05),并且皆伐迹地土壤密度高于林地10%(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浸提剂对几种典型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浸提效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测定了7种浸提剂对3种类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Pb、Cd的浸提量,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Cu、Pb、Cd元素间和不同元素下土壤间浸提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种浸提剂中,EDTA-2Na的浸提效率最高,是最适宜的浸提剂;同种土壤类型条件下,重庆紫壤、河南潮土中重金属Cu、Pb、Cd元素之间的浸提率呈现出浸提率变化相同的趋势。对于同种重金属而言,Cu、Pb在湖南红壤与重庆紫壤、重庆紫壤与河南潮土之间的浸提率呈现出浸提率变化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含量和可溶性无机氮(soluble inorganic nitrogen,SIN)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依据.浸提剂种类、样品处理方式以及浸提温度均会对SIN、SON浸提量产生影响.试验比较了4种浸提剂、3种浸提温度、3种土样处理方式下SIN、SON浸提量的差异,结果表明:H2O和2 mol/L KCl浸提的SIN含量最高;0.5 mol/L K2SO4浸提的SON含量最高.4种浸提剂浸提的SIN平均含量为80℃显著高于40℃和室温,但室温和40℃间差异不显著;浸提温度对SON浸提的作用未达显著水平.烘干土SIN含量较高,风干土和湿土SIN含量接近;烘干土SON含量显著高于湿土和风干土,风干土较湿土SON含量略多,但差异不显著.4种浸提剂对SIN浸提量相互间相关性好,对SON浸提量的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黑土区退耕还林地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林、美青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P.cathayan)林表层(0~1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粒径53μm)、易氧化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等指标,分析不同退耕还林地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以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6.88~12.66 g·kg-1、17.40%~27.47%,其次为易氧化有机碳,热水浸提有机碳最低;与撂荒地相比,4种退耕还林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以及各组分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美青杨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撂荒地分别提高了19.48%、18.62%、48.86%、51.97%。退耕还林对黑土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表现出阔叶林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针叶林。  相似文献   

10.
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源硒加入土壤中得到硒污染土壤,6种有效硒的浸提剂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浸提时间和土液比进行了筛选,并通过盆栽试验对所选择的土壤有效硒浸提剂进行生物学校验,以找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适宜的浸提剂及其浸提条件.结果表明,NaHCO3、KH2PO4、K2SO4、EDTA、AB-DTPA和DTPA+TEA+CaCl2 6种浸提剂有效硒浸提量都随着浸提土液比的减小而增大,且随浸提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其中NaHCO3和KH2PO4最佳土液比为1/15,振荡时间90min;K2SO4和AB-DTPA的最佳土液比为1/15,振荡时间60 min;EDTA和DTPA+TEA+CaCl2的最佳土液比则为1/20,振荡时间30min.6种浸提剂在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提取的土壤有效硒量与白菜地上部分硒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量以DTPA+TEA+CaCl2及K2SO4最少,只占KH2PO4、AB-DTPA及EDTA提取量的14%~48%,故不适用于作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NaHCO3适用于土壤硒含量高于5 mg·kg-1的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KH2PO4、AB-DTPA及EDTA 3种浸提剂既可提取土壤中水溶态硒,亦可提取部分的吸附态硒,提取硒数量较多,过程简单,重复性好,都可作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浸提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7-取代-8-羟基喹啉从碱性铝溶液中萃取镓时的萃取效率,认为N-601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途的萃取剂。同时,还探索了添加剂加速萃取的效果,结果表明,环烷酸是一种好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以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为原料,就不同提取剂和操作条件对其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性乙醇提取要优于酸性水溶液;在60℃下,以pH≈3、φ(C2H5OH)=75%浸泡虎舌红8~10 h,可获得1.36%的提取率;同时考察了活性炭在去除生物碱提取液中的杂质成分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单板的多样品在多状态、多溶剂的类型下,进行脱脂试验,确定了较好的萃取剂和工艺条件;还从不同的角度对溶剂的回收工艺、回收率和回收设备进行了探讨,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初步研究了大蒜、苦楝、苦参3种植物的提取物室内浸杀土蜗的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8mg/L的大蒜提取液48h的杀螺率达到70%,苦楝提取液浓度为80mg/L时48h的杀螺率达90%,浓度为22.4mg/L的苦参提取液96h的杀螺率达90%;大蒜、苦楝、苦参提取液浸杀土蜗48h的LC50分别为4.96mg/L、37.46mg/L、45.60mg/L,其杀灭土蜗的效果为:大蒜>苦楝>苦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植物全硫与土壤有效硫的相关性,对4种不同的浸提剂进行优选,在选定浸提剂的情况下对土壤有效硫的测试方法进行改进,最后通过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筛选了一种较理想的土壤有效硫评价方法和指标并予以统一,以指导合理施用硫肥。  相似文献   

16.
选取广东主要母质(玄武岩母质、花岗岩母质和三角洲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经过不同磷肥量盆栽试验后的样品作为供试材料,设0.5 mm和2 mm两种粒径,分别采用Olsen、Bray-1和Mehlich-3等3种方法测定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Bray-1法与Olsen法和Mehlich-3法保持在0.01水平下线性相关,而Mehlich-3法与Olsen法却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各方法测定值的相对大小因土壤而异,主要表现在玄武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上,Mehlich-3-P小于Olsen-P,其他主要母质发育的水稻土Mehlich-3-P却均大于Olsen-P;Bray-1-P为Mehlich-3-P的3~7倍不等,为Olsen-P的3~10倍不等,Mehlich-3-P为Olsen-P的2/3~3倍不等;土壤制样粒径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采自北京、河北的14个石灰性土壤所进行的微钵栽培番茄所吸收的硼量作为参比标准,研究了曾用于土壤有效硼测定的7种浸提剂的测定值于参比项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沸水与沸0.01 mol·L~(-1) CaCl_2溶液浸出硼量基本相同;沸水硼、沸 CaCl_2-B、Morgan-B 和Mehlich 3-B 与番茄植株相对吸硼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0.783,0.764和0.77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4种浸提剂浸出硼量均可作为表征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指数。稀 HCl、NH_4OAc-HOAc 和 DTPA 浸提剂则不适合于石灰性土壤有效硼的浸提。  相似文献   

18.
茶园土壤有效态镉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茶园土壤有效态镉提取的提取剂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采集云南省普洱市、浙江省丽水市及嵊州市共62份土壤样品及其对应的茶树新梢样品,分别比较了0.1 mol·L-1CaCl2、0.1 mol·L-1HCl、1 mol·L-1NH;OAc、1 mol·L-1MgCl2、0.005 mol·L-1DTPA 5种提取剂的提取效果,并对提取剂浓度、土液比、提取时间和振荡频率4个因素进行对比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的提取率依次为0.1 mol·L-1HCl>1mol·L-1MgCl2>0.005 mol·L-1DTPA>0.1mol·L-1CaCl2>1 mol·L-1NH;OAc。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有效态镉含量与新梢镉含量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1 mol·L-1NH;OAc>0.1 mol·L-1CaCl2>0.1 mol·L-1HCl>1 mol·L-1MgCl2>0.005 mol·L-1DTPA。提取条件优化试验发现,提取剂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有效态镉提取率影响较大,振荡频率和土液比对有效态镉提取率影响较小。研究表明,以NH;OAc作为茶园土壤有效态镉提取剂,提取参数为提取剂浓度6 mol·L-1、土液比1∶10、提取时间120 min、振荡频率180 r·min;时,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4种花椒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熏蒸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下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熏蒸48h和72h,测定青椒精油、红椒精油、一级麻素及二级麻素时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及LC50值。结果表明LC50值大小顺序为一级麻素〉二级麻素〉红椒精油〉青椒精油.进一步研究熏蒸时间和温度时青椒精油及红椒精油熏蒸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熏蒸时间越长,LC50值越小;温度越高,校正死亡率越大,表明2种花椒精油的持效期较长,在高温下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