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合细菌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广 《河南水产》2005,(2):18-19
光合细菌是一种广布于自然界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硫化物是水产养殖水质监控重要的指标之一,由于硫化物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的特点,使得养殖从业者不严格的取样、试剂盒简单测试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水体中硫化物的含量,甚至会延误时间而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硫化物是池塘生态系统恶化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异常现象来预判硫化物的产生,本文总结了养殖过程中潜在硫化物产生场景供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硫化氢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建 《科学养鱼》2002,(10):47-47
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有毒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在水产养殖业中危害较为严重,当养殖水体中含H2S约0.5毫克/升时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高于0.8毫克/升时引起大批量死亡,在虾蟹育苗水体中危害更为严重,含0.3毫克/升的H2S即引起轻度死亡。笔者曾在合阳县黄河滩区做了几年养殖试验,总结了一些防治硫化氢气体的方法与经验,现供养殖者参考。一、硫化氢气体产生的原因池塘中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气体:①存在于养殖池塘中的硫化物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②异氧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  相似文献   

4.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2):76-76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其广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的各处.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投饵型养殖会导致养殖区域底部环境持续恶化,限制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对采自威海金海滩排污口附近污泥中的海洋光合细菌进行了富集、分离和初步鉴定,模拟自然养殖环境,选取优势菌株进行池塘底泥处理试验(上层水体,下层底泥),分析比较两株菌对底泥的改良效果;试验共获得两株优势光合细菌PSB1和PSB2,分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小红卵菌属(Rhodovulum)。底泥处理试验结果显示:PSB1和PSB2都可以稳定水体pH,降解水中的硫化物、氨氮和化学耗氧量(COD Mn)。PSB1处理底泥最佳效果为:添加1‰的PSB1,水体中pH在6.98~7.33,底泥中COD Mn 、硫化物、氨氮和NO - 2-N降解率分别为92.91%、79.61%、97.00%和73.56%。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可以促进改善水质、维持下层水体的良好水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密度梯度设置为50粒/m2、100粒/m2、200粒/m2、400粒/m2、800粒/m2、0粒/m2的文蛤的养殖密度对养殖体系中底质硫化物和水体COD、溶解氧等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文蛤密度加大,硫化物产生的幅度加大,并与COD呈显著线性关系,溶解氧消耗加剧,水质恶化提前,文蛤密度加大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期间,密度在100粒/m2以上时,文蛤发生规模死亡,密度在100粒/m2以下时,文蛤没有发生死亡,但密度在100粒/m2时,有害物质硫化物的量值在实验后期有上升趋势,表明文蛤生存胁迫加大,密度在50粒/m2时,文蛤生长良好,水质变化不大,适于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珠江三角洲水产养殖水体SQC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锋 《水产科学》2007,26(6):362-365
水产养殖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带来水污染问题、对食品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产业之一。水产养殖水体沉积物的二次污染是鱼病流行、鱼药滥用和养殖水体废弃的关键问题;其中沉积物中的硫和重金属是对水产养殖水体影响很大,而目前研究较少的污染物质。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之一,近年来传统的养殖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安永菊 《河北渔业》2006,(11):25-25,40
1 试验目的 2004-2005年,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下达的 《中国对虾深水池塘养殖高产模式的研究》项目.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养殖的中后期,由于剩余的对虾饵料及粪便对养殖池中的海水水质影响很大.为了比较在增氧与不增氧,使用底改剂与不使用底改剂等条件下,养殖水体中溶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改善水质的有效方法,确保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1.
硫化物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体污染物之一。为探讨水体硫化物胁迫对虾类血细胞的毒性影响,以不同浓度(0.5 mg/L,2.0 mg/L)的硫化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胁迫,于胁迫后6、12、24和48 h取血淋巴,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细胞的总数(THC)、活性氧(ROS)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凋亡率。结果显示,经0.5 mg/L硫化物胁迫48 h后,对虾THC显著下降至11.78×10~6个/mL,为对照组的72.7%(P0.05),ROS含量为对照组的225.2%(P0.05),血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至7.42%(P0.05);经2.0 mg/L硫化物胁迫6 h开始,对虾THC呈现显著的下降(P0.05),血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表明硫化物胁迫刺激对虾血细胞产生大量ROS,诱导血细胞凋亡,从而导致THC下降,这一过程可能是硫化物导致虾类细胞免疫下降的重要机制;随着硫化物浓度的升高,其细胞毒性作用明显提高。血细胞NO含量在2.0 mg/L硫化物胁迫12和48 h时显著升高(P0.05),推测NO可能在硫化物胁迫防御调控中起着信号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菌是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正常生物类群,养殖水体中的细菌与其他生物及水体环境条件共同构成了水产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并参与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水体中的微生物与养殖动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及复杂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近岸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水产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暴发性病害频繁发生,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巨  相似文献   

13.
三都湾网箱鱼类养殖容量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底质硫化物为指标,采样实地调查估算法,估算福建宁德三都湾网箱鱼类养殖容量。选取的5片网箱养殖区底质硫化物调查结果,每片网箱养殖区底质硫化物的含量从网箱养殖区的中心向边缘递减,网箱养殖区外侧硫化物含量均没有超标;利用SPSS软件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功能,分析底质硫化物与单位水体养殖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指数增长曲线方程:y=81.858e1.214x,经相关性分析,得到R=0.989,R2=0.977,p0.01(n=6),相关性显著。根据该方程和底质硫化物评价标准,计算得出三都湾网箱适养水域的鱼类养殖容量为1.07kg/m3。  相似文献   

14.
养殖环境底质中硫化物的形成、危害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养鱼》2004,(8):73-73
硫在养殖水域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和分布与养殖生物的活动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养殖环境底质中的硫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无机硫主要是硫酸盐、硫化物和单质硫。其中养殖环境底质硫化物的含量是衡量底质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其与有机物负荷量成正相关,与生物量呈负相关,并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水产养殖污染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白洋淀水产养殖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其中,饵料的投放、添加剂和药剂的使用、鱼类的排泄以及底质释放等是造成水体中氮、磷含量偏高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水产养殖对水体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渔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作了综述,从发展健康养殖和改善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了白洋淀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氯——水产养殖业的绿色消毒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氯制剂的缺点在水产养殖过程中 ,为防止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 ,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 ,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 ,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 ,采用氯制剂较多。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这些氯制剂虽然具有较强的杀灭水体中病原体的作用 ,但使用这些氯制剂时 ,人们忽略了氯制剂中含有的有效氯与水体作用而生成各种卤代物 ,产生不易挥发的氯化有机物的问题。如三卤甲烷等多种有机卤代物。而三卤甲烷 ,已被确认为致癌物。到 2 0世纪 80年代 ,人们又发现了另一类非挥发性的氯化消毒副产物 ,卤已酸、二氯已酸和三氯已酸等。…  相似文献   

17.
亚硝酸氮(NO2-N)对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大量实验资料早已对其致病和致死机理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同时各国水产养殖业因其发生养殖水产动物致死事件也是屡见不鲜。面对养殖水体,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亚硝酸氮,一些降亚硝酸氮的方法已被采用,但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PSB)在稚鳖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PSB)可利用光能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合成菌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光合细菌具固氮、固碳、放氢、氧化硫化物的功能.它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含蛋白质65%,并含多种维生素、促生长因子、抗病毒活性因子、辅酶Q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和直接施于水中可增加养殖品种的体重、提高养殖品种成活率和品种的抗病力、净化和改良养殖水体水质。为探索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笔者2003年6月至9月进行了光合细菌投喂稚鳖和直接放于养殖水体中的养殖试验,现就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冬冬 《齐鲁渔业》2020,37(2):18-19
锦州是辽西地区海水养殖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区域,主导养殖品种是海参和中国对虾。在参、虾混养过程中多使用微生态制剂对池塘进行改善水质、调节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等。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优质的水质改良剂和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多使用红色假单胞菌属的混合菌株[1],它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PSB应用于池水净化,对虾养殖池塘应用PSB后,氨态氮下降58%,硫化氢下降50%,溶氧增加13.6%[2],邢华3利用PSB对虾池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信娣  陈瑛 《水利渔业》2007,27(1):80-82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调节作用表现在调节养殖水体氮循环,降解水体中有机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调节水体微生态群,调节养殖水体pH,增加水体溶氧等方面。提出了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