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纯黄荧光茧色品种龙限A和纯紫荧光茧色品种龙限B为材料,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荧光色对造卵数、产卵数、产卵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3.
以6个现行家蚕原种为材料,探讨了5龄期添食“蚕用营养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营养饲料对发育经过无影响,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有所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略有降低,对造卵数、产卵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日系品种优于中系品种,残留卵率均比对照区显著降低,对蚕种质量无影响,5龄食下量显著减少,叶卵转化率平均比空白对照提高16.9%,比清水对照提高9.0%,单位面积桑园的制种量可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探讨了环境条件对桑蚕吐丝后毛脚蚕或蛹体内残留丝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熟蚕上簇、适温下吐丝及斜营茧,蛹体或毛脚蚕内残留丝率最少;未熟蚕上簇、簇中低温(低于20℃以下)及横营茧,残留丝率最多,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桑蚕吐丝结茧,是其保种的一种本能反应,然而,熟蚕吐丝,并非将合成的丝蛋白全部吐出,在体内尚残留少量丝液,其残留丝率的多少,与所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导的很少,仅据日本试验报导,营茧位置不同,体内残留丝率亦不一样,以直营茧残留丝率最多,横营茧最少,斜营茧居中。为了摸清环境条件对蛹体内残留丝率的影响,我们从5令食桑时间长短、添食蜕皮激素、簇中温度高低及营茧位置等方面着手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为提高桑蚕吐丝率、控制最适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丹白裤瑶族人有饲养地方家蚕品种南丹白裤瑶蚕制作平板丝的习俗。对南丹白裤瑶蚕使用平板上蔟和使用折蔟上蔟的平板丝吐出率、化蛹率、化蛾率等进行试验调查,并以普通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结果表明:将瑶蚕用平板上蔟吐平板丝时,吐丝量和蛹、蛾期的生命率指标均优于用折蔟上蔟营茧,而两广二号的表现与瑶蚕相反;相同上蔟条件下,瑶蚕相对于结茧吐丝的平板丝吐出率为140.25%,极显著高于两广二号;瑶蚕在折蔟中营茧时,双宫(多宫)茧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试验证实瑶蚕是一个适宜吐平板丝的家蚕地方品种,且好结双宫(多宫)茧。  相似文献   

6.
不同蚕品种添食不同物质对茧质和造卵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尔军 《江苏蚕业》1998,20(2):18-20
家蚕添食J_v、V_c、C_s化学物质,具有延长5龄盛食期推迟丝腺增重峰值的出现,对高茧层率蚕品种的茧质提高作用较小,但能增加造卵数,对低茧层率蚕品种则有提高茧质减少造卵数效应。  相似文献   

7.
对芳草、晨星各原种的产卵特性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品种品系的肾体重与造卵数、产卵数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多数品种产卵相当块,2小时内产出率在50%以上,但芳草A、晨光产卵较慢;产卵速度的杂种优势日系品种明显,中系品种不明显;造卵数和产卵数中系、日系都有明显杂种优势;母蛾3日内冷茂对产卵数无影响,不育卵稍有增加;芳草A,晨光的不产卵蛾,少产卵蛾较多;各原种的发蛾率都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8.
原蚕饲育以获得产卵量多、卵质优为目的。增加产卵量,提高蚕种质量是蚕种生产的重要课题,饲育技术必须着眼于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造卵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母体内所积累的造卵物质的量和质,所以技术处理只有在促进越年性、稳定眠性、提高生命力和卵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及良卵率。本文就繁育技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桂蚕N2在繁育过程中,中系原种存在不良卵较多的问题,使蚕种折净率低,蚕种产量、质量受影响。为了探明所配雄蛾对产卵性能的影响,设计两个中系亲本分别与不同品种雄蛾交配的试验,调查各处理所产蚕种的无效卵圈、产卵量和不良卵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C9C与不同品种的雄蛾交配,对无效卵圈数影响不显著,对单蛾产卵量和良卵率的影响显著;NC99R与不同品种的雄蛾交配,对无效卵圈影响不显著,对单蛾产卵量影响显著,但对良卵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原种千克茧不同粒数的阶段制种对比,以掌握千克种茧各粒数段的不同产卵量、不良卵情况。结果千克种茧制种量最高的是750至800粒,其次是650粒、850粒;不良卵率则随着千克粒数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家蚕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09荧"、"909荧"和常规品种"932"进行自然羽化和人工削茧羽化对比试验,了解这2个新品系自然羽化方式的良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人工削茧羽化和自然羽化处理区的死蛹率、总羽化率、病死蛾率、单蛾产卵量、良卵率、遗腹卵率等均没有差异。"09荧"、"909荧"、"932"自然羽化处理区破茧健康蛾率分别为88.09%、75.35%、80.94%,其中"909荧"、"932"的破茧健康蛾率显著低于同品种人工削茧处理区的羽化健康蛾率,这对提高良种繁育系数有一定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09荧"、"909荧"、"932"自然羽化处理区后期的健康蛹率分别高达93.04%、97.28%、97.72%,均高于同品种的人工削茧处理区,"909荧"与"932"间没有差异;2个新品系平均单蛾产卵量均高于"932",但良卵率均略低于"932",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桂蚕N2"原原种繁育的过程中单蛾产卵量偏少的原因,调查"桂蚕N2"4个亲本NC99R、NC9C、NJZ、NJ7的单蛾产卵数和遗腹卵数。结果显示:NC99R单蛾平均造卵数仅476粒,与其余品种相比明显少,是导致该品种单蛾产卵数低的重要原因;NC9C单蛾平均产卵率仅有67.43%,导致了该品种单蛾产卵数偏低。分析表明,"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的单蛾产卵数明显偏少,是导致该品种原原母种单蛾产卵量少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改善原原母种蚕期饲养、蛹期种茧保护以及延长交配时间等措施来提高中系品种的产卵率。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桑蚕品种桂蚕N2中系原种繁育的桑品种,以伦教40、强桑1号、桂桑优12杂交桑、桂桑优12母本4个主要桑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桑叶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发育经过的差异较小,生命力、茧质及卵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强健性、茧质、造卵数、良卵数、折净率等多个指标,确定桂蚕N2中系原种繁育较适宜选用的桑品种为伦教40、强桑1号。  相似文献   

14.
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通径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中、日、欧系原种供试,每品种饲育3区,调查有关性状.对茧层重、蛹体重、全茧重、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造卵数、产卵数和产卵效率等9项性状作了遗传通径分析,并根据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将各别的通径图有序地连接起来,形成通径网络.对遗传通径网络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吐丝营茧期的环境与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上簇环境对茧丝质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报导,认为簇中开门开窗能提高茧质。而不同温度、湿度、气流到底有何影响?什么时候影响大?材料不全。我们认为簇中环境影响茧丝质的时期,主要是上簇前期——吐丝营茧期。因此,有必要对吐丝营茧期的环境与茧丝质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徐厚容 《蚕业科学》1994,20(4):257-258
匹鲁卡品对家蚕的生殖效应徐厚(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家蚕的产卵数是由造卵数及产卵率决定的。造卵数多的蚕蛾,不一定产卵数就多,但造卵数无疑是决定产卵数的最重要因素。造卵数是指发育完成卵的数目,这种卵的卵壳完备,外表同产出卵一样。在蛹中期以前,不论蚕品种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现行春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杂交原种的生命率、产卵量表现及性状变异。研究表明:杂交原种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在春期和秋期分别比原种高10.08%和9.99%;产卵量比原种增加18%,良卵数增加22%;全茧量、茧层量、茧幅整齐率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四元杂种比二元杂种稍大,但开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正>不同桑品种的桑叶营养成分有一定差异,对原蚕的饲养成绩和制种成绩也有不同影响.原蚕苏5、苏6在5龄饷食起分别用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湖桑32号)桑品种饲育,调查全茧量、茧层量和死笼率,以及造卵数、产卵数、不良卵率等蚕种生产成绩,其结果用多元方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行春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杂交原种的生命率、产卵量表现及性状变异。研究表明:杂交原种的虫肾统一生命率在春期和秋期分别比原种高10.08%和9.99%;产卵量比原种增加18%,良卵数增加22%;全茧量、茧层量、茧幅整齐率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四元杂种比二元杂种销大,但开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正> 塑料折簇,是现行推广的优良簇具之一。它具有使熟蚕多结横营茧,增加上车率,减少下脚茧,提高蚕茧产量和茧丝品质,有利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特别是塑料折簇更具有经久耐用,利于消毒,便于保管等优点。根据我们于1987年春季在阆中县柏垭镇农村的张光才等蚕桑重点户推广使用,共养零4.6张,其中各用2.3张分别使用塑料折簇和草笼上簇,在同条件下比较结果:塑料折簇正茧88.5公斤,草笼正茧70.3公斤;塑料簇下脚茧4.35%,草笼下脚茧9.52%。实践证明:使用塑料折簇,对提高茧丝品质和养蚕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效果,是值得广泛推行的优良簇具。现将塑料折簇的使用方法用图片简要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