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工艺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是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等蛋白质类抗营养因子与改善营养效价的可行方法。发酵豆粕工艺过程的目的之一是达到较高的蛋白质水解度(DH),以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降解大豆抗原蛋白质消除其抗营养因  相似文献   

2.
固态发酵豆粕营养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固态发酵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方法。豆粕是畜禽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幼龄动物对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对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和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者就固态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考察固态发酵对复合蛋白饲料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复合蛋白原料为棉粕、菜粕和豆粕,固态发酵所选用的菌种为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猪源乳酸杆菌,按1∶1∶1比例接种到物料中,接种量为10%,连续发酵3 d,干燥后制得固态发酵复合蛋白。在测定其常规养分含量基础上,测定了其氨基酸和抗营养因子含量、pH及系酸力。结果表明,固态发酵后复合蛋白中粗蛋白质、真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和总能分别提高9%、1.9%9、%、11.6%、1.3%,同时抗营养因子游离棉酚和异硫氰酸酯含量分别下降45.4%和27.8%;固态发酵复合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而且固态发酵复合蛋白的系酸力和pH降低。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大豆副产物豆粕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文从豆粕的组成、营养成份、抗营养因子等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豆粕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发酵豆粕的发展及研究成果。概括发酵豆粕的用途、工艺流程和优缺点。并对固态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豆粕是一种优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其含有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以及植酸盐等抗营养因子。微生物发酵可以改善豆粕的营养价值,发酵后各种抗营养因子降解,小肽含量增加,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本文综述了豆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对反刍动物的危害,并就发酵豆粕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的研究豆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益生菌固态湿发酵对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地衣芽孢杆菌(Bac-l)、凝结芽孢杆菌(Bac-c)、罗伊氏乳杆菌(Lac)、米曲霉(Asp)、酿酒酵母(Sac)、沼泽红假单胞菌(Pho) 6种益生菌,固态发酵48 h,以粗蛋白、酸溶蛋白、蛋白酶、抗营养因子等为指标,从发酵豆粕营养指标、酶活性、抗营养因子含量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增加至31.55%(P<0.05);酿酒酵母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后酸溶蛋白含量提升至12.98%(P<0.05);罗伊氏乳杆菌能够有效降低pH(P<0.05),提高干物质回收率达到94%(P<0.05);发酵豆粕时,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酸性蛋白酶活性最高,酿酒酵母的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P<0.05),酿酒酵母的植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优;米曲霉分解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最强,对3种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降解率也最高,分别达到64.71%、78.94%和98.07%(P<0.05)。说明益生菌发酵可以改善豆粕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固态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大豆的副产物豆粕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文从豆粕的组成、营养成份、抗营养因子等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豆粕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发酵豆粕的发展及研究成果。概括了发酵豆粕的用途、工艺流程和优缺点,并对固态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媛媛  冯杰 《广东饲料》2006,15(2):34-35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和蛋白质的有效吸收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豆粕深加工方法更受到重视,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的影响,促进大豆蛋白更有效地降解吸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豆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经研究表明,经过发酵的豆粕,较大程度降低了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有效消除大豆蛋白的抗原性,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肠道的吸收利用。1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在豆粕中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大豆凝血素、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及致甲状腺肿素…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实时监测豆粕发酵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以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HTGC-10为发酵菌株,降解甘露聚糖,使用薄层层析及实时电泳检测菌株HTGC-10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菌株HTGC-10可将甘露聚糖降解为小分子的甘露寡糖;使用HTGC-10发酵10%的豆粕,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抗营养因子,将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KTI抗营养因子分别降解至原含量的11.9%、18.5%和2.0%,继续发酵24~48 h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作用不大。研究表明,豆粕发酵以24 h为宜,可以更好地利用豆粕资源。  相似文献   

10.
替代鱼粉的蛋白资源开发成为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营养研究的热点。其中,发酵豆粕以其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平衡的氨基酸组成并含有较低的抗营养因子等特点受到关注。综述发酵豆粕及其营养特点、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及其使用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