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活力对低温和人工老化胁迫的反应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棉花种子活力的品种差异及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活力结果的影响,以17个棉花主栽品种(系)为材料,用简化的标准发芽、低温发芽和人工老化发芽3种方法测定棉花种子活力,并分析种子物理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活力测定方法下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各活力指标表现趋势也不一致,低温条件主要抑制种子幼苗的生长势,老化条件则主要抑制种子的发芽率。简化的标准发芽的活力指数与2种逆境发芽下的活力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对3种测定方法的种子活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中棉所102、新陆中42、湘杂7号、XG39K5、屯杂6号及皖杂9号等高活力品种。低温和人工老化发芽条件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与种子各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种子密度和健子率在不同发芽条件下均与种子活力关系最密切,可作为判断棉花种子活力大小的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成熟度花生种子发芽率及活力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建成  王辉 《种子》2005,24(1):3-4
本文以8130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情况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活力差异极大,成熟度高的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活力强;成熟度越低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干重明显降低,种子活力低.  相似文献   

3.
以泰山海拔200~1 000 m的侧柏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照培养箱观测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分析了千粒重、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生物量和根尖酶活力的变化,研究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海拔增加,千粒重呈波浪形变化,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先增加再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增加.培养皿内幼苗总鲜重和单株幼苗鲜重随海拔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根尖酶活力没有显著变化.综合种子的萌发特征和幼苗生物量,海拔300~500m的种子有着最高的活力,而海拔超过500m种子活力降低.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是影响其天然更新的重要机剞.  相似文献   

4.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浅谈转基因大豆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子活力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1种子活力 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优质种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具有较高的活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评价种子的质量都以最适宜的标准发芽条件下所测得的发芽率来表示,并且把种子萌发结果归结为发芽和不发芽的两点分布。在我国,目前则普遍采用郑光华总结的定义:“种子活力是指种子的健壮度,包括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及生长潜势和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对老化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100mg/L~500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茎用莴苣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茎用莴苣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经过400mg/L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活力指数是未经处理的老化种子的10.44倍,种子老化严重抑制了种子活力,而较低浓度的青霉素处理可以修复老化对种子的损伤。青霉素与低温冷处理(5℃)的协同作用对茎用莴苣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是极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超干燥保存的烟草种子活力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在烟草种子超干燥保存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对1993-1994年采收并经过超干燥处理的4份烟草种子分别在原干燥器内继续保存2年和4年后进行的种子活力跟踪试验。并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指标作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为:2年后不同干燥剂间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其中,各处理的种子活力排列为:硅胶>硅胶>生石灰>生石灰;2:1>1:1>3:1>4:1;牛津3号>其它品种。4年后,烟草种子的发芽指数硅胶>硅胶+生石灰>生石灰。万良烟>其它品种,比例间无显著差异。对种子的含水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关矩阵进行分析,结果为含水量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之间,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之间,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之间差异显著,种子含水量对种子活力贡献最大,其次为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几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多元方程表示:Y=0.496507+0.136777X1+0.000567X2-0.007197X3-0.000201X4。方程可信度达93.12%。该试验为长期,安全保存烟草种子和延长超干燥烟草种子保存寿命提供理论依据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莴苣种子在50℃下恒温贮藏,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老化速度差异很大,高水分种子迅速死亡,贮藏第28天,含水量>6.7%的种子已死亡,而含水量<6.7%的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下降明显,种子贮藏至第392天时,含水量>4.1%的种子全部死亡,而含水量为1.6%~4.1%的种子其发芽率≥68%.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下降要快于发芽率.50℃恒温贮藏392d,含水量为2.0%~3.0%的种子活力下降最慢,含水量2.0%~3.0%是莴苣种子50℃恒温贮藏的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
超干燥烟草种子活力丧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项试验研究1979~2000年采收并经过超干燥处理的37份烟草种子在4种贮藏条件下保存,定期进行发芽试验.一年后在温室种子柜和室内种子柜保存的种子失去发芽率,而在低温冷藏库和干燥器内的种子仍保持原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长期、安全保存烟草种子和延长超干燥烟草种子保存寿命提供理论依据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浸种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孙渭  李斌  杨建雄  朱淑云 《种子》2003,(3):10-11,14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引发烟草种子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变化,并筛选出PEG浸种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结果表明PEG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缩短出苗时间,处理后的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色酶和酸性磷酸醋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以20%、25%和30%浓度PEG处理烟草种子3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叶底红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条件下叶底红种子的发芽特性,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种子发芽过程和不同温度、光照、采收期、种子贮藏时间等因素处理条件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底红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种子发芽为子叶出土型。在温度10~25℃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发芽速度越快,25℃下的发芽时间为11天,3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秋季采收的种子的发芽质量最好,幼苗长势也最好;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播种以不覆土为好;贮藏期对发芽速度影响不显著,但对发芽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贮藏30天内,发芽率下降5.7%,贮藏240天的种子只有12.7%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野苹果花粉活力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的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培养基法研究了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浓度蔗糖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常温保存3d以内活力较高,平均萌发率为58%,保存5d以后花粉活力开始明显下降,平均萌发率为37%,保存30d以后平均萌发率仅1%,几乎无活力;花粉4℃保存10d以内具有较高活力,平均萌发率在50%以上,4℃保存130d仍有活力;蔗糖对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5%蔗糖较好。单株间花粉活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分条件下水青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亮  李策宏  熊铁一 《种子》2006,25(11):33-35
以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水势控制材料,分别进行种子水分试验和引发试验,以确定不同水分条件下水青树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在高水势条件下,种子萌发受到抑制,但是种子活力不受影响。在引发过程中,1~3d时,不同水势下种子萌发能力没有显著差异;8、16d时,种子萌发能力逐渐下降,尤其以16d最为显著,表现为种子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黄连木不同优株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世岩  宋新芳  李士美  李保进  武海卫 《种子》2006,25(8):32-34,45
通过对泰山黄连木不同优株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及发芽特性研究,发现5^#优株种粒大,千粒重达62.84g,相对含水量为17.22%,绝对含水量为20.88%,种子活力为97.5%,发芽率为82.0%,发芽指数为13.86。红粒优株种较大,千粒重为63.10g,相对含水量为41.15%,但红粒优株种子均不能发芽。8^#、1^#优株在物理特性上与5^#优株相差不大,但发芽率不及5^#优株。4个单株和一个混采(对照)种子的生活力为7.5%~97.5%;发芽率0~82%;发芽势0~50%;CT曲0~17.8;MTG为0~3.61;CGR为0~40.8.  相似文献   

17.
琼花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影响琼花种子萌发的播种时间、贮藏方式、播种深度、播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藏种子播种期越早,发芽率越高,播种期迟于6月种子就无法萌发;种子仅在秋季萌发;室温沙藏、浅播、蛭石为播种基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Germination of eight spring barley varieties, grown in two years at eight different locations in State varietal trials in the Czech republic, was analysed. All the combinations were test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for germination as recommended by ISTA and also at low temperatures (5 and 10°C), and underwater stress (- 2 and - 4 bar). Germination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stress was considered as a character of seed vitality. Varieties in nearly all experiments wer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variation and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variation was higher for vitality (5.7–38.7%) than for germination (2.0–4.3%). However, the percentage of germination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percentage of vitality. The location in nearly all the experiments caused the greatest variation and the impact was greater for germination than for vitality. Provenance effects were different for germination and for vitality; grains harvested in the lowland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values, but not the highest vitality values. The results should encourage breeding for seed vitality and some reconsideration of provenance effects on seed vitality.  相似文献   

19.
武彦芳  张建  祈茜  王小映 《种子》2017,(4):32-35
探讨不同老化处理方式对药用蒲公英种子质量、幼苗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贮藏11个月以上的种子,活力全部丧失;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不断降低,但对种子发芽势影响不同;2)甲醇老化处理之后的幼苗长势最佳,高温高湿老化处理的幼苗长势次之,正常发育的幼苗长势最差;3)正常发育的蒲公英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随老化时间递增,高温高湿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甲醇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甲醇老化处理1.5h的幼苗叶绿素总量最高,与其它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随老化时间延长,叶绿素总量均呈上升趋势;甲醇老化处理1.5h幼苗,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约为正常处理幼苗的10.2倍,随老化时间延长,甲醇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经历了一个骤降又骤增的过程;高温高湿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