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截干蓄枝”法培育榕桩盆景,经常要截掉枝干。截下的废枝有的收尾自然,有的侧枝四向散射,略加修剪就得一棵小树。能否变废为宝,用废枝育出桩材? 笔者这盆榕桩是用废弃的枝干培育而成的。1996年春末截一榕桩顶枝,截口枝径3厘米,两侧互生枝径约1厘米的侧枝,剪后取之嫌小,弃之可惜。思前想后还是种在一个花盆里。第三年入夏定托移植,第四年根部出现薯块,七年培育共剪三刀。成型桩高17厘米,四托一顶。2003年3月剪后摄下照片。今后培育重点是促使顶冠丰满。自培自育桩材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是解决桩材来源的主渠道。用榕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劝君善待废榕枝。  相似文献   

2.
一、榕树桩材的由来我非常酷爱盆景艺术,工作之余,节似休闲,都在学习栽培和创作盆景。1992年我出差到广州,在河山盆景有限公司发现一盆大榕树桩景,盆长1.2米,树高也有1米多,虽然根盘不好,很少枝托,但树干左倾较为柔顺,很有动势,特别是左边一枝可做成大飘枝,整体来说是可塑之材,对我很有吸引力。在这一年里我几次去广州,都要去看一次,真想买下。但价格很高,可望而不可及。1993年春,在亲朋的支持下,我终于买回了这盆榕桩。当时我的亲人、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3.
所谓补枝,是在原桩某部位已无法萌芽,而造型要求又非要它长出枝条的情况下实施的。笔者用同株枝条靠接法,在一株薯榕上靠接侧枝,使此桩不长芽的部位“长”出新芽,获得成功。现接痕已消失,和主干上生出的侧枝无甚区别。今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育枝在需靠接补枝的一侧上部培育一长枝条,培育期一般在一年以上。长度视情况而定。靠  相似文献   

4.
笔者1994年获得一蔸细叶榕树桩,主干高40厘米,上粗15厘米,下粗11厘米,共有6条丛生枝在主干上端水平线上,粗度相似,不分主次(见墨图1),粗一看是低劣桩材。其实细叶榕树种,生长快,易成型,愈合力强,且不见人工痕迹。又是黑树皮,生气根多,可快速改变主干的不足。同时树龄不老,枝干  相似文献   

5.
木是常绿灌木,多数树干矮小,弯曲多变,枝细且韧,萌发力强,可修剪造型.如土、水、肥等掌握得好,一般比较容易种养。只是不能像榕、榆那样可以随时修剪,造型时重剪必须适时、适度,掌握得好,不但能枝荣叶茂,还可花开二度。如扦插自育8年的《飘白九天揽秋辉》。在种养木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修剪问题。初养时,看到新桩萌芽细枝很多,以为可以像榕、榆一样,留下理想部位芽条,抹去多余部分。谁知过了  相似文献   

6.
一棵好桩美中不足,该有枝处缺枝,桩景制作中常碰上此类憾事。自然,诱生新枝与嫁接新枝是弥补缺陷的常用方法,但要受到种种限制,得来非易。下面介绍几种既简便又有效的补枝方法。一、配株补空树桩如果下部缺枝形成高脚,或是一侧单面缺枝,可以另配一二株姿态适合的同种小桩,以配株的枝冠弥补主桩枝位的空  相似文献   

7.
榕的种类繁多,现有在广大培育者之手的榕桩绝大多数是红榕与白榕,其生态情况无大差异。它们的叶片都偏大(平均面积约12.3平方厘米),枝条的节距都偏长(平均长度约2.41厘米)。这就是榕桩盆栽存在的两个缺陷。为弥补上述缺陷,虽有人采用剪枝、打叶、控水、控肥的办法,以缩小叶片面积,但收效甚微。笔者经多年观察,反复试验,认为采用高枝嫁接可以弥补这两个缺陷。这就是用普通榕桩作砧木。选用印度  相似文献   

8.
琢璞成器     
去年农历三月花八千元买了右上图这个榕桩,同行都说不值,并历数它的欠缺:①根盘不规则;②第一第二出枝第一节都太板;③主干切口愈伤眼太鼓,直接影响它整个艺术生命;④整树布局臃塞,集中表现在第一出枝;⑤要做到马虎成型,树高要二米以上,届时根盘将不复存在。其实这些也是我当时的  相似文献   

9.
<正>培育一盆艺术性较高的树桩盆景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形神俱佳的桩景作品,无疑是盆景爱好者和制作者所向往的。实践证明,通过人工促老催古的技术处理,即可达到在短时间内使树桩成型的目的。选材每年冬季和早春,选取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态优美的奇特老桩。截枝养冠截枝养冠是桩景造形中必  相似文献   

10.
飘枝是桩景诸枝中的姣姣者,它在桩景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体现出为桩景造动势、添活力、增神韵的功能。凡桩景制作者无不在飘枝处理上倾注情感,施展技艺,以期获得成功之作。笔者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就桩景飘枝谈几点认识,十分肤浅,借以抛砖引玉。 1.飘枝的产生飘枝是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法。如同古诗词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等夸张诗句一样。桩景的飘枝也是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法。当然不是毫无依据的夸张,而是制作者吸收了大自然中诸多树木某些外伸枝姿态后的再造姿态,是由形象——抽象——形象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过的夸张姿态即飘枝,它把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更气派,更浪漫,更具艺术魅力。在实际创作中往往会产生一飘枝救“活”一桩景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72岁。爱好盆景始于80年代初。退休前在咱家小阳台上培育了几盆榕、朴树桩盆景,虽不算佳品,但在工作之余,自我欣赏,总觉得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2.
用枝条繁殖细叶榕,成活率高,要想获得中型桩材,可选用干径4至8厘米的枝干扦插。但这些树桩头尾径相差无几,桩头不大,没有自然形成的板根,难得古树的桩相。我们家自1995年开始探索盆栽榕桩侧枝及桩头蓄育问题。现已取得成效。现介绍一棵榕桩的培育经过:1、促生气根促生气根,以根蓄干,可使桩头肥大,树干逐渐收尾变小。具体做法是:待成活的中型榕桩长势旺盛时,在估算日后该桩成型高度的三分之一处,四向上下交错横切树干,长约一厘米,宽约二毫米,深达木质部,而后用塑料薄膜缠绕树干。施艺后实施扣水,通过洒水增加湿度。两至三个星期后,树桩的切口处长出白根,为防止新生根被晒干,要勤洒水。切干促生气  相似文献   

13.
榕树是我国南方树桩盆景的重要树材之一。榕桩的美,不仅在枝、干、叶,而很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它的根系。而植物的根、茎、叶,它们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所谓根深叶茂就是这个道理。盆栽榕树在有限的范围内,不可能形成深根。大自然中,长在泥地的榕树,根是深了,但多数不能使根  相似文献   

14.
《苍龙盘石》是一盆野生榕桩制作的附石盆景。树高92厘米,宽75厘米。 6年前,我购进了这一榕桩。据说,桩头采自高山,从乱石压迫中挖掘出来,已养护经年。榕桩原栽于深盆,根盘部份几乎都埋没在土里,主干苍老强韧,收缩尖细有力,左右旁生两干,与主干成三叉状向上,并已萌生浓浓的三簇绿叶。经仔细观察,我认定此树桩相优美,树龄老大,长势良好。本页中栏上图是洗土露根、截除左边直干、植入浅盆半个月后的树相。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市榕桩盆景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由’99昆明世博会盆艺金奖获得者郑建明担任所长。该所先后完成了榕薯(人参榕)高速培育法、榕景根盘塑造法、枝干整枝快速插接法、瓜子叶片常年调控法和老树桩驯化培育等科研课题,实现了榕景技艺重大突破,有效地缩短了榕景的培育周期,极大地提高了榕景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榕景《风韵飘然》和福建茶《苍翠矫健》分别摘取了全国第四届花博会金奖、福建省第三届花博会特等奖和一等奖,首届海峡两岸花博会一等奖,并双双荣膺’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为不断准动榕景制作技艺的进步与发展,该所已在短期内研究解决了“榕景无土栽培”和“开发榕景新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谈的几个问题,是指对所采集到的盆景毛桩如何进行基础造形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针对毛桩主干的走向定势,哪些枝要留,哪些枝应舍,哪些枝要蓄,哪些枝要控的问题。这“留”、“舍”、“蓄”、“控”四个字是树桩盆景造形的第一步要领,是基础的基础。但有些盆景爱好者由于造形艺术修养不够,往往对所采到的上等好桩总是这个杈舍不得截,那根枝也舍不得剪,留来留去,养了多年还是一些山野毛桩。这里就这一问题谈点本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无论是从村郊、山野采集到的,还是自家培植的毛桩,对其主干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有的要观察数日数月甚至更久,方能定出哪是观赏的正面,  相似文献   

17.
树桩盆景创作需要一个长的时间过程。岭南盆景中的一些大型桩、巨型桩,成型时间约为12~15年,或者更长;中型桩8~12年;小型桩也要3~5年。岭南盆景的特征是截干蓄枝。蓄枝的艺术要求是干、枝逐级收尖,最后达到任剪下  相似文献   

18.
附石榕盆景《峰头望故乡》的石料是一方高55厘米的钟乳石,树种为小叶榕。作品经育桩、附石、蓄根、造型四阶段培育,历时8年。 1.育桩选榕桩截干后的桩尾作扦插苗,92年春栽在河沙与园士比为7:3的苗床里。当年入秋移植进大号陶质花盆,让枝条疯长,春夏两季适当扣水,盆土宜干不宜湿,防止烂根,以便培育出长根。盆栽两年不换土。  相似文献   

19.
正垂叶榕又名小叶榕、细叶榕,为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均有分布和栽培。垂叶榕为常绿乔木,高可达6m,盆栽丛生呈灌木状,幼枝淡绿色,后呈灰白色或棕褐色,树干易生气生根,小枝柔软下垂。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全株具乳汁。花期8~11月。常见的栽培变种有花叶垂叶榕,叶绿色,中间  相似文献   

20.
制作榕树桩景,不论是桩头榕或薯榕,只要茎杆苍老、造型美、有自然的古树姿态,就是优美的盆景。不要过于追求动物形象,要“好象”不要“真象”如果忽略了大自然的古树姿态,就失去了盆景艺术的意义。榕树盆景的特点,就在于能从枝上长出空、气根,沿枝干蜿蜒下垂,久之,根茎枝干交错,悬根露爪盘结盆面,古态盎然。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经验。一、空气根培养法当你的一盆榕树盆景培养到枝叶茂盛时,只要在需要空气根的枝干上,用铁线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