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探明大田膜下滴灌地膜下凝结水珠造成滴灌带灼伤的问题,在田间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滴灌带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具有破坏作用的凝结水珠的直径分布及焦距,观测了不同直径水珠灼伤滴灌带所用的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对滴灌带造成灼伤的膜下水珠直径分布在5~9mm之间,水珠透镜体产生的焦距与其直径成正相关关系,且水珠直径越大,其造成滴灌带灼伤所用的时间越短,一般10~30min即可灼伤破坏滴灌带。并提出了防止膜下凝结水珠对滴灌带造成灼伤破坏的方法,对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国内外对膜下滴灌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理论及技术研究的方向,展望了膜下滴灌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疆膜下滴灌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提出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出现是一种必然结果.文中回顾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滴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投资,作物增产是滴灌技术迅速推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膜下滴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黑龙江省某国营农场面积约66.67hm2小麦种植区进行膜下滴灌系统设计。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其次,计算了滴灌设计的耗水强度、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确定了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滴灌的轮灌制度、毛管的极限长度和水头差分配,确立了各级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并进行了滴灌管网系统的布置,推算了各级管道的流量,进行了管网的水力计算;最终选择了水泵的型号。膜下滴灌系统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帮助。实践表明,膜下滴灌系统较传统种植方式节水灌溉,平衡施肥,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石河子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军 《节水灌溉》2005,(5):45-47
对石河子垦区近几年膜下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滴灌技术在大田棉花应用中种植模式和滴灌带布置方式的变化,对大面积推广应用中采用的2种布管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并对今后滴灌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兵团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疆兵团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推广面积非常大,但在应用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兵团部分已建滴灌工程应用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滴灌工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主要由于各级部门在推广过程中缺乏对各地区自然条件(土壤、气象、水量、水质)、劳动力条件、经济能力等客观条件和技术适应条件的考虑造成的.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技术不成熟问题,特别是滴灌技术设计参数不完整,无法进行合理的设计.而要得到相关设计参数必须首先在技术推广区进行生产实验,通过实验解决影响滴灌技术应用的各种问题,为技术设计提供可靠而全面的资料,然后才能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稻膜下滴灌穴直播的农艺要求,分别设计了不同种植模式下适用的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并对关键部件滚筒式穴播器和覆土装置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其播种性能的因素依次为成穴鸭嘴长度、滚筒式穴播器的滚筒直径和行走速度,影响其覆土性能的因素依次为导土板螺旋升角、覆土滚筒直径和行走速度。在较优参数组合鸭嘴长度28mm、穴播滚筒半径180mm、覆土滚筒螺旋升角35°、覆土滚筒直径360mm、播种机行走速度0.65m/s时,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2.6%,穴粒合格率为94.7%,覆土合格率为91.2%,空穴率为1.8%,平均产量达10500kg/hm2,该播种机能满足膜下滴灌水稻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套,改变传统大豆种植方式的一项综合生产和实用的农业技术,可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介绍了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稻直播膜下滴灌种植技术,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应用水稻直播膜下滴灌种植技术产生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疆兵团石河子市水利局自 1996年试验应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棉花等大田作物以来 ,在大田滴灌工程的规划设计、系统操作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本文就大田作物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制定与实施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系统轮灌方式对降低投资的影响、适宜经济流速对管道管径选择的影响、降压运行对原设计滴灌带铺设长度的影响四个方面作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克新1号’品种的脱毒原种为材料,研究了膜下滴灌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阶段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下,各时期阶段耗水量和耗水强度以块茎膨大期最大,其次是块茎形成期、苗期、淀粉积累期;除淀粉积累期外,全生育期耗水量和平均耗水强度及各生育时期的阶段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极显著高于覆膜不滴灌;膜下滴灌马铃薯耗水层主要集中在0~40cm,而覆膜不滴灌为0~60cm;膜下滴灌马铃薯的产量为55 596kg/hm2,与覆膜不滴灌差异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为11.36kg/mm,与覆膜不滴灌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开沟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壤水、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中国葡萄重要的生产基地,但每年因盐碱与缺水导致减产现象严重。开沟覆膜滴灌技术结合膜下滴灌与开沟技术优点,理论上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的水土环境。为研究桁架葡萄下开沟覆膜滴灌技术对土壤水分与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石河子147团6连试验地用EM50仪器开展土壤水分、温度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开沟模式为20 cm×100 cm,灌水定额为300 m3/hm~2时,无论是膜中还是膜边,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维持在0.22~0.38,满足作物根系吸水。加大灌水定额,在覆膜影响下,滴灌带表面积水区面积增大,使得在滴头下方形成饱和区增大;随着开沟深度的增大,覆膜中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覆膜边呈下降趋势。②温度监测表明,无论是温度上升期(12时),还是夜间下降期(24时),土体温度变化幅度均在15~31℃,给葡萄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利于葡萄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西北半干旱地区适宜的膜下滴灌技术参数,以春玉米为试验对象,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典型试验区,于2017年3—9月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了膜下滴灌灌水频率(P1∶5 d、P2∶7 d、P3∶9 d)及滴灌带间距(J1∶0.9 m、J2∶1.1 m、J3∶1.3 m)交互组合下对土壤水氮分布规律、春玉米生理特性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滴灌带间距相同时,灌水频率越高,湿润带宽度越小、各层土壤水氮含量波动幅度越小,同一土层深度处中低频处理平均土壤含水率较高;当灌水频率相同时,滴灌带间距较大的处理向土壤深层运移的水分较多。灌水频率相同时,滴灌带间距较小的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滴灌带间距相同时,中高频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较高;P1J1处理产量最高,为16 485.25 kg/hm2,其次是P2J2处理,产量为16 292.21 kg/hm2,但P2J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66 kg/m3。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现行灌溉制度下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分布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膜下滴灌应用典型灌区新疆石河子121团连续4年的定点监测膜下滴灌棉田盐分。结果表明,盐分在膜下滴灌灌水作用下不断向远离滴灌带的区域迁移,水平方向逐渐向膜间裸地聚集,垂直方向逐渐向下层运移。剖面盐分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逐渐由上大下小变化为上下均一的垂线状,这个过程尤其在滴灌应用2~4年表现得比较明显。滴灌应用4年深层(140 cm土层)开始脱盐,滴灌应用5年基本达到作物适宜耐盐含量。盐分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的灌溉制度。灌水特别是较大定额的灌水,改变了盐分自然分布特点。在周期性灌水作用下,各年生育期内盐分含量相对较低,土壤盐分总量呈降低趋势。盐分降低主要时期在出苗水灌后及花铃后期。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30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盐分也逐渐降低,滴灌应用约10年左右呈铅垂线改良型分布特点。现行膜下滴灌灌水制度在滴灌应用5年以上应适当减少花铃期的灌水定额,灌溉定额可降至618 mm左右,但苗期灌水仍需保持较大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水分利用效率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石河子研究了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处理番茄总耗水量较常规沟灌降低8.37%~59.33%,总耗水量也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膜下滴灌加工番茄耗水量以盛果期最高,开花座果期次之,成熟期和苗期最低,其日耗水强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体低于常规沟灌处理。与常规沟灌相比,膜下滴灌能提高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Vc、可溶性酸和总糖含量以及糖酸比。从节水高产灌溉的角度考虑,当地加工番茄膜下滴灌量以6150 m3/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滴灌施肥对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抽样调查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滴灌施肥对西北内陆地区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钾的含量随距离毛管位置增加而增加,而有效磷的趋势则相反;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有效钾和有效磷的趋势与地下滴灌一致,而碱解氮的趋势则是毛管处最高;滴灌施肥条件下,0~100 cm土体中土壤养分残留量膜下滴灌一般高于地下滴灌,尤其是氮的残留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短缺和肥料利用效率偏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节水灌溉、按需施肥与覆膜农艺措施集成的高效灌水施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减蒸抑盐、提质增效和减少化肥投入等优点。综述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水肥利用效率、土壤水盐分布运移,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吸收、转化、迁移规律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肥耦合模型研究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发展历程,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土壤湿润区水热耦合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膜下滴灌土壤湿润区对土壤温度及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中通过不同滴水流量的设置("1倍滴流量"、"2倍滴流量"和"4倍滴流量")获得了不同的土壤湿润区范围和膜下土壤含水率分布;测定了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和温度以及棉花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在覆膜保温作用下,膜下滴灌土壤湿润区扩大和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对膜下土壤温度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灌水频率对小滴头滴灌土壤湿润区的影响,在实验室对沙土和中壤土进行了膜下间歇滴灌试验,滴头流量分别为0.3、0.5、0.7L/h;灌水频率分别为1、2、3、4次灌完。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观测了土壤的湿润区运移过程和含水率分布。结果表明,小滴头流量下改变滴水频率对土壤湿润体的大小影响很小;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土壤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