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对浙江省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水鸟119种,结合历史资料,浙江省共有湿地水鸟161种,隶属12目28科.区系成分分析可知,古北界鸟有116种,占72.05%;东洋界有37种,占22.98%,广布种有8种,占4.97%.按居留型分冬候鸟有79种,占49.06%;夏候鸟有32种,占19.88%;旅鸟有32种,占19.88%;留鸟有18种,占11.18%.  相似文献   

2.
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对小五台山兽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阶段性调查。记录了兽类33种,含外来物种2种,其中有确凿影像记录或活体目击的有22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12种。调查结果名录中的所有大中型兽类均有红外相机的影像记录。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9月,对四川螺髻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59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44种,古北界种类12种,广布种3种。有我国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12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16种。本次调查发现了西南绒鼠康定亚种,是Osgood于1929年描述后的再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2001年~2002年,对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本底资源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0种,分属7目,27科。其中调查确认51种,资料记载19种。在有分布的70种兽类中,东洋界种类26种,古北界种类46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兽类7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3种。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2003年5月和2005年7月,对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8目26科81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61种,古北界种类有15种,广布种5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马麝、扭角羚和豹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乌梁素海珍稀濒危鸟类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和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观察记录到2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遗鸥(Larus re lictu s)1种,Ⅱ级有2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9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18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10种。旅鸟13种,夏候鸟9种,留鸟5种,冬候鸟2种。湿地生境分布19种,荒漠生境分布8种,林地生境分布4种。  相似文献   

7.
据1982年3月、2003年8月、2008年6月对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3次动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7科440属87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27属41种,种子植物有120科413属829种。植被有8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31个群系。原生脊椎动物104种,其中哺乳类29种,鸟类65种,两栖爬行类6种,鱼类4种。阐述了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完整、典型、自然、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特有,起源古老、孑遗等基本特征。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2007年10月和2008年11月,对四川木里鸭咀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确认保护区有野生哺乳动物62种,隶属于8目20科;保护区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8种,其中Ⅰ级5种,有我国特有兽类21种。区系组成上东洋界45种,古北界15种,广布种两种,保护区兽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南北混杂现象。保护区有两个属的物种值得重点关注,他们是鼩形目缺齿鼩鼱属(Chodsigoa)、啮齿目绒鼠属(Eothenomys)。  相似文献   

9.
2003年至2004年对湛江桉树病虫害进行调查,发现桉树病害有9种,虫害有5种,大多数是危害叶片,根据病虫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管理》2015,(6):98-103
2012年7月—2015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共观察记录到33种鸟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鹳(Ciconia nigra)、金鵰(Aquila chrysaetos)和大鸨(Otis tarda)3种,Ⅱ级有22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13种;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8种。旅鸟14种,夏候鸟11种,留鸟8种。湿地、草原和森林分别分布23种、13种和12种。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统计海南毛瑞林场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2种,隶属于36科65属。其中属于1987年公布的野生植物保护名录的有22种;属于1999年公布的野生植物重点保护名录的种类有15种;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的有28种;被列入海南省野生植物保护名录的有54种。最后对该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0月,2009年4月、5月和2014年5月、6月,对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6目20科56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5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高山麝、白唇鹿、雪豹、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有5个兽类物种值得关注,它们是林麝、高山麝、大绒鼠、青海松田鼠和山东小麝鼩。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衡水湖湿地的水鸟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域水鸟有8目18科53属11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Ⅰ级4种、Ⅱ级13种。古北界鸟类占绝对优势,有85种,占72.03%;广布种次之,有23种,占19.49%;东洋界最少,有10种,占8.47%。居留类型中,留鸟3种,占2.54%;夏候鸟36种,占30.51%;冬候鸟12种,占10.17%;旅鸟67种,占56.78%。衡水湖湿地按特点分为滩涂、沿湖和水域三种生境,沿湖生境水鸟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14.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棕榈科植物的耐寒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2年和2003年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引种的22种棕榈科植物的耐寒性的调查结果,有12种冬季无冻寒表现,冬后正常生长,适应性好;8种冬季有严重冻寒,冬后不能恢复生长,不适应;有2种冬季有不同程度冻寒,冬后不能正常生长,适应性差。棕榈植物的耐寒性、适应性与这些植物原有的适生温度范围的最低生存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佛坪是我省野生动植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林区,据调查仅高等植物就有240多科大约1600多种,构成乔木层的树种有5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439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39种,其中有19种蝶和2种虻唯一在佛坪分布。 针对佛坪独特的资源优势,2001年县委、县政府总结前几年调整产业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8年4月11日~12日的野外调查及历次的标本采集,甘什保护区共记录有鸟类71种,分别隶属12目25科。珍稀鸟类有14种,三有鸟类有40种。鸟类主要栖息地有:森林、湿地等。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水鸟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997年,在山西省选择25处主要湿地地域,对全省水鸟的种类、分布、数量、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全省水鸟有105种,分属7目,17科,其中夏候鸟有12种,旅鸟93种。赤麻鸭、豆雁、琵嘴鸭、绿头鸭、大天鹅等在山西省有较大数量的分布。并发现4种省内新纪录鸟类。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2006年3月,笔者对武汉中山公园冬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32种,隶属7目15科,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0种;有留鸟22种,冬候鸟9种,旅鸟1种,留鸟构成了冬季鸟类的主体;有东洋界鸟类10种,古北界鸟类12种,广布种10种。密度9.94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2.7039,均匀性指数0.7802。分析了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垂直结构与鸟类群落的关系,并提出保护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中山林区主要树种病虫害种类及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都市中山区主要造林树种是杉木、柳杉、水杉,面积约 10 万hm 2。通过 1994 年至1995 年两年调查,其主要病虫害有39 种,其中病害18 种,虫害21 种;天敌种类16 种。杉木病害较重,虫害轻;柳杉病虫害发生中等;水杉病害轻,虫害重。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以充分发挥中山区用材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14—2017年对内蒙古乌梁素海雀形目鸟类的区系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观察到14科24属36种,夏候鸟有14种,留鸟12种,冬候鸟8种,旅鸟2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有26种,广布种有10种;区系成分以古北型和全北型为主,共有20种,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