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池塘中采用常规苗种培育技术培育翘嘴红鮊鱼种,在2.1亩池塘经过6个月的培育,收获翘嘴红鲌鱼种1249千克,单产595千克/亩,平均规格57克/尾,成活率73%,投入产出比1∶27。  相似文献   

2.
在池塘中采用苗种分级培育技术培育翘嘴红鮊大规格鱼种,在4.3亩池塘经过6个月的培育,收获翘嘴红鮊鱼种2709千克,单产595千克/亩,平均规格130克/尾,成活率76%,投入产出比1∶2.6。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翘嘴红的人工养殖,我们在2000年6月突破了池塘小水体条件下培育翘嘴红亲鱼的人工繁殖,同年便相继进行翘嘴红的夏花鱼种培育试验和翘嘴红冬片鱼种人工饲料驯化培育试验,均获得成功。现将两年来翘嘴红冬片鱼种人工饲料驯化培育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夏花鱼种来源试验所用的翘嘴红夏花鱼种,均由人工繁殖的鱼苗培育而成,规格3~5厘米/尾,体质健壮,活力强。2.池塘条件冬片鱼种培育试验的池塘有两种:一是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2~4亩,水深1.2~1.4米;另一种是虾蟹养殖池塘,面积0.8~9亩,…  相似文献   

4.
马山水产公司养殖户徐宝方,承包120亩鱼池,采用主养翘嘴红鲌、套养花的方法,2005年取得了亩产675千克、亩效益达3303.3元的较好成绩(详见表1、表2)。他的具体做法是:1.主养翘嘴红鲌的亩放养量控制在1300尾以内,规格宜在70尾/千克左右,套养的花亩放养量控制在300尾左右。2.培养好天然饵料—红虫,降低饵料系数;鱼种培育阶段,夏花下塘时以红虫为饲料,长到5厘米少许投喂0号颗粒料,以后继续培养红虫。成鱼阶段,鱼种放养前,培养好红虫,鱼种下塘后以红虫为主要饲料,少许颗粒料为补充,清明后(翘嘴红鲌规格达到15厘米以上时)才开始投喂颗粒料(同时使…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翘嘴红鲐鱼种池塘培育的试验。放养翘嘴红鲐体长7.9cm,体重为2.5g,放养密度为575尾/亩,前期采用培育大型浮游动物和灯光诱虫做为开口饵料,在体长达到10cm采用配合饲料驯化,经105天的饲养,鱼种规格达到16cm,体重45g,亩产达55.1kg,成活率为97%。  相似文献   

6.
正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笔者摸索出了一种翘嘴红鲌的健康养殖技术,产出的鱼风味绝佳、品质上乘,可与野生翘嘴红鲌媲美,现分享以供广大养殖同仁参考。一、营造健康的养殖环境营造优质养殖环境在于提供适宜的池塘底泥与水质环境。在底泥处理方面:首先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抽干池水,清除其中过多淤泥。然后用60~75千克/亩生石灰吸水化开后泼洒全池进行消毒。清塘后曝晒3天以上再向池塘中加水,过程中注水口用40目的筛绢布进行过滤,以拦截野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的夏花鱼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翘嘴红的人工养殖,从199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将翘嘴红鱼种培育成亲鱼的试验;2000年起进行该鱼的人工繁殖、夏花鱼种培育及冬片鱼种的人工饲料驯化培育等试验,均取得成功。并积累了一些数据和资料,现就有关该鱼的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系将翘嘴红的野生鱼种在池塘培育3年,成为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的鱼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池塘有两种:一是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为3~3.7亩,水深1.2~1.5米;另一…  相似文献   

8.
大规格翘嘴红鲌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承担了“大规格翘嘴红鲌(图见彩中插2)鱼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的推广”项日,现总结如下:一、鱼种培育 1.池塘准备(1)面积:3~10亩,池底较为平坦,长方形、便于拉网,注排水方便,水深要保持在1.5米以上。(2)鱼塘清整:修整池埂,清除杂草后用生石灰清塘。一是干池清塘,每亩用量为50~60千克;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中进行匙吻鲟苗种培育,2.6亩池塘经过6个月的培育,收获匙吻鲟鱼种587.6千克,单产226千克/亩,平均规格127克/尾,成活率91%,投入产出比1∶2.4。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们进行了主养翘嘴红鲐池塘套养花[鱼骨]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7亩,水深1.5~2.0米,呈南北向,长方形结构,进排水方便,配3千瓦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15-20天,按75千克/亩全塘泼洒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曝晒数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