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4,55(5):23-24
巢虫是养蜂业的严重害虫,各种蜜蜂(含海南排蜂)都危害,中蜂受害最重,常引起蜂群不安,弃巢飞逃;意蜂则影响繁殖,采集力减退.近年来许多蜂友反映,蜂群越来越难养,巢虫越来越多,无法可治感到头痛.笔者养蜂多年遭受巢虫肆虐,损失惨重.因此,从教训中找出以下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药在农作物上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使农产品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桐乡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从2002年4月1日起,在农业生产上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这对桑园治虫药源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引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桑园治虫防效试验。通过多年田间防治试验,确定了一批桑园治虫新药剂,不仅扩大了桑园治虫农药谱,而且为后来桑树专用农药筛选、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在浙江省植保…  相似文献   

3.
本人养中蜂多年,曾尝试用各种方法治巢虫,收效均不太理想,在不断寻找治虫方法过程中发现,蚊香也可以用于防治巢虫。  相似文献   

4.
24%溴虫腈·辛硫磷乳油对家蚕残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治虫用药一直移用农田农药,安全性差,家蚕中毒事故频发;近年虽有一些桑园专用农药推出,但由于数量少,使用频率高,促成了害虫耐药性迅速提高,造成多种药物防效明显下降;开发桑园专用新农药,对桑园害虫控制和抗性治理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牧业》2019,(9):18-1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团队研究发现,噻虫嗪农药可影响中华蜜蜂的归巢、飞行、学习和记忆能力。该研究将对中华蜜蜂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噻虫嗪农药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害虫管理科学(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  相似文献   

6.
黄世俊  黄革 《蜜蜂杂志》2003,(11):20-21
巢虫 ,中蜂之天敌。在南方一年繁殖 4~5代 ,虫口增殖快。它们蛀食巢脾 ,在巢脾上打隧道 ,所经之处 ,中蜂幼虫和虫蛹全部为之丧生。巢虫之害往往导致夏衰 ,继而影响秋繁 ,以致造成冬蜜和来年春蜜歉收。难怪有的蜂友说 ,中蜂好养 ,巢虫难治。防治巢虫 ,凡中蜂饲养者无不各穷其技 :振动法、日晒法、硫磺烟熏法、盐渍法、滴喷酒精法、水浸法、喷药法等 ,不下 10种 ,都收效甚微。结果是年年治巢虫 ,年年遭虫害。究其原因 ,皆为治标不治本 ,即有虫活动才治虫之故。有此教训 ,笔者认为 ,治虫之战 ,必须要换一种思路 ,换一套方法。众所周知 ,巢虫为…  相似文献   

7.
白条治虫是全年治虫较为方便的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之一.此时用药少、人工省、成本较低,认真防治定能取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养蚕又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白条防治的重点是桑尺蠖,越冬后桑尺蠖的虫龄基本上为3~4龄,特别是高龄的桑尺蠖具有较厚的蜡质层,能有效地阻止农药的渗透,减轻农药的杀伤力.蚕户由于没有掌握合适的用药时间和农药品种,往往影响防治效果.为此,笔者于2002年对药剂进行相应的筛选试验,以找到防效较好的农药.  相似文献   

8.
农药防治桑园害虫是综合防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务农者大多为老弱妇病者,缺少劳力治虫而不治虫,为桑园病虫提供了天然的避难所;二是一些蚕农过分依赖于农药而进行多次、大剂量的农药防治,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天敌也遭到大量杀伤,害虫抗药性大幅度地提高,导致桑园害虫再次猖獗、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云南省玉溪市、昆明市、楚雄市和普洱市牛羊寄生蜱媒梨形虫的流行情况,试验从上述4个地区牛羊体表共采集455份蜱样本,基于形态学和cox1基因序列对寄生蜱进行物种鉴定,通过扩增梨形虫18S rDNA基因及序列分析对寄生蜱媒梨形虫进行鉴定,并统计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寄生蜱媒梨形虫的阳性率,分析寄生蜱感染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的风险因素(所在地区、宿主种类)。结果表明:采集的蜱均为微小扇头蜱。在455份蜱样本中,共鉴定到5株巴贝斯虫,其中4株为双芽巴贝斯虫,1株未定种;共鉴定到60株泰勒虫,其中54株为东方泰勒虫,6株未定种。选取2株双芽巴贝斯虫和4株东方泰勒虫构建遗传进化树,其中双芽巴贝斯虫CX-370和CX-369与双芽巴贝斯虫参考株(GenBank登录号为KY805825.1、AY603402.1)和巴贝斯虫参考株(GenBank登录号为KP410277.1)位于的同一分支,未定种的巴贝斯虫CH-367为独立分支且与上述虫株汇聚为一支,东方泰勒虫PE-423、CJ-374、KM-106和PE-394与东方泰勒虫参考株(GenBank登录号为MH208640.1、MH208639.1、MH...  相似文献   

10.
自然选择与蜂群的虫蜂比例恩格斯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物种起源》的中心内容是自然选择。那么,蜂群的虫蜂比例同自然选择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自然界出现蜜蜂后的千万年间,大自然不断地选择蜜蜂,同时蜜蜂也不断地为适应自然而改变其...  相似文献   

11.
一、桑园肥培桑园密度合理且集中连片,品种一律以优良品种当家,常年多施有机肥和桑园专用肥;以人工除草为主,每年搞一次桑园冬翻,田间水系配套,力求遇旱能灌,遇涝能排;春季桑园的"白条"治虫;夏伐后的"光拳"治虫,秋蚕结束后的"关门"治虫全部到位,蚕期坚持桑园查虫治虫,有虫应用桑树专用农药治虫;加强肥培管理,促进桑叶增产,全年做到以叶定种,确保叶、蚕平衡。  相似文献   

12.
夏秋季是害虫的多发季节,治虫用药频繁。调查发现,在防治桑树虫害方面,有的蚕农重复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使害虫的抗性有所增强;也有的蚕农把多种农药混合一起高浓度使用,导致家蚕屡屡发生农药中毒;还有的蚕农因喷药时间、天气等掌握不当,选择的农药质量差或者是假药,造成桑树发生药害,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既能确保蚕作安全,又能夺得夏秋叶高产,笔者以为,桑园治虫有“五大要点”不能忘:  相似文献   

13.
《江苏蚕业》2017,(4):33-35
传统的桑园治虫因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以及治虫方法受限而影响防治效果,引进植保无人机进行桑园治虫,通过多次试验对比完善,形成了一套治虫新模式,实现了工效高、防效好、治虫安全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牛的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序列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中国已报道的8株牛的巴贝斯虫(包括1株牛巴贝斯虫、1株双芽巴贝斯虫、1株大巴贝斯虫、3株卵形巴贝斯虫和2株巴贝斯虫未定种)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与比较。自感染动物的血液中纯化虫体,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靶基因,然后将其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进行克隆测序。研究结果显示:牛的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大小在1653~1699bp之间;用所测得的和自GenBank下载的各种动物的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发现由刻点血蜱传播的大巴贝斯虫伊犁株与由长角血蜱传播的3株卵形巴贝斯虫存在明显差别,应属于2个独立种;由小亚璃眼蜱传播的牛巴贝斯虫未定种不同于目前已报道的任何种类,在中国应为一个新种。因而,中国存在5种牛的巴贝斯虫,即: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  相似文献   

15.
王志忠  王巧红 《蜜蜂杂志》2005,25(10):31-3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螟蛾科,有大小两种,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毁了巢脾,伤害虫蛹,还会损坏蜂具。中蜂抗巢虫能力弱,经常普遍受其危害,是饲养上比较头痛的问题。漳州市、县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了清除巢箱、饲养强群、使用新脾、人工清除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巢虫的危害,但效果不显著。我们从南靖县中蜂场和各村养蜂户的重点抽查中发现,巢虫发生率仍为43%。怎样才能比较彻底地防治巢虫呢?从意蜂断子期治螨效果好的方法中得到启发,选择中蜂断子期和巢虫盛发期,燃烧硫磺熏烟巢脾和蜂箱,对巢虫进行较为彻底地毒杀,连续进行了两年的重复…  相似文献   

16.
由于桑叶营养丰富,因而为害桑树的害虫较多,特别是鳞翅目害虫更多。而登记在桑园上使用的农药较少,能用于桑园上的农药本来就很少,加上近年来一些农药禁用,可用于桑园治虫的农药就更少了,对此浙江省植保总站组织开发了部分桑保专用农药。为了使桑保专用农药得到不断开发和更新,  相似文献   

17.
曹蒲成 《中国蜂业》2004,55(2):23-23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一种主要害虫,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种防治巢虫的方法. 一、蜂多于脾,整个巢脾都要爬满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地区焉耆马场马梨形虫病病原感染情况,促进当地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和马产业的健康发展,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试验点,随机采集156匹焉耆马全血进行马梨形虫病病原DNA检测,并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Megalign与MEGA 11.0软件分析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马匹的感染情况差异,同时进行病原核酸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156匹焉耆马全血样品中,检出马梨形虫病病原核酸阳性82份,其中马泰勒虫、马驽巴贝斯虫和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3.3%(52/156)、26.9%(42/156)和7.7%(12/156)。不同采样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焉耆马的马梨形虫病病原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通过Megalign与MEGA11.0软件分析发现:测序得到的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5.5%~100%,马驽巴贝斯虫BC-18S rRNA基因序列与选取的参考虫株同源性为98.6%~99.6%。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与马泰勒虫伊犁株(OL589505.1)位于同一分支上,进化关系较近,与其他...  相似文献   

19.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1,30(2):20-20
巢虫以蜂群巢脾内的茧衣、花粉和蜜汁为食,并在巢脾上面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危害幼虫和蛹。意蜂抗巢虫能力强,中蜂抗巢虫能力弱。在低温时,巢虫一般很少发生,高温时,巢虫危害严重,在每年芒种至处暑时,巢虫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20.
几种新型农药防治茶尺蠖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唑虫酰胺、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茚虫威四种农药为材料开展茶尺蠖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农药药后第1天苏云金杆菌防效最低,防效70.59%,其它三种在81.43%~88.74%,茚虫威防效最好,其次是唑虫酰胺。用药后14天四种农药防效都达95%以上,苏云金杆菌95.55%,其它农药都达100%,苏云金杆菌防效与其它农药防效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