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北豆根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出苗率及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砂藏、冰箱冷藏、赤霉素浸种均可提高北豆根的出苗率,室外砂藏处理的种子出苗时间比其它处理提前8~10d,出苗整齐、出苗率最高,达83.3%;室外砂藏和冰箱冷藏处理对株高、茎粗、根茎粗和根茎重的增长影响与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中以砂贮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香叶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提高香叶树种子出苗率、苗木生长质量为目标,探讨香叶树不同的育苗技术,分析树龄、种子处理方式、穴盘规格、播种季节及基质配比对苗木出苗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树种子采自23a生母树并经层积沙藏处理,出苗率及苗木质量更高;播种时间选择冬播、方形50穴有利于苗木生长;基质配比以泥炭土50%、黄心土30%、珍珠岩20%最好。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处理日光温室杏种子对加速育苗进程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光温室杏果实采收后用赤霉素处理杏种子,较露地栽培杏提早约38天播种育苗。当年播种的赤霉素处理杏种子出苗率达67.9%,其中50%的种苗生长健壮,平均株高52.3cm,最高株高达90cm,第二年春季可采集接穗进行嫁接;第二年生长末期其株高达127~185cm,接近常规沙藏处理翌年播种获得的种苗植株高度;第三年春季开花时有50%的处理植株有花,而常规沙藏处理翌年播种获得的对照植株在第四年才有75%的植株有花。表明用赤霉素处理日光温室杏种子,能提早播种育苗,并在播种当年获得生长健壮、植株高的种苗,这对加快育种进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马蔺种子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方法处理马蔺种子,结果表明:层积+药剂处理、层积处理、浸种+药剂均可以明显提高马蔺种子的出苗率,但以层积+药剂处理的出苗率最好。层积+药剂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蔺植株的苗高,层积处理、直接浸种+药剂处理没有提高马蔺植株的苗高的作用。层积+药剂处理可以作为野生马蔺种子处理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及基质对辣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口地区在生产上辣木育苗过程中出苗率过低的问题,采取不同种子处理措施及基质处理方法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多菌灵溶液的出苗率低于直接用冷水浸泡种子,不同药剂对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不显著;纯河沙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最好,株高与茎围均优于其它基质。研究结果对辣木的播种育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受寒害木薯在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的生根出苗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进行消毒处理可提高受寒害木薯种茎的生根率、出苗率,降低茎段的霉烂率,其中以施保克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出苗率均为63%,茎段霉烂率为28%);不同生根剂处理中,以根旺+石灰处理效果最好,使受寒害木薯的生根率、出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从采用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寒害木薯种茎生长情况的影响来看,根旺+石灰组对促进木薯植株伸长与生长的作用最明显(可使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8.58 cm),而多效唑+石灰处理组对植株茎秆增粗效果最好(可使茎粗比对照增加0.42 cm)。  相似文献   

7.
沙冬青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沙冬青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对沙冬青实生育苗出苗率、生长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规律,为沙冬青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沙冬青播种后出苗动态、出苗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沙土和上沙下土基质出苗快、出苗率高.不同基质对沙冬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壤土和上沙下土基质中沙冬青幼苗植株最高、叶数最多、叶片最大,沙土中各项指标最低,混合基质介于二者之间.10叶期和15叶期断根处理的幼苗平均侧报数较多,幼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穿龙薯蓣种子直接播种出苗率低,且出苗不整齐的特性,进行了穿龙薯蓣田间种子的不同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温水浸种能提高穿龙薯蓣种子出苗率,赤霉素对打破种子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室外低温沙藏+赤霉素处理30~40 d后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其赤霉素最佳浓度为100~200 mg/kg,在播种及幼苗生长初期遮阳30%有利于保湿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水杀虫和药剂熏蒸2种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及采用随采随播、上冻前播种、层积沙藏后翌年春天播种3种播种方式来研究其对蒙古栎种子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处理、播种方式对蒙古栎出苗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种子经过敌敌畏药熏处理后当年9月随采随播出苗率最好,出苗率达87%。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北苍术种子出苗及生长发育的适宜覆盖物。对不同覆盖(地膜、稻草、松针)处理北苍术种子出苗及植株生长状况进行研究,测定了出苗期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各覆盖物处理中,出苗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地膜覆盖松针覆盖对照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处理最好,土壤温度高,种子出苗早且出苗率高达72.8%;稻草覆盖处理土壤温度最低,种子出苗率也最低;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根粗、根重、单株重(P0.05)。温度是影响北苍术种子出苗的主要因素,覆盖处理通过改变土壤温度能明显影响出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黑果枸杞、沙冬青、沙蒿、霸王4种荒漠植物的种子生理特征以及沙埋深度(0、1、2、3、4、5 cm)对4种荒漠植物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较大的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萌发率与其重量、含水量、形状及活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体积较小的黑果枸杞、沙蒿萌发率与种子重量、含水量、形状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与种子活性负相关。随着沙埋深度增加,4种植物种子出苗率下降、首次出苗时间延迟,茎高、绝对株高和根长及根冠比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幼苗生长方面,黑果枸杞和沙蒿分别适宜于1~2、0~1 cm的浅层沙埋,均在沙埋深度5 cm时种子几乎不萌发;沙冬青、霸王则适宜于3~4 cm较深层沙埋,在沙埋0 cm时均不萌发。此外,在荒漠区采用这4种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时,除考虑种子自身性状外,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沙埋、降雨等条件,以提高出苗率、增大幼苗定植率。  相似文献   

12.
选择本土、江沙、江沙+平膜、江沙+平膜+拱膜4种覆盖方式,研究了覆盖方式对枳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沙+平膜+拱膜覆盖能有效提高枳壳幼苗的生长,枳出苗床移栽时,其株高和主根长分别是本土覆盖的1.58倍和1.20倍;与本土、江沙、江沙+平膜覆盖相比,使用江沙+平膜+拱膜覆盖有效地改善了幼苗生长的微环境,尤其与本土覆盖相比较,土温提高了2~4℃,土壤湿度提高了5%~8%,空气温度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13.
钟昀  陶诗顺  李智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50-15251,15258
[目的]研究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种不同粒型的杂交稻种子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播种后进行除草剂处理,以不施用除草剂为对照,观察其出苗速度、最终出苗数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吸胀谷和露白谷除草剂处理的出苗速度和出苗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短芽谷和长芽谷除草剂处理的出苗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种子的最终出苗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细长粒型种子的最终出苗数极显著低于对照。除草剂处理秧苗的发根数、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等也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结论]水稻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程度与种子萌发状态和粒型有明显关系,除草剂对萌发程度较高和细长粒型种子的出苗及秧苗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处理对受寒害木薯出苗生长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The rooting and growth of frozen cassava under different chemical treatments were studied.The result has demonstrated that disinfection effect could increase rooting rate and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of cassava seed stem and decrease the rate of mildew.The sportak treatment could generate better effect(rooting rate and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were 63%,the mildew rate of stem was 28%).Among different rooting reagents,Genwang+lime treatment generated better effect on rooting rate and emergence rate of frozen cassava than these of other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It was concluded from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ooting reagents on growth of seed stem that Genwang+lime treatment could promote elongation and growth of cassava significantly(the mean plant height of experimental groups inceased 8.58 cm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 while paclobutrazol+lime generated the best effect on crassation of stem(the stem diameter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0.4 cm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5.
鲁有均  陶诗顺  钟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42-17043,17047
[目的]研究旱育保姆包衣对旱育秧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3种粒型的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下进行包衣处理,以不进行包衣为对照,观察出苗数、出苗速度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速度对旱育保姆包衣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无论粒型和萌发状态如何,包衣处理都能使其最终出苗率提高,尤其对发芽速度较慢的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的露白谷及短芽谷效果更为明显。包衣处理使秧苗株高降低,根系生长旺盛。[结论]旱育保姆包衣对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均有促进作用,作用大小与粒型和萌发状态有关;水稻进行包衣处理更容易获得壮秧。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地区元宝枫种子进行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筛选试验,种子处理有沙藏催芽、浸种催芽和直播育苗(对照)3种,播种时期从3月中旬至5月上旬共6个处理,分别对齐苗天数、出苗率、苗高和地径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元宝枫种子经浸种催芽后播种效果最好,并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7.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8.
吴晓明  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36-9837
[目的]筛选适合省沽油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方法]采集当年生成熟种子,设置3个处理,即贮藏于4℃冰箱、用砂层积贮藏、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进行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3种处理中,省沽油种子贮藏于4℃冰箱发芽率为75%,圃地出苗率为52%;用清水砂层积贮藏发芽率为62%,圃地出苗率为45%;放在木桶内不做任何处理发芽率为3%,圃地出苗率为1%。[结论]综合考虑认为,采用砂层积贮藏方法进行种子贮藏处理发芽率和圃地出苗率较高,该方法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