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南岭天蚕是一种珍惜的野生物种,研究该物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开发利用纤维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用低温保护天蚕种卵,探讨南岭天蚕种卵的耐寒性及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岭天蚕种卵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可抵御-22℃的低温。不同的保护温度对孵化率有显著的差异性,当保护温度超越胚胎的生理界限时,胚胎将会因冻害而死亡,影响孵化率。对南岭天蚕种卵的保护温度,可确定在以0℃为中心,0℃±5℃具有安全性,不会产生冻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保护温度,研究南岭天蚕种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孵卵与孵化。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温度、孵化温度下的孵化率略有差异;孵卵时间与孵化历期长短,与种卵保护温度无相关性,孵卵和孵化期间的温度低,孵卵和孵化期的时间长,反之则短。同时可确定南岭天蚕卵的有效积温,不但高于柞蚕卵的有效积温,同时也高于长白山天蚕卵的有效积温。种卵在-15~-10℃条件下保护,对饲养效果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温湿度对虫草蝠蛾卵孵化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温湿度和2种低温恒湿条件,保存一定时间后测定孵化率。结果表明,虫草蝠蛾卵适宜的孵化温度为12℃、湿度为65%,孵化率85.8%,发育历期为28 d;在低于4℃条件下保存7 d后卵孵化率则降低。由此说明,温湿度对虫草蝠蛾卵孵化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做好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5~60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100~175 d,3~5℃)的滞育卵,在同一时间以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实用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结果]蚕种冷藏时间100~175 d、库外保护时间10~60 d时,蚕种实用孵化率为90 33%~97.33%,符合蚕种质量标准规定的实用孵化率在90.00%以上的要求.冷藏时间100~175 d、库外保护时间5~60d的蚕种孵化并不在同一日内完成,其中,库外保护5~10 d的蚕种孵化比库外护时间更长( 15~60 d)的蚕种孵化时间相对早且集中,即库外保护时间越长,孵化时间相差程度越明显.[结论]库外保护时间长短对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影响不明显,但对蚕种的孵化整齐度有影响,尤其是库外保护时间在10 d以内的蚕种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室内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对铜绿丽金龟卵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6%湿度下设19、22、25、28、31℃5个温度,结果表明卵的重量从第一天到孵化前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温度高卵重增长快,温度低卵重增长慢;卵重增长率最大值出现在孵化前的1.2~1.9 d,25℃卵重增长率最大为249.3%;卵的孵化天数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10%、15%、20%、25%、30%5个土壤湿度下通过换土和不换土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在10%~25%之间卵能正常完成生长发育,土壤湿度达到30%超过1 d卵的孵化时间显著地延长,超过2 d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换土时间延长1 d卵的孵化时间平均推迟1 d。  相似文献   

6.
对天蚕种茧采用不同的温度保护,调查对羽化、交尾、产卵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茧在10℃的条件下保护120h,暖茧时间长,产卵净度73.4%,不成熟卵偏多;在15、20℃的条件下保护120h,产卵净度分别为81.4%和89.8%,成虫羽化整齐,羽化期比对照区缩短3d,对羽化、交尾、产卵和孵化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及孵化温度对花斑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采用5、7.5、10、12.5、15℃低温储藏和20、26、32℃诱导孵化相结合方法对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低温不适合储藏花绒寄甲卵,其会致使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低温(7.5~15℃)都可以用于储藏花绒寄甲卵,储藏70 d内,不会降低卵活力,孵化率与对照(未低温处理)差异不大;储藏70 d内,储藏时间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诱导孵化的温度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存在显著影响,同一低温储藏的卵,20℃条件下的孵化率最高,与26℃、32℃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体上,20℃条件下的孵化高峰期为8~12 d,26℃的高峰期为7~11 d,32℃的高峰期为5~8 d;同一天内卵的孵化率与孵化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早上的孵化率极显著高于中午和傍晚。花斑花绒寄甲卵的最佳储藏温度为10℃,最佳孵化温度为20℃,储藏时间应在70 d内,在此条件下,孵化期为5~14 d,孵化高峰期为8~12 d,即卵卡应在取出后5~8 d释放于林间。野外释放卵卡也应在平均气温达20℃时释放,此时卵的孵化率及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脸:油葫芦在我国分布广泛,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调查了温度对江苏泗洪地区黄脸油葫芦卵滞育的影响.检测了低温对其卵滞育的解除效果及高温对促进滞育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卵在30、25、20℃的温度条件下均进入滞育;8℃处理40d以上对黄脸油葫芦的卵滞育具明显的解除效果,但要完全解除其滞育需经8℃处理100d以上;8℃低温处理20d尚未能有效解除黄脸油葫芦卵的滞育,但8℃低温处理20d后再30℃加温,卵的孵化虽然很不整齐。但在60d内孵化率可达100%;同样,8℃低温处理20d后经30℃处理7d以上也会显著提高其孵化率,说明高温具促进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效果.高温对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促进作用.在维持其生活史的整齐性,并使其发育与季节保持同步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智能气候培养箱中初步探究了蚱蝉卵人工孵化的适宜条件,以及以不处理为对照,0℃、5℃冷藏和自然条件下存放的卵枝经弱碱处理后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蚱蝉卵孵化的最适宜温度是32℃,在此温度下卵孵化的天数最短,孵化率最高。在自然条件下保存,不经任何处理,卵孵化率比较高;弱碱处理对蚱蝉卵的孵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对鹧鸪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量3个主要控制条件进行分组试验,寻找到其最佳主控条件,即全程孵化期划分为1~7,8~20,21~23.5,23.5~25d4个阶段,温度分别为100.5(38.1℃),100(37.8℃),99.5(37.5℃),100.5(38.1℃);相对湿度分别为55%~60%,50%~55%,60%~70%,75%~85%;通风量为5.3m3/h时,孵化率最高,达85.5%.  相似文献   

11.
催青过程中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华  冯江  黄小云  郑克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7-8518,8535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在70.0%~80.0%的孵化率比湿度在90.0%以上的要高。室温19.9~24.5℃,1日孵化率高,催青效果好;在相同温度下,湿度在70.0%~80.0%1日孵化率较高。蚕卵催青过程中温度设置在19.9~24.5℃,湿度保持在70.0%~80.0%,蚕卵孵化率最高,达98.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散卵蚕种再固定时不同部位粘附对蚕卵孵化率和72小时绝食生命率的影响。[方法]人工控制将蚕卵立式粘附与平式粘附,并与一般散卵蚕种进行孵化率和72小时绝食生命率比较。[结果]立式粘附和平式粘附与一般散卵蚕种的孵化率和72小时绝食生命率虽有差异,但不影响实际生产。[结论]该研究为散卵蚕种改制平附蚕种提供了孵化率与72小时绝食生命率的影响依据,利于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鸭盲肠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caecumalis sp.nov虫卵孵化所需的最适温度和光照,设置每天室外日照3h、不同室温(28~36℃、20~28℃、10~20℃、0~10℃)以及在27℃恒温、无光照条件等5个试验组进行虫卵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室温28~36℃组和室温20~28℃组的虫卵发育较好,其孵化率分别为27.5%和25.2%,孵化时间分别为14d和21d;室温10~20℃组的虫卵发育较差,其孵化率为5.1%,孵化时间为28d;室温0~10℃组虫卵不发育;而27℃恒温、无光照条件组,虫卵发育差,毛蚴多死亡,孵不出毛蚴。试验表明鸭盲肠杯叶吸虫虫卵发育的适宜条件为20~36℃,每天日照3h。  相似文献   

14.
Diapause eggs of Bombyx mandarina Moore from Wujia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rtificial hatching of B. mandarina Mo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instant treatment with hydrochloric acid (HC1, specific gravity 1.065-1.075) for 5 rain under 46℃. After the B. mandarina eggs were cold stored at 5℃ for 40 days,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HC1 (specific gravity 1.092) for 6 minutes under 47.8℃. For the B. mandarina eggs that were stored at 25℃ for 28 d and then cold-stored at 5℃ for 0-100 days,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HCI (specific gravity 1.092) for 6 rain at 47.8℃. The longer the cold storage period, the higher was the hatchability. Acid treatment on diapause eggs of B. mandarina for 6 rains at 47.8℃ with hydrochloric acid (specific gravity 1.092) before hatching in spring could obviously shorten the hatching stage and increase the hatchability.  相似文献   

15.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16.
在相同孵化条件下,RF系番鸭种蛋的种蛋重、蛋形指数、蛋壳气孔数和相对失重率对孵化率有明显影响.蛋重75~84g,孵化率高达83.5%~85.1%;蛋重低于75g或高于85g,孵化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5.8%和72.10%~78.70%.蛋形指数1.34~1.37孵化率高达81.00%~86.80%;小于1.33或大于1.38其孵化率下降至61.5%~66.7%和71.4%~75.8%.番鸭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强正相关(r=0.98),平均初生重占种蛋重62.0%~65.0%;孵化过程中,在同一胚龄绝对失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10=0.90,r24=0.94,r33=0.92),而相对失重较为稳定;正常出雏的胚蛋在孵化第10、24和33天时相对失重率分别为4.57%、10.5%和14.20%,相对失重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胚胎致死.经检剖测定一照和三照死胚蛋、毛蛋(啄壳后死胚蛋)和健胚蛋的蛋壳气孔数,健胚蛋气孔数平均为77.3个cm-2,明显高于死胚蛋和毛蛋的气孔数47~61个c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f2~7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30~110d,3~5℃)的蚕卵,经同一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结果】冷藏时间相同,库外保护时间短的冷藏浸酸种比库外保护时间长的发育快,而库外保护时间间隔越长,蚕种孵化整齐度越差。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提高明显,冷藏时间达到70d以上,其实用孵化率全部达到生产要求(90.0%以上);而且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孵化整齐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冷藏浸酸种的卵龄差过大、内库冷藏时间不足等容易出现孵化不整齐。因此,在生产上应尽量减少冷藏浸酸种补种,防止蚕种孵化不整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2~7 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30~110 d,3~5℃)的蚕卵,经同一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结果】冷藏时间相同,库外保护时间短的冷藏浸酸种比库外保护时间长的发育快,而库外保护时间间隔越长,蚕种孵化整齐度越差。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提高明显,冷藏时间达到70 d以上,其实用孵化率全部达到生产要求(90.0%以上);而且不同库外保护时间的冷藏浸酸种孵化整齐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冷藏浸酸种的卵龄差过大、内库冷藏时间不足等容易出现孵化不整齐。因此,在生产上应尽量减少冷藏浸酸种补种,防止蚕种孵化不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