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盘县华山松木蠹象的分布、发展状态、趋势、危害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为华山松木蠹象的治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华山松木蠹象的治理在于防止人为传播扩散.合理使用人工、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压低虫口密度.降低危害程度,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华山松木蠹象发生与其寄主树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会泽县者海国营林场华山松木蠹象危害情况及寄主树势进行调查,结果为:2块华山松林地内,在95%的可靠性下,华山松树高、胸径、当年新抽侧梢平均长度及1000束针叶鲜重的均值差异显著,2块林地华山松木蠹象成虫危害留下的蛀食孔、流脂点及产卵痕均值差异显著.表现为华山松林树势越强,华山松木蠹象成虫蛀食孔越多,寄主流脂点越多,而树势越弱其上的产卵痕越多,使华山松木蠹象越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3.
用磷化铝熏蒸华山松木蠹象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山松木蠹象(Pssodes punctatus Langar,Situ et Zhang.)是云南省华山松林的重大害虫,治理该害虫是云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点之一.对蠹害木的利用和防止害虫传播是治理害虫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为此,必须杀灭蠹害木上华山松木蠹象的虫体.为寻求杀灭该虫的有效措施及方法,在奕良县利用磷化铝药片对其进行了熏蒸试验。  相似文献   

4.
华山松挥发性物质与华山松木蠹象危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华山松健康木和衰弱木树皮挥发性物质,而后用"Y"型嗅觉仪实验室内测试华山松木蠹象对挥发性物质的趋性。在此基础上采用GC/MS方法对华山松健康木和衰弱木树皮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华山松树皮挥发性物质与华山松木蠹象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华山松树皮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对华山松木蠹象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树势衰弱的华山松树皮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对华山松木蠹象有拒避作用。提取的健康华山松树皮挥发性物质中共65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柠檬烯(29.27%),苯(17.81%)次之;树势衰弱的华山松树皮中所含挥发性物质共66种,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成分为3-蒈烯(26.97%),β-蒎烯(20.22%)次之。  相似文献   

5.
松蠹狄金小蜂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华山松的重大蛀干害虫———华山松木蠹象的优势寄生蜂。为了避免灯光诱杀华山松木蠹象时错杀松蠹狄金小蜂,利用昆虫视觉行为学研究方法,研究松蠹狄金小蜂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在波长340~689 nm光谱内的9个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对除中心波长649 nm红色光外的其余8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中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 nm紫外光、415 nm紫色光、549 nm黄绿光,松蠹狄金小蜂在相应测试装置中1 min平均位移分别为23.55 cm、20.09 cm、19.28 cm,趋向率分别是88.0%、80.0%、76.0%。由此可见,松蠹狄金小蜂是一种趋光性昆虫,但其敏感光谱与华山松木蠹象的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因此,与防治相比,利用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松蠹狄金小蜂的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山松木蠹象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观察,确定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在19:00~20:00,华山松木蠹象信息素活性粗提物的制取应在这一时段进行;(2)华山松木蠹象雌成虫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用甲醇和乙醇作为溶剂浸提雌成虫性信息素腺体,所得粗提物对雄成虫均显示引诱活性,甲醇浸提液显示出较强的活性;(3)采用GC/MS方法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甲醇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性信息素粗提物均分离出12种化学物质.用甲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6种化合物,为十一烷、十二烷、十六碳烯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用乙醇作为提取液得到的粗提物鉴定出化合物5种,为十六烷酸甲酯、邻苯二甲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十八碳酸甲酯.  相似文献   

7.
依据会泽县国营者海林场1993~2003年华山松木蠹象发生面积,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2004年华山松木蠹象发生量和发生趋势,与2004年实际情况相比较,以验证马尔可夫链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引诱剂在保山市宝盖山林场监测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均对华山松木蠹象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引诱剂B(3-(+)-蒈烯(、+)-柠檬烯和1-甲基-2-异丙烯基-环丁烷乙醇)的诱捕量最多;3种引诱剂诱捕木蠹象总量的自然对数均与样地中虫口密度的线性拟合度较好;引诱剂B诱捕总量的自然对数与样地中有虫株率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度。说明监测结果可较好地反映样地中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云南省寻甸县害虫预测预报数据,并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华山松和云南松主要害虫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2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未发现害虫危害华山松,1个乡镇未发现危害云南松。危害华山松的害虫主要有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华山松球蚜(Pineus armandicola);其中萧氏松茎象(H.xiaoi)的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根部,受害株率为1%~87%,分布在海拔1 923~2 249m,海拔高差326m。危害云南松的害虫主要有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楚雄腮扁叶蜂(Cephalica chuxiongnica)、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其中云南切梢小蠹(T.yunnanensis)的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干部、梢部,受害株率为1%~43%,死亡株率在1%~17%,分布在海拔1 909~2 350m,海拔高差441m。  相似文献   

10.
三盾茧蜂(Triaspis sp.)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华山松的重大蛀干害虫——华山松木蠹象的优势寄生蜂。为了避免灯光诱杀华山松木蠹象时对三盾茧蜂的错杀,开展了三盾茧蜂的光谱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340~689 nm的9个单色光中,除了340 nm和381 nm的紫外光以外,三盾茧蜂对中心波长的其余7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中最敏感光谱依次为黄绿光(549 nm)、蓝色光(451 nm)和紫色光(415nm),3种单色光下三盾茧蜂30 s的平均趋向位移依次为29.65、27.90和25.30 cm,趋向率分别是90%、90%、88%。对照华山松木蠹象的敏感光谱,在生产上灯光诱杀华山松木蠹象时,选用紫外光(340 nm)作为诱集光源可以避免三盾茧蜂受到伤害;开展种群数量监测时,可以选用两者都较为敏感的紫色光(415 nm)作为诱集光源。  相似文献   

11.
云南境内5种象虫幼虫和蛹的形态描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描述了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Situ et Zhang),多瘤雪片象(Niphades verrucosus Voss),粗刻点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Situ et Zhang);果核芒果象(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和果肉芒果象(Sternochetus frigidus Faust)等5种象虫的幼虫和肾的形态特征,并配备插图和说明,幼虫主要特征包括头部正面观、内唇、上颚、下颚、第Ⅵ腹节、气 门;蛹体正面观,背面观,臀板和臀棘。列出了幼虫检索表,并报道了5种象虫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2.
5种有机酸对华山松木蠹象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研究了亚油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壬酸的酒精溶液、乙酸乙酯溶液和水溶液对华山松木蠹象成虫的拒食作用,采用了完全拒食虫率与相对拒食率来评价有机酸的拒食效果.结果表明,壬酸的3种溶液都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特别是水溶液其完全拒食虫率和选择性相对拒食率都高达100%.其它4种酸的不同溶液、不同试验方法的结果不尽相同.壬二酸的相对拒食率有的较高,有的表现为促进取食的作用,其乙酸乙酯溶液的完全拒食虫率高达100%.亚油酸、庚二酸、辛二酸主要表现为促进取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及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六个方面,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3-2012年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并以此为变量,运用差异系数,对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的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2003-2012年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间的差异总体呈波动缩小的趋势;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和创新性方面;在空间上,形成以昆明、玉溪、楚雄和大理为增长极,滇东、滇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较落后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4.
孙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2-15914
选取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分析的变量指标,采集《云南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中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RHL值和泰尔指数,对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经济增长对城乡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及城乡经济差异演变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市经济发展以向下收敛为主,农村经济发展以向下发散为主,导致城乡发展分离趋异,总体表现云南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城乡差异发展趋势显示库兹尼次曲线的倒“U”形特征。为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加速总体经济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当扶持贫困农村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竹子害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现有竹亚科植物29属约220种,占我国竹属种数的50%以上,其中特有属10种以上,特有种超过100种。笔者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竹林昆虫标本1500余号,隶属于11目,鉴定害虫7目51种。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step of bamboo industry, the pest investigation was done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2000, and 1 500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Basing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date of recordation, there had 224 species pests, belonging to 7 orders and 49 families. Among the pest, most done harm to the bamboo slightly, except Omphisa sp.,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and Cyrtotrachelus buqueti. The disease and pest of bamboo should be investigated in whole province systematically.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产业创新集群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文章结合云南实际,从全新的视角提出"基于科技产业创新集群的云南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探索培育提升云南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路径与有效对策,加快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