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物钾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物钾素营养的生理作用、吸收机理、低钾胁迫、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并提出了以后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作物钾效率基因型差异及缺钾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耕地缺钾面积不断扩大和缺钾程度日益加重,筛选钾高效基因型品种,进行钾营养性状遗传改良现已提上日程。对不同作物基因型品种就钾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钾效率基因型具有的主要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为筛选钾营养高效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玉米基因型对钾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本项研究对60个杂交玉米组合钾素的吸收利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基因型对钾素营养吸收利用有着很大的差异。以产量为指标将其聚类为低、中、高产三类,子粒含钾量有随产量的提高下降的趋势。在秸秆含钾量上,低产基因型由于向子粒中的转化能力低,而使秸秆中含钾量较一般基因型的高;而高产基因型为了支持更高的子粒产量,需要有更强大的茎秆,所以含钾量也较高。低产基因型杂交种钾素利用效率不到中、高产基因型杂交种的50%,中、高产基因型杂交种吸收钾量的20%用于子粒生产。而低产基因型只有10.3%。高产基因型杂交种较一般类型的杂交种可从土壤中多吸收27%以上的钾素,钾的吸收效率高是其高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钾素的生理作用、钾素缺乏与营养诊断、钾素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国油菜种植区土壤钾素概况以及钾肥施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菜钾素营养研究的状况,并对钾素在油菜上的施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杨帆  戴林建  潘著  吴成林 《作物研究》2012,26(2):183-188
钾是影响烟叶品质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选育钾高效基因型烤烟是提高我国烟叶钾含量的有效途径.综述了钾高效基因型烤烟钾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特性,选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产大豆钾素营养的积累、分配及运转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王永茂近年来随着对作物营养及栽培技术研究的深化,施肥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大豆需肥趋势有了新的变化,即对氮、磷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变化较小.而对钾素营养的需要量却有较大的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07,29(6):29-29
《茶叶品质与钾素营养》一书是在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树钾素营养研究的成果进行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六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茶叶生产情况与钾素营养的关系、茶树钾素营养作用、茶园  相似文献   

8.
硼和钾素营养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受精结实率,改善作物的品质.为了研究在常规种植条件下,中期喷施硼钾两类营养肥料对棉花主要性状的效应,2007年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棉花中期叶面喷施硼钾肥试验,旨为广大棉农在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钾肥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素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钾胁迫导致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低钾不敏感型品种(系)沈农6号和GD1617随着钾浓度的下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变化均不明显,相反,钾敏感型品系铁95068-5、铁95079-2则随着钾浓度的下降,各指标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经水培苗期筛选后选用对低钾胁迫抗性不同的 9种水稻基因型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低钾胁迫减少水稻体内钾的累积量 ,增加体内钾的运转速率。不同钾处理间水稻地上部钾素累积量和同一处理内不同水稻基因型间吸钾能力在生育前期差异均较大 ,后期则相对较小。水稻体内钾累积与运转能力的基因型差异非常显著。与钾低效基因型相比 ,钾高效基因型低钾胁迫下苗期地上部钾素累积量较大 ,孕穗期上位叶和下位叶中钾含量均相对较高 ,上位叶、下位叶间钾含量的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1.
烟草钾素营养与提高烤烟烟叶含钾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钾素的生理作用、钾素对烟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和影响我国烟叶钾素含量过低的因素以及提高我国烟叶含钾量的3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近20年来烟草钾素营养的研究状况及进展,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烟叶含钾量提出了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玉米吸钾特性和耐低钾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低钾土壤钾素耗竭实验、盆栽土培实验系统地对12个不同基因型玉米进行了吸钾特性研究。幼苗耗竭实验结果表明:农大86吸钾能力最强,钾积累量最大;甜玉米吸钾能力弱,钾积累量少;吸钾能力强的基因型吸收矿物钾的比例也大。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钾土壤条件下,农大86吸钾能力强,甜玉米和聊玉18钾素利用效率高;在高钾条件下,登海9号增产率大,钾肥利用率高。钠对钾替代作用的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钾效率虽然不同,但对钠的吸收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玉米无论高钾还是低钾条件,对钠的吸收没有明显的差异,钾高效、耐低钾基因型玉米不存在钠、钾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基因型地上部钾素累积和转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水培苗期筛选后选用对低钾胁迫抗性不同的9种水稻基因型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低钾胁迫减少水稻体内钾的累积量,增加体内钾的运转速率。不同钾处理间水稻地上部钾素累积量和同一处理内不同水稻基因型间吸钾能力在生育前期差异均较大,后期则相对较小。水稻体内钾累积与运转能力的基因型差异非常显著。与钾低效基因型相比,钾高效基因型低钾胁迫下苗期地上部钾素累积量较大,孕穗期上位叶和下位叶中钾含量均相对较高,上位叶、下位叶间钾含量的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27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低钾、中钾和高钾3种施钾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分蘖教、乳熟期的SPAD值。根据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按快速聚类法对27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了系统分类。结果表明:施钾对水稻上述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27个供试水稻品种对施钾反应的差异最终可将其分为钾素敏感型、施钾反应中间型和钾素钝感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植物钾营养基因型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根系外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标记以及遗传因子等诸方面综述了植物钾营养基因型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作物硼素营养研究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缺硼土壤分布极为广泛,而硼是作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文章综述了硼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硼的生理作用,植物缺硼和胡中 症状,土壤缺硼的成因,硼与氮、磷、钾、钙、镁、锌、硫、钼之间的相互关系,施硼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以及硼肥的施用技术,对目前我国作物的硼素营养研究做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和其他作物一样在生长中需要合理施用N、P、K营养才能保证增加产量和提高籽实的品质。据国外文献报道向日葵不仅强调氮、磷营养,而且还强调钾素营养,钾素对向日葵的影响要比其他作物更大,缺钾植株不仅易倒伏,感染病害而降低抗逆性,还影响籽实油脂含量的提高。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在1980年缸栽试验基础上,于1981、1982两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8.
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钾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各器官及全株吸收钾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全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成熟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钾素含量三个品种都是P10处理全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最高,整个生育期高磷或不施磷都会影响钾素含量,只有适宜的施磷才能促进钾素含量达到最高峰.同一处理不同品种全株及各器官钾素含量在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潮土区超高产麦田供钾特点与小麦钾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综合作者多年来有关超高产小麦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的研究,介绍了黄淮海平原潮土区超高产麦田土壤钾素动态变化、超高产小麦钾素营养特点以及施钾对小麦生长发育、形态生理等的影响,强调了在小麦超高产实践中钾素营养研究和钾肥施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糯玉米钾素分配转移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同一供肥水平下研究31个糯玉米品种的钾素分配转移特性,分析糯玉米钾素分配转移规律及其与钾素吸收利用的关系,揭示钾素分配转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糯玉米生育期间钾素在各器官的分配与氮、磷不同,钾素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在生育期间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开花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开花后钾素分配到茎秆中最多。糯玉米不同品种各器官钾素转移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钾素转移率主要影响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高低,而对钾素吸收总量及钾收获指数影响较小。通径分析表明,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中高产品种叶片的钾素转移率较高,叶鞘的钾素转移率高有利于品种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钾素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