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场的消毒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传播造成的,而病原微生物分布于猪场的各个角落,因此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消毒就是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场内,众多的病原微生物充斥于猪场的各个角落,是引发猪群疫病的重要元凶。因此,猪场管理者应千方百计去搞好猪场的消毒和卫生工作,控制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和传播,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其传播之路,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猪场疫病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繁殖的理想场所时,疫病也就在所难免。因此,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的路径。因此,猪场必须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制,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中,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在使用药物消毒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正>一、猪群始终受到传染病威胁1.猪群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2.外界病原微生物随时可能进入猪场。3.猪体内存在一些有害微生物、有害寄生虫。4.猪群中的病猪不断排出病原,威胁健康猪。5.猪群环境中往往存在许多传播疾病的害虫或动物。6.饲料霉菌毒素的影响经常存在。7.猪只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限度,特别是环境较差,营养不平衡时。  相似文献   

6.
浅析影响规模猪场药物消毒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规模化猪场的生产中,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在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扩散以及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性病原微生物的扩散、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中,消毒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消毒工作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效果.但是,目前很多猪场在使用药物消毒的过程中,忽视了很多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导致消毒的失败或是效果不理想,致使疫病的发生,给业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目前规模化猪场药物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猪肉的品质,在养猪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工作,猪场的消毒管理是环节。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而病原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猪舍,也就是说控制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空地、猪舍等场所,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途径。严格的消毒措施可以降低猪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猪场是时刻存在病原微生物的,但是病原微生物不等于病原,这里存在一个病原的量超过猪承载负荷的问题,也就是猪群的免疫力和病原微生物感染力的平衡问题,只有在病原微生物数量过多,感染力大,猪群的体质太差,免疫力差的情况下,猪群才会出现发病。如果猪群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当猪场成为病原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菌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事基层兽医服务工作20多年,发现养猪户在猪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细节失误.现就这些细节失误及改进浅谈如下. 1猪场消毒不到位 猪场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场内猪群本就存在条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是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立项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如何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等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猪场消毒是猪场防疫的基础,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养殖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达到杀灭和抵制传播的效果。因此,要做好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掌握技术要领,减少病原微生物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本文通过多年基层经验,分享以下技术要点,为更多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群疫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而猪舍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空地、舍内、空气等,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即不给其提供繁殖场所、传播途径,给猪群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规范猪场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周栎 《猪业科学》2007,24(6):26-27
猪场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猪场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扩散都会造成猪场疫病的发生,当猪场本身成为病原理想栖息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有的经营者对消毒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猪场没有形成消毒的制度化,消毒表面做的不错,但留下很多死角;有的猪场消毒方法与消毒程序不科学,且随意配置浓度,猪舍没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就急忙喷洒消毒药液,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还有的猪场算"小帐",购进的药品质量不过关,使用后不但没达到消毒目的,反而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实践已经证明: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可以很好的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传播之路,能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因此,规范猪场消毒行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猪场生物安全指识别威胁养猪生产的风险因素,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防止或阻断病原体侵入、侵袭猪群,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稳定。猪场生物安全包括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外部生物安全主要是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可能性的载体传入场内和防止场内疫病向外传播;内部生物安全主要是控制场内病原在猪群间的循环。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生产中,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原本存在的条件病原微生物发生扩散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场内猪群原本就存在的条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生物安全措施及实践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是指猪场采取疾病防制措施以预防传染病的传入并防止其传播开的科学术语。我国许多养猪生产者常常对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猪群疾病发生的原理,传播的途径和疾病防制的措施。规模化猪场必须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入并最大限度降低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造成的,而猪舍又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地,可以说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场地、水中、空气中、舍内等。因此,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传播是猪群保健措施的关键。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从而能显著降低猪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9.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的结果。反思这些年来我们防制猪传染病的重点,都是以消灭病原微生物为主,特别在一些规模猪场内,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疫苗、大量地使用抗菌药物、反复地进对猪场进行消毒……由此带来许多以牺牲猪群健康为代价的应激因素,削弱了猪  相似文献   

20.
消毒工作是保障规模化猪场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防疫措施,能彻底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净化饲养环境,保障猪群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使猪群处于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之中,保证猪群健康正常生长,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养猪生产安全、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猪场主必须增强消毒意识,制订消毒程序,购买环保高效的消毒药物,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切实做好规模化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文章从猪舍消毒、带猪消毒、饮水消毒、环境净化消毒、消毒药物的选择、消毒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