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湖北省汉川县汈汊湖养殖场潘家村是一个养鱼专业村,全村331户,697个劳力,经营水面10750亩。该村农业生产几年中经历了三次转变:一是由粮棉生产为主转到以渔业生产为主;二是由过去的捕捞作业转到人工养殖,三是由大湖人工放养逐渐转为开挖鱼池实行精养。在这三个转变过程中,有的农民适应较快,掌握了一定的养鱼技术,产量高、收益大,但大多数养鱼技术差,单产低,有的甚至养鱼亏本。1990年全村平均亩产只有159公斤。今年,潘家村被确定为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点,为了迅速提高渔民的养殖水平,推动科学养鱼,根据广大渔民强烈要求,一个以高产户,科技示范户,养殖能手和技术干部为骨干的科技服  相似文献   

2.
综合养鱼的发展使渔业生产明显地发生三个变化:(1)由单一养鱼向以渔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向发展,而且多种经营项目逐渐在扩大,近来更增添不少名优品种的混养。(2)养鱼的主要物质基础饲料、肥料,由外购而转变为自己生产,并注意到渔、农、牧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多极利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哈尔滨市渔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养鱼水面达到21.8万亩,人均地产鱼的占有量已由改革前的0.8公斤,提高到3.93公斤。养鱼单位也由过去的以国营渔场为主,转向群众养鱼为主,全市集体和个人渔场已有4555户,养鱼水面达17.9万亩,占全市养鱼水面的82.5%,鱼产品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82.4%,随着群众养鱼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新时期我市养鱼事业的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池塘养鱼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市渔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不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实现渔业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市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问题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一、养鱼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996年牡丹江市渔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势头。各项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养鱼总水面达到95,295亩,比上年增长4.8%;水产品总产量达8.335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养殖产量达到7,850吨,比上年增长19.8%;鱼种产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1975,(5):24-25
我们东塘公社位于杭加湖地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的公社。近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推广“种草养鱼,以鱼养鱼”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公社渔业生产的发展。全公社1973年鲜鱼总产6,474担,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的3,546担增长86%,比不发展种草养鱼的1970年增长了53%,  相似文献   

6.
祁东县早稻田养鱼喜获丰收祁东县各级政府把稻田养鱼作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县稻田养鱼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形势。今年早稻田养鱼面积达0.77万顷,比去年的0.53万公顷增加0.24万公顷,增长44.6%。共投放以草、鲤为主的鱼苗...  相似文献   

7.
我县是湖南省的重点产鱼区,也是全国商品鱼基地县之一。但是在建国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渔业生产一直处于徘徊的局面,年产鲜鱼4千吨左右,而且以捕为主,养殖产量只占20%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县委提出“退出低洼田,建设精养塘,坚持高标准,重建鱼米乡”的口号,兴起了大办商品鱼基地的高潮,相继建成连片的商品鱼基地渔场51个,建成精养鱼池25556亩,使鱼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初步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由以捕为主转为以养为主;二是由粗放粗养转为精养高产;三是由自给半自给的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1986年全县总产鲜鱼1.315万吨,其中养殖产量由1978年的1425吨上升到1.12万吨,增长7.68倍,养殖产量比重由1978年的30%提高到1986年的85.2%,全县养殖面积的平均单产由1978年的10多公斤,提高到1986年的  相似文献   

8.
蚌鱼混养生态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常州地区自1966年开展河蚌育珠生产以来,较长期地实行以养鱼为主、育珠为辅的鱼蚌混养生态结构模式。80年代以来,一方面从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考虑,另一方面,珍珠快速育成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不少珠农采用了新的以养蚌育珠为主、养鱼为辅的蚌鱼混养生态结构模式。本文对混养模式的这种改变作一分析探讨。1 蚌与鱼的生产周期 以养鱼为主、养蚌育珠为辅的鱼蚌混养生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杂志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一本综合性水产科普刊物。《科学养鱼》面向全国,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养鱼专业户和联营户,以刊登实用技术和信息为主,辟有致富向导、技术和方法、名特水产、鱼用饲料、南北集锦和鱼病防治等栏目。《科学养鱼》杂志为双月刊,每逢单月5日出版发行,邮发刊号28—154,每期定价0.90元,全年5.40元,在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可破季订)。如邮局订不上,随时可向《科学养鱼》杂志编辑部直接办理邮  相似文献   

10.
吕天文 《淡水渔业》1976,(10):31-32
四川省青神县青城公社五大队一生产队,地处浅丘,原是一个人多地少,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生产队,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为农业机械积累资金,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近几年来,该队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在没有塘库养鱼基地,历来无养鱼习惯,不懂养鱼技术的情况下,解放思想,积极发展稻田养鱼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
孔令杰 《黑龙江水产》2002,(5):38-38,43
1 开展综合养鱼 综合养鱼是以渔业主为体的综合经营,渔、农、牧多种经营,不同产品综合利用的生产方式。综合养鱼的核心问题是自给自足地解决鱼饲料和肥料问题,这样可显著降低养鱼成本。目前在我省开展较多的综合养殖模式有:鱼禽、鱼畜、鱼农、鱼林模式。2000年,全省以鱼为主,鱼畜禽相结合的综合养殖面积发展到了38.2亩。  相似文献   

12.
网箱养鱼种是柴河水库放养鱼种的主要来源,占总投放量的70%。1981~1985年网箱生产鱼种8.05万公斤(其中鲢占90%、鳙10%),折合平均亩产1,784公斤。以鲢为主的网箱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05公斤,规格11.6~12.6厘米,最低产量每平方米1.72公斤,规格为8~10厘米;以鳙为主的网箱产量每平方米1.16公斤,鱼种产量、规格质量(肥满度)变动幅度较大,经济效果不一。统计分析五年的生产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1975,(2):28-30
我们东塘公社位子杭加湖地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的公社。近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推广“种草养鱼,以鱼养鱼”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公社渔业生产的发展。全公社1973年鲜鱼总产6,474担,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的3,546担增长86%,  相似文献   

14.
韦公远 《齐鲁渔业》2004,21(7):20-21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利用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地搭配一些鲤鱼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16.
作好集约化养鱼的鱼病防治,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是集约化养鱼取得成功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这里介绍几种生产中常见的鱼病及其治疗方法: 1.鲤细菌性白云病:是由荧光假单胞杆菌非运动性变异种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5,(11):28-29
湖北省浠水县是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丘陵山区。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塘堰水面,组织养鱼专业队伍,积极发展了社、队养鱼。全县43,000多亩塘堰和31,000亩湖泊、水库,  相似文献   

18.
<正> 综合养鱼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我国综合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二至一世纪就有水生植物种植与养鱼结合,公元九世纪就有稻田养鱼,公元14—16世纪就有鱼草轮作、桑基鱼塘、鱼畜结合,以及多专业与养鱼综合的复杂结构。  相似文献   

19.
您想掌握养鱼科技知识吗? 您想获得渔业经济信息吗? 请订阅普及第一、生产至上、能使您发家致富的《渔业科技报》。《渔业科技报》由原《淡水渔业科技报》和《渔业报》合并而成,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养鱼专业户,以普及渔业科技知识,传递渔业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渔业科技报》注重实用性、知识性、时效性,尽力为养鱼户服务,为生产经营者服务,辟有“专题报道”、“致富经验”、“经济信息”、“本月渔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益阳县大力发展以综合养鱼为特征的生态高效渔业,以养鱼为主,鱼猪、鱼鸭、鱼猪稻、鱼珠蚌等结合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93年,全县推广综合养鱼面积1026hm^2,占池塘精养的59%,养殖牲猪34878头,家禽32477羽,分别比上年增长39.49/5和68.9%,实现产值1893.2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