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快速增产措施,利用半棚式塑料暖圈养羊是一项应该提倡的措施。塑料暖圈是后半部由泥顶棚,前半部南弓形塑料棚结合而成的封闭性棚圈。是利用塑料透光性强、封闭性严的特点,白天吸收太阳热能,夜间保存羊体热能,从而提高圈舍的温度。据测试.在每平方米容纳2只羊的情况下,圈内比圈外温度最高可提高23℃。  相似文献   

2.
蘑菇圈是广泛存在于草地和森林的大型真菌子实体环状群落。有些蘑菇圈如马勃蘑菇圈会显著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其蘑菇圈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一直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海北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从2023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蘑菇圈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蘑菇圈子实体进行拍照,同时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检验蘑菇圈真菌生长对土壤温度和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蘑菇圈圈上土壤温度变化与圈内、圈外有明显差异,在当日23时后至次日凌晨5时,蘑菇圈上土壤温度高于圈外与圈内0.3℃~1.6℃,红外影像显示蘑菇圈真菌子实体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4℃。蘑菇圈圈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圈内圈外(P<0.05)。蘑菇圈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圈内和圈外。因此马勃蘑菇圈真菌的生长增加了土壤环境温度、提高土壤酶活,通过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了蘑菇圈上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 东北三省粮食是比较充足的,但养猪生产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冬春气温低,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存在着一年养猪半年长,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农民缺乏养猪热情。科研人员向养猪生产者研究了用塑料薄膜覆盖猪圈,采用高密度直线饲养法有效地提高了圈温。据1985年吉林省农科院对梨树县两个试验户的暖圈测温,圈外最低气温在-2℃左右,圈内在0℃左右。圈内比圈外提高2℃左右。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料重比敞圈为5.4∶1,暖圈为3.8∶1,长1公斤活重节省饲料1.6公斤,每年出栏一茬提高到两茬猪。并且农民容易接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能提高经济效益。辽宁、黑龙江养猪生产采用此项技术,同样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于1988年10月在农业部畜牧兽医司的主持下,成立了北方塑料薄膜暖棚  相似文献   

4.
塑料暖舍建造技术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解决了北方冬季养猪的困难。其方法是,在原来敞圈或半敞圈基础上,冬天扣上塑料薄膜,变成封闭猪舍,提高了舍内温度。据对望奎县卫星镇5户养10头肥猪的专业户塑料棚暖舍温度测定,舍外温度—25℃,舍内平均温度5℃,舍内外温差30℃。 猪舍内过高的湿度和有害气体也对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在猪舍的设计上应考虑周到,以利于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及时对舍内小气候进行人为控制。 1 塑料棚舍建造要领  相似文献   

5.
塑料暖棚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畜禽自身热能的散发,且降低了舍内风速,使舍内温、湿度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冬天效果明显。但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适应温、湿度差:在塑料暖棚内温度可比外界高10~15℃,湿度较外界高10%以上。当牛、羊赶出棚外放牧时,要在有围墙避风的运动场内  相似文献   

6.
塑料暖棚和敞圈菜羊冬季肥育增重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经50天肥育,暖棚菜羊平均日增重为118g,比敞圈增加24g(P<0.05),暖棚菜羊肥育效果优于敞圈。暖棚内温度比敞圈有明显提高,两圈白天温差为5-8℃,夜间为2—4℃,塑料暖棚增温保暖作用尚不能完全克服冬季低温天气对菜羊增重的影响,随天气变化增重呈现出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小灵猫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其夜间摄食量与摄食行为很有规律性.2004年3~10月通过对小灵猫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灵猫夜间摄食高峰期在19:00~20:30之间,其摄食量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最适摄食温度范围为20℃~28℃,最适湿度在75%左右,其摄食行为反映了动物性饲料是小灵猫日粮中必需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8.
黄蘑菇的生长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蘑菇的生长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着生黄蘑菇的区域植被具有明显的圈带状分布特点,圈上植物群落各类群分盖度总和明显高出圈外,且圈上禾本科植物增长特别明显.2)蘑菇圈上共由27种植物组成,对照组由19种植物组成.圈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圈外,但黄蘑菇的生长对群落均匀度的影响不大.3)蘑菇圈0~10 cm土壤土层中水分、速效磷、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圈外,但交换性Ca2 、Mg2 和pH值的变化不明显,10~20 cm土层中,圈上、圈外各土壤成分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百里香属植物在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野生百里香属资源急剧减少,因此摸清不同种百里香的分布范围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境变化,对于百里香属种质资源保护十分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结合数字标本馆等相关信息,探究当前气候情景下百里香、亚洲百里香、展毛地椒的分布范围,预测在低CO2排放和高CO2排放2种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种不同类型生境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1)限制百里香和展毛地椒在中国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月最高温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限制亚洲百里香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月最高温度、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2)不同种的适宜气候范围不同。展毛地椒适宜气候范围最广,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860~1600、最暖月最高温度22~31℃、最干季平均温度-13~7℃,年降水量180~890 mm;百里香适宜气候范围最窄,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790~1700,最暖月最高温度23~30℃,最干季平均温度-13~3℃,年降水...  相似文献   

10.
用塑料暖圈养肉牛──介绍一种塑料暖圈模式陆克俭(辽宁开原市畜牧技术站推广,112300)在冬季养肉牛,温度是第一个关键问题。在寒冷的条件下养肉牛,不仅不上膘,还浪费饲料。在北方“一年养牛半年长”的说法一点也不假。本人通过对多种牛圈样式的筛选,认为本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冬季肉牛的饲养水平,试验根据张掖地区的气候状况和建筑日照参数对牛舍进行采光与通风设计,并应用于实际生产。该牛舍设计为东西朝向,共饲养240头体重约400 kg的育肥牛。根据太阳日照确定牛舍屋顶2条1.2 m采光带,冬至10:00—14:00光线可直接照射牛体,减缓肉牛冷应激。将建造后的牛舍应用于实际饲养,并对舍内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通气缝开启状态下,舍外日平均温度为-5.2℃时,舍内日平均温度为1.68℃,舍内最高温度为10.6℃、最低温度为-5.6℃;风速为0.23 m/s,总通风量为21 772.8 m~3/h;相对湿度08:00时为81.7%,14:00时为34.5%,20:00时为56.8%,基本符合肉牛生产要求;舍内NH_3浓度为0.7 mg/m~3,CO_2浓度为705.0 mg/m~3,平均照度超过50 lx,均达到饲养标准。说明牛舍设计合理、通风与采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灵猫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其夜间摄食量与摄食行为很有规律性。2004年3~10月通过对小灵猫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灵猫夜间摄食高峰期在19:00~20:30之间,其摄食量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最适摄食温度范围为20℃~28℃,最适湿度在75%左右,其摄食行为反映了动物性饲料是小灵猫日粮中必需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3.
按照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的设计建造塑料暖棚,进行为期90天的塑料暖棚饲养羯羊试验结果;暖棚内比敞圈日平均温度提高8.12℃,早、晚棚内相对湿度50—70%的分布天数分别占观测天数的68.49%和63.01%,试验组羊活重比对照组平均多1.55kg,单体效益4.25元。  相似文献   

14.
塑料暖棚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畜禽自身热能的散发,且降低了舍内风速,使舍内温、湿度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冬天效果明显。但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适应温湿度差在塑料暖棚内温度比外界高10℃~15℃,湿度较外界高10%以上。当牛羊赶出棚外放牧时,要在有围墙避风的运动场内适当运动一段时间,让其适应后再放牧,可防止呼吸道感染。2棚内换气由于棚内温度高、密封严,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大量蓄积,易引起畜禽疾病和降低生产能力。故每天应通风换气,但要科学设置进出气口,并注意防止贼风形成。3密度适当一般肥育牛占地约0.5平方米,55千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庭牧场暖棚舍饲养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全年连续放牧的家畜饲养方式,通过绵羊冬春暖棚舍饲饲养与放牧饲养对比试验,利用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经济模型对太仆寺旗家畜饲养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家畜能量供需不平衡是导致家畜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体重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而舍饲可以缓解家畜能量需求不平衡状况.从当年12月至次年4月,暖棚日平均温度和夜平均温度分别比室外温度提高10 ℃和 5 ℃,且差异显著(P<0.05);在此阶段对家畜进行暖棚舍饲饲养,可减少母羊掉膘量3 kg/只,羔羊可增重1.25 kg/只.冬春季节实施暖棚舍饲对提高典型草原家畜圈舍的温度,减少家畜体能消耗,减少家畜掉膘量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施塑料暖棚养猪技术,按农户习惯饲养进行215天试验,试验组猪(塑料暖棚)较对照组(无棚敞圈),平均日增重多92.79克,头均总收益增加70.72元,肉料比分别为1:3.66和1:6.01.表明塑料暖棚养猪能提高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是解决我省“冷季漫长,养猪不长”问题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冷季暖棚饲养方式对鄂尔多斯细毛羊体重及产毛性能的影响,将选取的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育成公羊分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于2012年12月7日—2013年1月31日,夜间圈入暖棚内饲养,对照组夜间在圈外饲养。记录冷季暖棚试验期间暖棚内、外夜间气温,比较各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冷季暖棚试验期间的体重变化。冷季暖棚试验结束后,试验羊只继续饲喂至2013年6月初。试验结束时,分别测定并比较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及对照组产毛量、羊毛长度、羊毛细度。结果表明,冷季暖棚试验期内,圈内、外夜间平均气温相差9.76℃,圈内、外最低气温相差14.10℃;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试验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少下降3.57、2.98、2.74 kg,育成公羊试验组体重比照组多提高3.08 kg;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产毛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22 kg(P〉0.05)、0.11 kg(P〈0.05)、0.59 kg(P〉0.05);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羊毛长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40 cm(P〉0.05)、0.31 cm(P〉0.05)、0.25 cm(P〉0.05);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试验组羊毛细度均比对照组细,且细度分别降低了0.01μm(P〉0.05)、0.09μm(P〉0.05)、0.24μm(P〉0.05)。结果提示,冷季暖棚饲养方式可有效防止鄂尔多斯细毛羊掉膘,并可提高产毛量,增加羊毛长度,降低羊毛细度。  相似文献   

18.
郭传臻 《中国家禽》2002,24(17):20-20
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育雏初期(3日龄内)的几个关键问题是决定育雏前期成活率和以后生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现总结如下: 1 1~3日龄恒定高温最重要 鸡背处1~3日龄温度:夏季为33℃,冬季为35℃,昼夜温差不应超过2℃.很多育雏舍白天室温能达到标准,但夜间特别是凌晨2:00前后的4个小时室温下降较大,甚至低于28℃,给雏鸡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产蛋及喂料行为对蛋鸡体核和体表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产蛋和喂料行为对蛋鸡体核和体表温度的影响及昼夜变化。选取34周龄京红蛋鸡12只,每2只为一笼,饲养于环境控制舱内(温度维持20℃,相对湿度60%),实行16L:8D的光照制度,每日饲喂2次。使用微型温度记录仪每3min测定1次蛋鸡体核和体表温度,连续测定48h。使用数字红外录像机观察并记录蛋鸡产蛋和喂料时间。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1)产蛋行为显著影响蛋鸡体核温度(P0.001),对体表温度有影响趋势(P=0.082)。其中产蛋过程中平均体核温度比产蛋前和产蛋后分别提高0.21℃和0.37℃(P0.01);体表温度比产蛋前有升高趋势(P=0.058)。2)喂料行为对蛋鸡体核(P=0.01)和体表温度(P=0.006)均有显著影响。与喂料前1h相比,喂料后1~2h蛋鸡平均体核、体表温度升高0.12℃和0.35℃(P0.05),2h后体温恢复正常(P0.05)。3)蛋鸡白天不同时间段内(11:00-12:00、15:00-16:00、19:00-20:00)体核和体表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夜间(23:00-24:00、03:00-04:00)体温(P0.01)。产蛋及喂料行为显著提高蛋鸡的体核、体表温度。以体温为指标研究和评价蛋鸡温热环境舒适程度时,应避免产蛋、喂料行为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蘑菇圈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一种常见生态学现象,也是草地群落植被更新重要场所。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蘑菇圈区域群落植被特征和经济类群、生活型及演替顶极成分功能群生物量构成、Raunkiaer频度系数、演替度及Spearman秩相关特征进行分析,明晰蘑菇圈不同区域草地植被分异特征,解析蘑菇圈形成对草地植被变化和群落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1)蘑菇圈形成明显改变物种构成,圈上群落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和赖草,而圈上和圈外群落皆无绝对优势种;2)蘑菇圈环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圈上禾草、地下芽植物和降低种的生物量比例,降低其物种多样性;3)蘑菇圈圈上群落处于更高演替阶段,其植物种重要值与经济类群和演替顶极成分的生物量构成变化一致;4)圈上群落主要植物种对正负关联比为0.89,多数种对的种间联结松散,群落稳定性较低;圈内和圈外群落主要植物种对的正负关联比皆>1,多数种对间关联性较强,群落稳定性较强;且蘑菇圈群落中显著关联种对发生在亚优势种与伴生种或伴生种与伴生种之间。研究认为,蘑菇圈形成促进高寒草甸由莎草/杂类草群落向禾草/杂类草群落演替,但降低高寒草甸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