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广西蚕桑业发展迅速,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30万亩猛增到现在的201万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目前,蚕桑业已经成为继甘蔗产业之后,广西又一重要的优势农业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宜州市小蚕共育成功普及的经验及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5年春我市桑园面积达到17.5万亩,桑园面积名列全区第一。桑园面积日益增多,不少蚕区户均桑园7亩以上,形成大量的桑蚕专业村。按当前的蚕茧行情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桑园面积将超过20万亩,因此,我市桑蚕生产已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的传统项目,桑园面积、年发种量历史上最高达到11万亩、28万张。近几年因受茧丝绸市场的冲击,蚕桑生产严重滑坡,桑园面积下降到4万亩,年发种不足10万张。造成蚕桑下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茧丝市场的疲软,另一方面主要是蚕桑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低、效益差、缺乏竞争能力。近两年来我市从加强基地建设着手,积极推进蚕桑生产产业化进程,较好地稳定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桑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5,42(1):38-43
据史料的不完全记载,广西的蚕桑业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一直都是零星分布,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广两的桑园面积一直在10万亩以下徘徊。1991年,广西桑园首次突破10万亩大关,达到了15万亩,次年便突破20万亩。此后又在20万亩左右徘徊了8年,期间经历了日本“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重大经济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措施和对策实现我市蚕桑发展的战略目标,总的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水平。主要是: 1.稳定桑园面积,建设稳产高产的桑园基地。这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基础根据我市农业结构的总体设想,到“七五”期末,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610万亩,复种指数在230%,通过30万亩旱粮的改制、部分水  相似文献   

6.
蚕桑产业是发展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几年来,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到10万亩桑园规模,其中新栽桑园累计达4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特色。下面就我市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郜梅 《北方蚕业》2006,27(3):54-55
近几年茧丝绸市场的高扬,为我市蚕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福音。今年国家商务部又全面实施”东桑西移”工程。面对这双重发展机遇,各县积极发展蚕桑。武乡县申报了建设万亩桑园项目,沁县、屯留县也各计划栽植333h衍桑园。在全市掀起了新的发展蚕桑生产热潮。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此谈谈新栽桑园的管理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张军 《四川蚕业》2009,37(1):48-48
横梁子村有11个社,1120人,354户,耕地1852亩,其中旱地1125亩,原有桑园21亩,年养蚕52张。在我市实施蚕桑“百万工程”的大行动中,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组织全体村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把蚕桑业作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2008年,全村一次育苗200床,夏栽一步成园1014亩,新老桑园总面积达旱地面积的92%,做到了旱地桑园化,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蚕桑专业村。2008年秋利用新栽桑树订购落实晚蚕种120张,收入茧款8万多元。该村计划到2010年全村发种2500张,蚕农茧款收入达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我市现有桑园面积1.6万亩,年产蚕茧近1000吨。尽管全市桑园面积不多,但相对集中在通南少数乡镇,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长期以来,我市针对这一特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生产优质茧,以优质取胜,走“少而高,小而好”的路子,狠抓蚕茧的优质高产。特别是1995年4月中旬组建茧丝绸公司以后,我们按照扬州市茧丝绸总公司和我市市政府的要求,把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茧丝经营组织起来一起抓,既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又推动了蚕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 陕北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恢复和发展蚕桑业,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受省蚕学会委派,作者于今年5月中下旬赴陕北两个地区对近年来的蚕桑生产作了一些调查,并与两地区农业局的负责同志作了讨论,看法一致。总的来看,陕北近几年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桑园面积的增加幅度是建国来最大的,自1982年掀起栽桑养蚕高潮以来,新栽桑27.6万亩(延安18.9万亩,榆林8.7万亩),累计桑园面积已达到32.3万亩(其中延安21万亩);蚕茧年产量也由1981年的117.9吨增加到1984年  相似文献   

11.
<正>1995年茧丝绸行情严重下滑,全国的蚕业生产陷入了历史未有的困境.我市也和全国一样,桑园面积从原来的21.3万亩减少到6.2万亩,年饲养蚕种从51.4万张减少到16.4万张,蚕桑技术队伍痪散,养蚕设施毁坏,科学技术倒退,生产管理失控,蚕茧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但是,地处我市南大门的富安镇蚕桑生产却呈现一派盎然生机.全镇18500亩桑园面积相对稳定,管护正常,生长良好.1995年至1997年:分别饲养蚕种78510张、61528张、64783张,生产鲜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重视、农工贸组织蚕桑生产大合唱,我市蚕桑生产有了新的恢复和发展,1990年全市桑园已达8148亩,产茧5.3万公斤。为了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农村副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在“八五”期间,特提出如下规划: 一、全市“八五”末桑园面积要求达到2.5万亩,产茧500吨。其中宝鸡县、千阳县各1万亩,产茧200吨和300吨;岐山县2千亩,陇县、扶风县、眉县各1千亩。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很快,全市85年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蚕茧0.95万吨,但蚕茧质量上升不快,一直处于全省后进地位。为了有效地贯彻“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蚕桑发展方针,迅速改变我市茧质差、效益低的后进面貌,我们吸取了外地经验,从改革簇具着手,仿照纸板方格簇的原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试制编结式方格簇,并进一步进行了开发研究和试用,基本取得了成功。一、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蚕桑生产“大合唱”的序幕宝鸡市从1964年恢复发展蚕桑生产以来,历经坎坷,几经兴衰,两起两落。1968年全市桑园面积已发展到14000多亩,总产茧7万多公斤。市蚕种场、宝鸡县丝绸厂相继建成投产。但是,在“十年动乱”中的桑树被当作“黑恨”挖掉,到1980年桑园面积降到2827亩,总产茧4万多公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  相似文献   

15.
(一) 上饶地区是蚕桑生产的新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和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农村经营的通知”后,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桑园面积不断扩大,蚕茧产量逐年上升。一九八五年全区蚕桑生产已发展到六个县、市。桑园面积已达一万多亩,比一九七  相似文献   

16.
龙南县是江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省里要求该县到1992年发展桑园1.5万亩,年产鲜茧1.5万担。该县现有桑园4350亩,1990年产鲜茧4000担。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该县一方面抓好发展桑园面积,提高养蚕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蚕桑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县蚕桑丝绸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丝绸部门认真贯彻了省公司经理会议和蚕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使我市的蚕桑生产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 一、今年蚕桑生产情况: 1.广大群众对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很高,桑园面积大幅度增加。今年全市有桑园面积49230亩,比去年33671亩增长46.2%,其中投产桑园40738亩,春播杂交桑种籽2000kg计划今冬明春扩种新桑31000亩,目前,全市已扩种新桑17000亩,种桑养蚕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何猛  李瓒 《江苏蚕业》2006,28(2):49-50
<正>蚕桑业是睢宁县特色产业之一,全县有桑园 6.5万667m2。围绕着如何巩固桑园面积、增加桑园效益,县蚕桑站组织推广在桑园中种植金丝绞瓜、莴苣等立体种植项目及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技术, 已初见成效,但因数量较少,始终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004年秋,县蚕桑站组织规模生产桑枝香菇的尝试,在不影响茧站晚秋茧收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茧站房舍,进行养菌,生产香菇8万袋,创造效益10 万余元。  相似文献   

19.
如东是江苏省蚕桑重点县,蚕桑生产水平一直处在全省前列。1994年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养蚕24.6万张。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县的蚕桑产业经历了1996年和2008年两次下滑、萎缩,到2018年,全县桑园面积只剩0.8万亩亩、养蚕1.768万张,作为传统副业生产的蚕桑业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今天,急需寻求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此,我们利用如东得天独厚的小蚕集中共育优势,组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通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来积累人工饲料养蚕经验,逐步构建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改变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推动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前、射阳县桑园面积曾达到7万亩。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因原,桑园面积日趋减少,至今年初还有38000亩。射阳县为了制止桑园面积锐减的不良倾向,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以切实保证明年桑园面积回升1万亩。一、抓布局调整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时,该县大多数乡镇将原来由集体经营的桑园按户平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