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保温与防湿 雏鹅即怕冷又怕热.育锥期所需温度,可按日龄、季节及雏鹅体质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讲,育雏温度在1~5日龄,27~28℃;6~10日龄,25~26℃;11~15口龄.22~24℃;16~20日龄,18~22℃;20日龄以上常温即可.  相似文献   

2.
1保温与防湿 雏鹅即怕冷又怕热。育雏期所需温度,可按日龄、季节及雏鹅体质隋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讲,育雏温度在1~5日龄,27~28℃;6—10日龄,25~26℃;11—15日龄,22—24℃;16~20日龄,18~22℃;20日龄以上常温即可。一般在20日龄左右时可完全脱温。此时要注意气温变化,在脱温的前2.3d,若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也要适当保温,待气温回升后再安全脱温。  相似文献   

3.
(一)温度控制 温度过低过高或变化太大,都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春季育雏仍需要加温,温度合适是育好雏鹅的关键环节.第1~5天温度保持在27~28℃,第6~10天为25~26℃, 第11~15天20~25℃, 第22~24天20~22℃.  相似文献   

4.
1温度 在进雏前将育雏舍内升温至30℃,第1星期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星期温度下降2~3℃,直至脱温后进行常温管理。为保证雏鹅有平稳的温度,可将麻袋围在网床四周进行保温,也可在网面上铺上麻袋,供雏鹅休息。但注意要勤换垫料,以防受潮。  相似文献   

5.
1育雏不过关育雏室大多为闲置杂屋,且为地面育雏,保温差,育雏期各日龄温度把握不好,忽高忽低,弱雏、病雏较多,降低了成活率。有的鹅农因饲养只数不多,饲养周期短等原因,甚至不育雏。建议鹅农不管养鹅规模大小,都要掌握育雏技术,最好采用网上育雏,密度以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为宜,并悬挂温度计、湿度计,便于随时调整,确保育雏期内温、湿度适宜。用网上育雏可避免雏鹅与粪便的直接接触,减少雏鹅发病率,提高育雏成活率。育雏期内一般第一天温度保持在30℃,以后每天降1℃,直降到18℃时逐步脱温。湿度一般为60%~70%,育雏时间长短视季节不同可适…  相似文献   

6.
1.育雏和选好雏鹅。育雏期15日龄需温度32~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保持在20~18℃;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12只。雏鹅要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料的鹅品种,而且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2.雏鹅的饲养。雏鹅在采食前应先饮水,可饮每100毫升0.05%的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将喂给切细的菜叶,撒在塑料布上,吸引雏鹅采食。2~4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5~10日龄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11~20日龄可增加一些放牧时间,饲养次可…  相似文献   

7.
1保温 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调节体温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要做好保温育雏工作.雏鹅第1星期舍内适宜温度为30~28℃,以后每星期下降2℃,至16℃为止. 2防湿 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易发病,还会降低舍内温度.第1星期舍内适宜相对湿度为55%~60%,以后随着呼吸和排粪以及垫料含水量的增加,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65%. 3密度 雏鹅饲养要有一定的空间,稀疏适宜有利雏鹅的正常生长发育.第1星期每平方米放养25只,以后每星期减少5只,至10只为止.要将强雏、弱雏、大雏、小雏、健雏、病雏分开饲养,使雏鹅生长均匀.  相似文献   

8.
1育雏和选好雏鹅育雏期1~5日龄需温度32~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保持在20~18℃;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12只。雏鹅要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料的鹅品种,而且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2雏鹅的饲养雏鹅在采食前应先饮水,可饮每100毫升0.05%的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在喂给切细的菜叶,撒在塑料布上,吸引雏鹅采食。2~4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5日龄…  相似文献   

9.
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日龄以后可逐渐脱温.  相似文献   

10.
牛金明 《中国家禽》2001,23(4):18-18
1育雏面积“ 1/3~ 1/2”   冬天饲养要求育雏面积占整个鸡舍有效饲养面积的 1/3。夏季饲养时温度易保持,为让鸡只充分活动,育雏区面积增大为有效饲养面积的 1/2。 2首周温度降“冬四夏三”   冬季时进雏当天温度要求保持在 35℃,第 7日龄温度保持在 31℃,即冬季第 1周温度降 4℃。而夏季时进雏温度要求保持在 33℃,第 7日龄保持在 30℃即夏季第 1周温度降 3℃。 3育雏温度“五高五低”   实践中育雏温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冬季时适当高,夏季时适当低,弱雏饲养适当高些,壮雏饲养适当低些;白天时适当低些;晚上…  相似文献   

11.
1 保温1.1 红外线灯育雏法:在育雏房内装上红外线灯,每小栏装一盏,灯离地面40~50cm,栏内放上饲槽和饮水器,让其自由食料饮水。1.2 煤炉暖气管育雏法:在育雏房内铺上铁皮制做的暖气管,同时放上饲槽和饮水器。 育雏房温度:1~5日龄27~28℃,6~10日龄25~26℃,11~15日龄22~24℃,16~20日龄20~22℃。2 防湿:育雏室潮湿直接影响雏鹅生长,降低室内温度。湿度太大,还易沾湿雏鹅绒毛,造成雏鹅体质下降,易引起感冒、拐脚、歪颈病症。第1周内室内相对湿度为55%~60%,随着雏…  相似文献   

12.
<正>1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  相似文献   

13.
冬季气候寒冷,为了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必须要把好以下五关: 一、保温防湿关:一般1~5日龄30~28℃,6~15日龄28~25℃,16日龄以后,保持在18~20℃。雏鹅期湿度以控制在50~65%最为适宜。 二、喂料饮水关:刚出壳的雏鹅,喂千分之零点五的高锰酸钾水,每100毫升此种水溶液中加入5毫升维生  相似文献   

14.
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其中以温度、湿度管理不当造成的后果尤为严重。这与雏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使其正常生长发育。1温度因素鹅是恒温动物,而0~7日龄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因低温造成的伤亡最多。雏鹅在26℃以下…  相似文献   

15.
许晶 《当代畜牧》2013,(5):42-43
鹌鹑刚出壳至2周玲为鹌鹑的育雏期。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温较低,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在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关键技术如下:1温度,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在育雏期应该注意保温。1~3日龄35~38℃,4~7日龄33~35℃,8~14日龄30~33℃。室内恒温保持在28~30℃为宜。2育雏前期的准备。育雏舍内及育雏设备的消毒和防疫,为了搞好育雏工作,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直接关系到养殖的好坏。3合理的的控制好鹌鹑密度,湿度,光照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养殖经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1温度控制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抗热能力弱,温度过低过高或变化太大,都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因此,温度是育好雏鹅的关键环节。育雏第1~5天温度保持在27~28℃,第6~10天25~26℃,第11~15天20~25℃,第22~24天20~2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嘉兴市秀洲区的养鹅农户逐渐增多。在饲养过程中 ,雏鹅培育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养鹅的经济效益。现就如何提高雏鹅成活率 ,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1 育雏准备  鹅一般以平养为主 ,进雏前半个月 ,要对房舍和饲养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用福尔马林密封薰蒸房舍。进雏前 2~ 3天再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 1次 ,棚舍出口处应设消毒池。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 ,调节体温能力差 ,一旦外界温度不适 ,就会影响成活率。棚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 :1~ 2日龄 2 8~ 2 9℃ ,相对湿度 6 0 %~ 6 5 % ;3~ 6日龄 2 6~ 2 8…  相似文献   

18.
(一)育雏期的饲养 1.温度:育雏温度开始为30℃,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 2.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 3.密度:1~10日龄40只/平方米,11~20日龄30只/平方米,21~30日龄25只/平方米。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可进行室外放牧,以50~100只为一群。  相似文献   

19.
雏鹅肠炎多发生在5~25日龄之间。1月龄以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减少。鹅发病后离群厌食,不愿行走,紧接着拉稀,粪便呈灰白色或绿色,严重者在发病后第2~3天出现瘫痪,病程一般为3~5天,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80%~90%。防治措施:雏鹅肠炎病,重点在预防,其次在治疗,紧密配合.可保雏鹅成活。1.保温。一般第1周雏鹅的适宜温度为30℃,每周下降2℃,1月龄以后可在自然温度下生活。2.鹅菜一定要洗净、晾干后,切细拌以精料饲喂,带水的鹅菜或带露水的鹅菜绝对不能喂。3.霉变的糖料、经过堆集发热的鹅菜,那不能喂。残存的糖料,…  相似文献   

20.
夏季养鹅有以下优点: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月底进雏鹅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d左右,鹅平均体重1.5~2.5kg,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此后.又可在秋季吃落谷和野生草籽等。因此雏鹅不仅生长快且周期短.但夏季圈舍温度高、湿度大.肉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会严重影响肉鹅的生长。如果加强饲养管理,利用优势条件。避其不利因素,60~70日龄即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